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项目雪上训练时间只有陆地训练时间的一半,由于我国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项目成立时间又较短,延长陆地训练的时间就成为了解决单板平行回转项目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单板平行回转项目的技术特点为依据,提出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陆地滑板车设计的主导思想与结构特征,从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员技能的形成机制的角度,研制出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陆地滑板车。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陆地滑板车的研制解决了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项目的整体陆地训练时间的问题,添补了我国单板滑雪平行回转项目专项训练的陆地训练辅助器械方面的空白,促进了我国单板平行回转项目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云峰 《体育风尚》2021,(5):134-135
回转动作的高效利用在高山滑雪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是滑雪运动员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但有些滑雪爱好者会因专业水平不高而忽视了掌握此项技术应用原理的重要性,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出现。本篇文章就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原理展开相应论述。首先在技术的应用要点上进行了分析,如科学选择滑雪设备、注重回转动作训练以及强化运动员专业素质等,并在高山滑雪的安全意识上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随后阐述了回转动作的技术原理,包括雪板受力原理、运动轨迹原理和交换区内动作原理,希望能对有关人士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凤芝 《精武》2013,(17):33-34
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原理分析应该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高山滑雪运动的技术进行分析,运动员的重心与雪板滑行轨迹的角度去研究滑行技术,本文对高山滑雪回转动作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分析了国内外高山滑雪运动的研究进展,为提高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连涛 《冰雪运动》2011,33(2):91-93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由于陆地训练时间是雪上训练时间的1倍,陆地训练手段的多样化、系统化和专项化对运动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能实现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回荡平衡与提高力量的训练器械处于空白状态。从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员技能的形成机制为视角,提出单板U型场地滑雪动态平衡力量训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结构特征,添补国内空白,同时论述其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卢正洪 《精武》2011,(5):16-16,18
技术因素是制约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加快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等方法,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对竞技高山滑雪可倒式回转进行设定,并对回转技术的基本坐标系及滑雪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交换区的滑行技术动作,提出了交换区和滑行姿态应是等腰三角形或椎体型运动姿态等理论,以期为提高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山滑雪作为“冬残奥”雪上项目的金牌大项,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重点突破方向。冬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因为竞赛规则、参与对象、场地特点、运动器材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健全人高山滑雪的特点。了解冬残奥高山滑雪项目的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历程,研究冬残奥高山滑雪的场地及器材特点,有助于全面认识其项目发展规律。通过对坐姿高山滑雪技术研究现状的梳理,有助于未来在该项目的研究及技术发展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竞技高山滑雪运动交换区及回转动作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立刚  巨雷  李美 《冰雪运动》2009,31(4):40-43
技术因素是制约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加快我国竞技高山滑雪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等方法,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对竞技高山滑雪回转中轨迹交换区进行设定,并对回转技术的基本坐标系及滑雪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交换区的滑行技术动作,提出了交换区和滑行姿态应是等腰三角形或椎体型运动姿态等理论,以期为提高高山滑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设计几种使用单板并可多变角度的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陆地训练器,克服现有训练方法和器械的不足,利用最新研制开发的模仿器进行力量训练.为提高单板平行大回转滑雪的专项力量、平衡、心肺功能和能力,研制了三种单板平行大回转滑雪陆地训练器,介绍了设计结构、功能和实验,对使用训练方法功效特征进行了分析.目标是训练极限加速运动所需要的肌肉运动系统力量、心肺功能系统能力,可有效提高专项力量水平,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对器械完成的动作和雪上动作技术相似性和训练效果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运动图像解析法,通过与越野滑雪传统式同时推进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一种新型越野滑雪专项力量辅助训练器的应用机理。发现这种训练器运动学特征与雪上传统式同时推进技术动作存在一定相关性。这种训练器较好地模拟了雪上传统式同时推进技术动作特点,丰富了陆地夏训期传统专项训练方法体系,有助于越野滑雪陆地、雪上专项化训练方法有效衔接。越野滑雪专项力量辅助训练器在运动学特征上对雪上专项技术动作的模拟性,可为发展有效的专项训练方法与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适合我国的国情、国力,在较短时间内运动成绩提高显著,具有参加冬奥会潜优势项目的特征。通过对该项目中外运动员成绩和技术特点的分析比较,提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备战索契冬奥会的成绩目标,并以此目标为训练依据,从培养运动员基本姿势的稳定性与快速准确交换重心能力,加强运动员上体、髋关节控制能力,熟练把握转弯时机与转弯节奏变化技术,提高拼板立刃刻雪、点杖、提杖技术等几个方面改进回转技术;同时提高运动员完成比赛动作的滑行速度、空中技术动作的难度与完成的质量,从而提高比赛动作的得分,实现我国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在索契冬奥会成绩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在卡宾雪板出现以后整个滑雪技术都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本文从分析卡宾滑雪板的特点出发,卡宾回转技术以及与传统的平行回转技术的对比,来说明卡宾雪板出现给高山滑雪带来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12.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体能是发挥其动技术、战术的基础和保证.将运动员陆地体能训练获得的效果转化为雪上滑行的竞技能力是提高与比赛成绩的关键.在备战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时,探索适合运动员陆地体能训练效果转化为雪上比赛竞技能力的手段,认为体能训练之前必须进行功能性动作质量筛查,依据动作质量筛查的结果设计针对性矫正康复训练,确保运动员在新一轮的训练中不再因伤病影响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灵敏素质与协调能力的训练,并通过灵敏与协调素质的训练提高动作速度与上下肢配合能力,构建陆地训练向雪上竞技能力转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雪上项目注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雪上项目不同年度注册运动员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继续保持运动员数量上的优势;单板滑雪成为黑龙江省雪上项目的新亮点.年龄结构分析得知,雪上项目运动员的最佳训练阶段为15~18岁之间;黑龙江省雪上项目队伍梯队建设还不合理,高山滑雪运动员梯队比例形成“U”字形现象;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项目二线运动员不足,形成了人才梯队培养体系的断裂.  相似文献   

14.
冬季运动的陆地与冰上、雪上训练的衔接训练是冬奥会项目训练的重要环节,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与研究价值。本文以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单板滑雪等项目为研究对象,探寻冬季运动陆地与冰上、雪上衔接训练的有效性问题。总结了陆地与冰上、雪上训练发展概况,分析了现实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结合国际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陆地与冰雪训练的前沿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冬季项目的陆地与冰上、雪上衔接训练一直存在的效果差、缺乏有效训练的科学指导等实践问题,以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为目的,提出我国冬奥会陆地与冰雪训练科学衔接的关键技术和手段,建立衔接训练的评价办法,以此建立起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陆冰雪衔接训练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冰雪运动》2005,(6):92-94
(接上期) 第四章高山滑雪的器材与装备 一、高山滑雪器材、装备的内容 高山滑雪的基本器材有: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  相似文献   

16.
今春,我们在日本工作学习了三个月.这期间还参加了三次比赛,虽然成绩不算好,但是我们得到了锻炼,找出了差距,对于我们今后滑雪技术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在日本每天下午进行3个小时的训练,晚饭后再搞2个多小时,每天最少保证5个小时以上的雪上训练。从时间上看基本等于国内的训练时间,但从训练的效率来看,却是国内的5倍以上(在日本滑雪乘空中吊车上山速度很快,又能得到休息)。因为我们在滑雪场工作,训练中,不用排队乘车,可以直接从后门上去。负责安排我们勤工俭学的白马村滑雪学校,还特地为我们配备了一名高山滑雪教练员负责我们的器材修理等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7.
滑降滑雪是高山滑雪中的一个分支项目,其特点是速度快(平均达28~30m/8),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高超、良好的技术平衡能力。对身体平衡在滑降滑雪中的作用进行论述,目的是注重平衡能力的培养,重视身体训练,强化雪上速度训练。  相似文献   

18.
张连涛  于洪 《冰雪运动》2011,33(3):94-96
单板U型场地滑雪竞技运动过程中,空中旋转的周数和难度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和获得分数值高低的标志。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陆地空中旋转训练的辅助器材较少,缺乏陆地空中旋转多样化、系统化和专项化的训练手段,能使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达到陆地空中大幅度、多维旋转的训练器械处于空白状态。从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与运动员技能的形成机制出发,研制单板U型场地滑雪吊旋杠杆式旋转训练器,论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结构特征,以及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山滑雪比赛新器材对技术和比赛规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哲珠 《冰雪运动》2007,29(4):49-51
为使国内的教练员及运动员了解和选择新型雪板,提高比赛成绩和竞技水平,在检索、查阅了大量的国外信息及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高山滑雪训练实践,分析近年来高山滑雪器材的新技术应用和国际雪联(FIS)一些新的比赛规则变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开展高山滑雪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以及锻炼行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改变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逐年减弱趋势的主要冬季体育活动之一。高山滑雪教学的理论授课是预防滑雪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从熟悉滑雪器材与掌握技术概念,遵守禁止在滑雪道上停留、掌控自己滑行的速度、不准许超速滑行、保持安全的滑行距离、按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滑行的滑雪道的滑雪规则,掌握安全摔倒的时机、方法等几个方面构建、设计高山滑雪教学理论授课的要点,在寓教于乐中灌输安全滑雪、终身体育的理念,提高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