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论高校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救济就无权利。”构建权利救济制度是维护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从程序上构架高校学生维权体系的重要途径。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尽管对建立学生的申诉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救济就无权利。”构建权利救济制度是维护高校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从程序上构架高校学生维权体系的重要途径。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尽管对建立学生的申诉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相似文献   

3.
申诉制度和诉讼制度是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和保护的两项重要制度,申诉应为诉讼的前置制度, 诉讼则是申诉的后续救济途径。教育申诉制度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保障学生权利的应有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诉讼制度应突破一些传统观念和理论的误区, 全面保障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利在内的学生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权利是否得到尊重和保障,直接影响其身心发展及人才的培养.近几年,随着涉及高校学生权利争议问题的日益增加,高校学生权利保障问题也倍受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文章结合高校学生权利保障实施实际,从学校和学生本身两个方面,对高等院校学生权利保障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二元化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学生的权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与民事权利;二是受教育者作为学生享有的权利,即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受教育者作为学生区别于其他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当受教育者的权利被损害或侵害时,应有相应的救济措施,我国《教育法》赋予受教育者的救济途径有“申诉”和“诉讼”两种。但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并未完全建立,重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已成必要。一、现行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现行学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实施,虽对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学生参与管理既是高校民主自治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制度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学生参与权现状,及对其产生原因的深入研究,对现存的校内申诉、教育行政机关申述、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等渠道进行整合,提出建立校内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相衔接的体制,同时通过完善校内信息公开制度、校园听证制度,以及构建国家宪法权利司法化救济制度和教育仲裁制度,以期为学生参与权的保障与救济提供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学生申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高校学生的一项法定非诉讼性的权利救济制度。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其法律特征表现为制度的法定性、申诉主体的特定性、申诉范围的确定性和程序的正当性。为了有利于学生权益获得及时救济,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有具体的管辖规定和严格的受理期限。同时,当前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着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所引起的法律后果缺乏预见性、校内申诉制度存在着自身不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参与存在对高校自主权的干涉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型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要在法治视阈下,遵循法治原则,通过实现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实体正义,实现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合法合理,建立和完善处分过程中几项重要制度,完善处分后的权利救济制度等路径来重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实现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合法权益之间的适度平衡、教育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型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要在法治视阈下,遵循法治原则,通过实现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实体正义,实现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合法合理,建立和完善处分过程中几项重要制度,完善处分后的权利救济制度等路径来重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实现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合法权益之间的适度平衡、教育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建立大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鉴于欠缺救济的制度保障,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几乎无权利可言,提出了建立大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此举是增强学生法制观念,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有利于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学校生活中,存在着学生的生存权受到威胁、参与权受到妨碍、选择权受到限制、自主活动权缺失等影响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教育者民主知识的缺乏,学生自我保护、自我控制意识与能力的缺乏。提升学生学校生活质量可以通过使学生了解民主生活必备的相关知识、养育学生的权利意识、实施权利剥夺、提高学生民主生活能力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服务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产出,大学生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基于这种消费者身份,源自对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自由、正义与效率的追求,大学生应该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参与管理权、消费条件权、损害求偿权、公平消费权、维护尊严权、消费教育权、维权结社权等消费权利。这些权利的实现需要进行权利的合法设定,保障客观物质条件,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建立高等教育问责制度,增强消费者自己的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在消费者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与学校协商、向学校申诉、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诉、申请行政复议、调解、仲裁、司法审查、舆论监督等途径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13.
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公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课堂中的言语行为对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教师课堂行为入手,分析了对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在具体的课堂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并就课堂上如何有效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权利意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存在的对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直接侵害和间接侵害的情况,我们必须确立大学生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部门的依法治教的管理理念;杜绝高校管理部门的越权“立法”对大学生造成教育权利损害。  相似文献   

15.
泉州民办学校招生案件是个教育变革时代的典型案例,从宪法上解答这个案件具有重大意义。从宪法的受教育条款的逻辑结构可以分析出办学自主权的存在,并证明把考试作为招生方式是民办学校的权利;另一方面,分析受教育条款中的义务教育性质,可以得出民办学校的招生方式不属于政府监管的范围,民办学校没有义务免试招生。这个案件使人们直接认识了办学自主权的内容、范围及其界限,从而更深入认识了宪法受教育条款特殊的三方主体的逻辑结构,社会权和自由权兼具的两个层次的价值结构,以及三方主体各自的法律权利义务的界限,生动地阐释了宪法第46条。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5年9月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大学生婚育权与高校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关系成为社会热点。其实,如果从法律层面说,大学生婚育权属于人权,自然高于管理权。从管理模式上说,高校对于大学生婚育应当积极输导而不是一概封杀。从文化层面上说,我们应当去除封建的东西,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婚育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校学生隐私权的问题日渐突现。侵犯学生隐私权,包括乱搜、乱看、监视监听、公布披露、调查刺探等方面。侵犯学生隐私权行为有社会、法律、物质条件等原因。学校应从现存的法律中找到保护学生隐私权的依据和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对学生的处分权是高校自主管理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独立自主办学的体现。如果处分权行使不当,会对学生的受教育权等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厘清处分权行使的范围,恰当地约束这项权力,把处分权的行使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最重要的平台之一。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精神,扩大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影响力,但不当使用网络也会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失范等问题,应该通过思想教育、社会实践、舆论宣传、法律规范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优化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刘磊  彭云杰 《教育科学》2012,28(4):62-65
大学生隐私权是大学生就读期间依法享有的,对属于自己私人生活范畴的事项依法自由支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一项人格权利。高校管理中,大学生隐私权的侵权方式主要有非法干涉大学生"隐的权利"和非法侵犯大学生"私的权利两种类型"。当下我国高校管理中,保护大学生隐私权亟须从理顺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和引入正当法律程序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