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闻     
<正>2019年9月29日~30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在福建厦门第三中学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这是本刊继扬州和杭州之后的又一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盛会。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邀请来自广东、山东、浙江、福建、江苏5省的6位教学名师开设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和八年级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2019年9月29日~30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在福建厦门第三中学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这是本刊继扬州和杭州之后的又一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盛会。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邀请来自广东、山东、浙江、福建、江苏5省的6位教学名师开设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和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同课异构展示,并邀请全国数位知名专家开设了两场高水准的沙龙点评。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9月29日-30日,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美丽如画的鹭岛厦门成功举办。这是本刊继扬州和杭州之后的又一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盛会。大会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政治科、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承办。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大会。29日上午,大会在厦门三中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9月29日-30日,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在美丽如画的鹭岛厦门成功举办这是本刊继扬州和杭州之后的又一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盛会。大会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政治科、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承办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大会。29日上午,大会在厦门三中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9月30日,在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上,李老师执教了一节观摩课——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以下简称"本课")。我认为本课教学存在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混乱的问题,有必要及时澄清。李老师在"辨析挫折"环节是这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投入使用,对新教材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新增法治教育专册,让很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和迷茫,教学不知如何下手。为了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深刻把握课标和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增强法治教育实效,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特举办"首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大赛",聚焦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难题。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第四届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呈现了精彩课例,为我们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提供了路径参考和实践借鉴,即从强化价值引领、增强理论厚度、创新话语表达、直面思想困惑方面提出了有益启示,切实增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国庆前夕,我来到海滨之城厦门,参加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活动。短短两天时间里,我有幸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和六位教师的课。第一天"同课异构"由李若宁、梅慧民、陈骞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第二天"同课异构"由李兆云、程波、刘夏丹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关爱他人"。我用心聆听,感受颇多,收获满满。  相似文献   

9.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启迪。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节"感受生命的意义"为例,指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做科学精神的学习者;遴选教学素材,做科学精神的引领者;优化教学目标,做科学精神的崇尚者;细化教学过程,做科学精神的践行者;善用课堂评价,做科学精神的捍卫者。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贯彻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2月4日—5日,济宁市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会在市实验初中成功举办。在本次教学研讨会期间,我们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深深浅浅话友谊"和"守护生命"两节新授课为例,开展了以"新教材、新挑战"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我们有幸作为此次活动的主持人和参与者,组织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现状,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为例,探索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三为"课堂策略,为落实初中思政课"情怀要深"要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明显存在表层化问题。这在平时的课堂上能看出来,在各级公开课上也能不同程度地看出来。所谓教学表层化,即教学缺乏深度,教学活动处于表面,难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教学表层化,如同水中浮萍无根基,恰似空中楼阁不扎实。下面以刘夏丹、李兆云、程波老师所执教的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同课异构为例,分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表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八个相统一"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成功经验的系统性总结.文章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意义和现状出发,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践行"八个相统一"的具体策略,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在"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上,山东临沂实验中学王有鹏老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及专家展示了一节很有品位的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示范课,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本节课通过各种体验方式,把学生带人现场,让学生体悟如何以自身力量和外在制度守护公平正义。下面以本节课为例,剖析一下初中法治教育的别样生态——体验。一、体验名人名言的意蕴课始,王老师利用名片自我介绍。根据名片提问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6年秋季开学起,思想品德课统一改名为道德与法治课。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名称,更重要的是其中法治教育内容大为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反映法治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把握。2018年3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道德与法治品位课堂观摩及研讨会"上,来自浙江的王卫华、江苏的许冬红、山东的王有鹏三位特级教师,以同题异构方式,开设了八年级"公平正  相似文献   

16.
时事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培育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结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时事新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分析时事新闻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索相应的策略,即利用时事新闻进行新课导入和充实课堂内容,以及组织学生针对时事新闻热点展开评论,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师博览》2018,(9):90-91
有人认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课无关,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探究与分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重要栏目,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中学序曲》为例,在"探究与分享"活动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视角下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依托校园教学环境开展,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首先阐述了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难题,然后提出了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完善措施,希望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书快讯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精心策划、中原教学名师胡邦霞及其团队悉心编写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七年级》日前正式出版。本书立足《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针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进行研究,形成了对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共41篇。其中,七年级上册10课21篇,七年级下册10课20篇。  相似文献   

20.
<正>道德与法治课应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植根中国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2019年9月,本人参加由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聆听了"增强生命的韧性"同课异构。这几节课通过选取恰当的课堂素材、走心的课堂引导和浓厚的经典文化,向与会者呈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鲜味、情味和文化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