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辨析“体育外语人才”“体育英语人才”“体育翻译人才”的概念,界定出体育翻译人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借鉴NAETI的等级划分标准,从体育翻译人才能力层次分为三级并提出高级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将为重中之重.通过对“体育+外语”和“外语+体育”在体育翻译人才培养中优劣分析,提出培养应重点放在“外语+体育”方向上或者外语院校与体育院校联合培养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级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考察,运用文化形态学探讨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以及规律,对传统体育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中是“全球化”还是消忘的探讨,认清体育文化流动规律,促进传统体育全面发展,以免停止在“中西文化之争”还是“土洋体育之争”的泥潭中。  相似文献   

3.
“体育”一词的来龙去脉,以及在我国的由来,是体育史研究工作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新体育》80年第9期发表的《“体育”一词在我国的由来》一文(以下简称《由来》),我觉得有商榷的必要。“体育”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近代体育传入我国后,起初也没有用这个词,而是使用“体操”一词。后来,“体操”、“体育”长期并用,直到1922年北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中西古今”的路径争议,探究争议的源头,梳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历程有助于学科的健康成长。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考察了“土洋体育之争”关于中西和古今的问题;研究认为正是洋体育确立了土体育武术的体育身份,也为武术的科学化、教育化、专业化、团体化创造了可能;武术的科学化也促进了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的融合;本质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学成立至今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超越土洋体育之争,从人类学视野来看,也正是土洋体育之争所体现的“中西古今”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成长;最后,依据土洋体育之争的“古为今用”经验,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核心议题:对人的研究,对生活方式的考察,对生命活动的考察,对历史文化现象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中西古今”的路径争议,探究争议的源头,梳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历程有助于学科的健康成长。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考察了“土洋体育之争”投射出的中西和古今问题;研究认为,正是“洋体育”确立了“土体育”武术的体育身份,也为武术的科学化、教育化、专业化、团体化创造了可能,武术的科学化也促进了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的融合;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学成立至今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超越土洋体育之争,就人类学视野而言,也正是土洋体育之争所体现的“中西古今”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成长;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核心议题:对人的研究,对生活方式的考察,对生命活动的考察,对历史文化现象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摘要:针对体育概念定义的语言工具问题,“人工语言”派与“自然语言”派形成了体育的“语言之争”。从语言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语言的存在之维与语言意义之维的区分出发,“语言之争”的双方都偏重了语言意义之维,而忽视了语言的存在之维。谱系学的方法则能规避“语言之争”中两方理论视域所带来的盲点,使哲学概念融于历史考据之中,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三个时代竞技活动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体育“语言场域”,审视其中“竞技”与“语言”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谱系学的考察,“竞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受制于“美德”因素在体育“语言场域”中的“在场”与“缺席”,及“美德”因素与“竞技”、“语言”的亲疏关系。由此形成了体育的“语言场域”中语言由存在之维向意义之维让渡的过程,最终呈现为当代体育的“语言之争”。由此发现,语言问题是展开体育学中展开谱系学考察的先导,谱系学为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研究的融合形成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休闲体育"的概念及理论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准确把握“休闲体育”这个概念,一是对“体育”的英文词sport和education physicald的词义作了进一步梳理,认为sport在词义上更接近休闲的含义,也即我国“休闲体育”这个词相对应的英文是“sport”;二是从体育学、文化学和休闲学几个角度对“休闲体育”这个概念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一词可能出现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沈寿(宁波315010)【编者按】日本体育史学家岸野雄三著《体育史学》认为,“体育”一词最早为日人近藤镇三于明治九年(1876年)在《文部省杂志》上首先使用。本文则指出中国使用“体育”一词的时间可能更早。这...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体育有悠久历史,但过去一直没有用“体育”这个词。“体育”一词是外来的,据笔者看到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二十世纪始,是由日本传来的。清末,我国有大批留学生东渡日本求学,仅1901~1906年间,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学体育的为数不少。从现有资料看,仅四川一省,当时毕业于日本大森体育学校(又称大森体育会)的就有10几人。他们回国后带来了“体育”这个词。在我国,“体育”这个词最早见于1904年(光绪30年),在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提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时说:“一、保全身体之健旺,体育发达基此;……”在1905年《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上也提到了“体育”说:“体育功夫,体操发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我国的留日学生回国后,不仅带来了“体育”这个词,并且还创办了许多体育学校和团  相似文献   

10.
国术是近代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在“新旧”“中西”之争的近代社会语境中,肩负着中国体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使命。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术的现代化转换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参考。近代“天下”观念逐渐消亡而国家意识勃兴,民族主义、文化冲突等因素使传统体育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挣扎。伴随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土洋体育之争”,在处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发展关系以及中国体育变与不变等问题上,改造出兼备中西文化特征的体育共识。近代国术向现代体育的转向既是一种自救的变革,也是区隔过去、抗争西化,从传统武艺向现代体育的转换。内嵌到历史发展的国术变革,不断被注入新的意义,并展示出与近代国家民族命运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全球化传播背景下诞生的体育翻译在当今体育世界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受现代体育的大众文化生产的影响,体育翻译作为独立概念提出近20年一直未厘清自身的内涵特征,相关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概念和发展方向模糊化以及行业地位的边缘化。该研究立足于翻译的文本本质,通过对当代体育的解构及其文化文本的解析,发现体育具有专业性内核和文化性外层的“洋葱”式结构,并据此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体育文本”和“类体育文本”。进一步通过对两类文本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指出对翻译者素质的不同诉求及其培养模式和途径的差异,以期对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初步的探访。最后,基于国家翻译能力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要,通过对专业体育和翻译的知识性勾连的分析,为体育翻译发展的未来向度进行探索式观照。  相似文献   

12.
英文中有几个词可以翻译成中文的“大学”,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适用范围。“University”一词是中国的大学在翻译自己学校名时最喜欢使用的词。因为如果你查一下英汉词典,你就会发现它的中文解释是  相似文献   

13.
徽文化在近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形成了众多饱含文化渊源的负载词。这些特色词汇的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语读者对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影响着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笔者对《典藏徽州》一书中涉及到的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及语言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的翻译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各类徽文化负载词的优化翻译策略,助力徽文化“走出去”“融进去”。  相似文献   

14.
论绿色体育的和谐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绿色”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绿色”的渴望愈加强烈时,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类行为和社会化现象的体育,同样呼唤“绿色”.绿色体育具有显的先进性和整合性,体现了人类明素质,代表了体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颜色词在英汉语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给英汉互译和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分析英汉颜色词“黑色”的文化差异,探讨颜色词的翻译方法,认为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只有探寻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翻译才能真正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以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本文探索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反馈控制的应用,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供参考商榷。一、反馈控制与体育教学控制论一词是美国著名科学家、控制论的主要创始人维纳于1948年最先从希腊字“舵手”一词借用而来。维纳所下的经典定义是:“动物和机械中的控制与通信”。按照控制论的观点,“如果把某一事物和它们的活动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这个系统就必然可以  相似文献   

17.
摘要:运用学术史方法,对关于安德鲁斯三角形之争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解读,力图还原体育学术史实,而有益于体育学术发展脉络的厘清,结论认为:安德鲁斯三角形不是安德鲁斯原创,是来自罗依.格罗夫斯发表的论文,说明体育(PE)、身体娱乐(PR)和高级竞技(ES)之间的关系在一国中的不同情形;安德鲁斯三角形之争,在我国历经三个阶段,伴有两个学术派别生成———PE派与SPORT派;两个学派的争论在代表人物、重要观点、方法论、学术信念、学术兴趣、学术印记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分,在学术自由、学术自觉、学术翻译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运动”,本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若干共同点。但“体育”一词,除健身外,富有品德、意志教育的涵义,而“运动”一词,除健身外,却侧重在娱乐、游戏的作用。无论中外,多数人是这样认识的。也有人只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忽略了二者的明显区別。这在一般情况下,尚无多大问题,但在体育学术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探讨专门问题时,难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概念上的混乱不清。斯大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体育”一词的概念,体育界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讨论,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理论教师进修班(1980年)的学员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现将散见于各处的主要史料编选成文,供参考。在讨论中,大家认为:由于“体育”一词的概念不清,已经造成体育界思想混乱,偏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传授技术与增强体质的关系,“以什么为主”的争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五十年代中期,在体育教学中,有人主张多讲、讲深、讲透,有人则主张多练,以练代学,学就是练。当时的“学”和“练”之争,实际上就是传授技术与增强体质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