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数字化多媒体辅助手段"是公认的可以大大提升博物馆展示陈列可观赏性的有效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元素。但随着人们对文物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数字文物的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又通过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发现只看文物和图片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求知渴望,互动的陈列,比单向的说教式的传统陈列更受他们欢迎,这种辅助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对观众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
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图片陈列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位置。图片在陈列中起的积极作用,在现代博物馆的陈列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它无论是作为主题陈列还是作为辅助陈列,都是展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运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陈列效果和观众的情绪,因此,作为陈列设计来说,充分学习、研究、掌握图片在形式设计中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浅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学科交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借助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手段方法为鲜明特征。陈列设计的学科交叉性在以往讨论陈列设计问题的文章中多有提及,但系统归纳陈列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论文尚不多见。本文概括论述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其它各种学科的关系,分为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两类,并阐述这些联系的表现方式与内涵。  相似文献   

4.
江琳 《中国博物馆》2015,(1):120-124
关于博物馆展览个性化的命题,其讨论一直比较热烈。多数博物馆工作者认为,博物馆陈列的个性化就是突出博物馆陈列的特殊性,甚至有人提出,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物是博物馆陈列个性化的物质基础。这种将"展览个性"等同于"展览特性"的观点忽略了个性化展览的本质特征,即创造性的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创造性不仅仅体现在展览设计者身上,且与观众的个性思维活动息息相关。本文认为,创新虽是实现个性化展览的重要手段,但不论是内容设计还是形式设计上的创新,都应以促使观众思考作为展览个性化实践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奉献给社会的最主要的精神文化产品。"陈列展览不仅是博物馆沟通观众、服务社会的手段,也是其收藏、保管和研究与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那么博物馆如何推出好的陈列展览,如何围绕陈列展览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以期推动博物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艺术同为博物馆陈列不可或缺的因素,二者的完美结合是陈列思想与形式至善至美的追求。在此,尚需澄清一个已经模糊了的概念——技术。所谓陈列技术并不等同于高科技在陈列中的运用,而是使藏品陈列更趋科学化和艺术化的辅助性手段。然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举世追捧高科技的语境下,博物馆界也悄然掀起刻意追求陈列高科技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7.
论陈列色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是一门艺术,一门感受性艺术。在博物馆陈列中,色彩有着独具魅力的创造,是陈列艺术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陈列色彩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陈列的艺术效果和观众的情绪。因此,作为陈列艺术设计者来说,研究好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和美的色彩配合,寻求出博物馆陈列用色的基本规律是极为重要的课题。笔者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以10多年来从事陈列艺术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学习体会,就博物馆陈列的色彩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多元化是指多种展示元素的组合,如景观、空间等组合手段。这种艺术效果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展示理念,同时也可以为展示效果增加活力。本文从自然博物馆在新时期陈列艺术的发展方向谈起,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案例,浅析陈列设计中多元素组合的重要性,表现文化风格的独特性。同时,指出陈列设计者在博物馆展示艺术中应当发挥更多的主体作用。在案例中,我们只对本文探讨的设计理念进行针对性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为博物馆工作者提供一些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声光电技术在陈列展览中的综合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高科技多媒体的声光电技术,作为现代化博物馆、陈列馆在展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技能的提高与种类的多样化越来越起着拓宽陈列展示效果的作用。但是,在一些陈列设计中,由于少数的陈列设计者在从事设计工作时,不考虑与陈列紧密相关的声光电技术在陈列展示中的统一关系,使得陈列展览与声光电技术的应用缺乏总体规划,形成了单立体系,结果给声光电技术在配合陈列展览的后期施工造成较大的矛盾和困难,有时甚…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是运用藏品陈列作为体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主要手段,它充分突出物,以物为主要语言,让物“说话”,辅助以一些图片、字说明,展示给观众。这正是博物馆与其它历史教育形式所不同的根本所在。但是,这些物在陈列中大多都是静止的,尤其是古代物离现在已经很长时间,少说几百年,多则上万年。而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  相似文献   

11.
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强化建筑空间、展品与参与者的互动,充分调动人的体验感知维度应是展陈设计的重点。以日本建筑师六角鬼丈设计的感觉博物馆为例,以激发体验者的视、听、触、味、嗅之"五感"为设计策略,采用艺术化的手法,综合运用空间、光影、声音、触感、气味、材料等手段,充分激发人的感知维度,使参与者在博物馆游览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该设计思路对于中国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博物馆学著述,都对博物馆的房舍条件及环境功能等提出了论述,包括展厅的大小、空间的利用、展室的通风采光、参观的路线、辅助设施的提供等等,这对于新建博物馆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不可能破土新建的现有博物馆来说,实用意义就相当有限。就我国来看,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多数博物馆是利用旧房舍、古建筑来开展陈列活动,不可能大批新建博物馆房舍。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并不十分理想的条件下,去创造性地运用陈列艺术语言,努力完成设计任务。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是在内容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空间规划和设计。在内容设计和展览空间两者定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形式设计的方式,来延伸展览空间并提升参观舒适度呢?渭南市博物馆《百年沧桑——渭南记忆》陈列设计的实施为博物馆陈列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成都市县域博物馆陈列体系、县域博物馆建筑特征、崇州市历史和文化遗产资源、崇州市博物馆陈列体系的梳理和分析,以成都市县域博物馆陈列体系与建筑特征相比较的视角,探析崇州市博物馆陈列体系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从崇州市博物馆陈列体系设计这一具体案例入手,对成都市县域博物馆陈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进而促进县域博物馆陈列策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是博物馆陈列展览中一个全新的展示方式和发展方向。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出博物馆的陈列展品,打破了我国博物馆历来沿用“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单一陈列手段,丰富了陈列展览内容,使具体的展览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激发了大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布展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风格应当既是“包容性”又是“多元性”的,龙其是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陈列设计风格,应当并且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工作者追求的境界,甚至可以说代表了博物馆陈列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对我国部分城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考察和反思为基础,讨论了现代主义设计观、表现特点及其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影响,从功能与形式、一体与多元、清晰与虚拟、高雅与通俗五组范畴的探究,就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作者提出博物馆意识是博物馆工作者对博物馆工作的客观规律的掌握,博物馆工作者都应有博物馆意识。本文着重阐述了掌握文物意识和审美意识对陈列内容设计的重要意义。对文物、照片、文献的文物价值和资料价值作了细致分析。对审美意识在陈列内容设计全过程中的意义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对陈列工作者想像力和陈列的含蓄性也有阐述。  相似文献   

18.
景观陈列是博物馆陈列中重要的陈列形式之一,特别是在自然博物馆的陈列中的应用更为重要。今天,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陈列应用到景观陈列,其规模日益扩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些博物馆将某些主题单元陈列展厅的设计成完全的景观陈列展厅。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例,1998年新馆Ⅰ期陈列开放的六个展厅中,有四个展厅的陈列应用了景观陈列。  相似文献   

19.
一、临时展览在博物馆中的地位博物馆的陈列包括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种形式,临时展览是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补充,这在我们绝大多数博物馆来说,已经是不成问题的认识.但是,博物馆学界还有一条十分强调的原则,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都要与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相适应.博物馆举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参加了甘肃省内的三十余个市县级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的评审工作,从中了解和总结了有关陈列内容设计相关的基本要素、规则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对市县级博物馆在内容设计编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梳理和总结,也是个人对市县级博物馆在陈列内容设计方面的总结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