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德一反过去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传统善恶观(善恶先天存在,并决定道德法则),完成伦理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认为道德法则先于善恶,并决定善恶。善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对于道德法则的遵守与否,并是否将其作为唯一的动力源和行为准则。康德认为作为现象界和本体界的双重性的人有着向善的能力和向恶的习性,但理性的人最终会运用道德法则的绝对力量战胜恶,恢复向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先军 《中学教育》2008,(11):11-12
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是指学生在面临道德困境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自觉自愿自主地作出善恶取舍活动的能力。它是学生将所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具体情景的中心环节,是由知到行的转化。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最终得以完成,道德选择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善恶的彼岸》是尼采晚年一部豪放力作,在他的整个著作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善恶的彼岸》一书的文本出发,研究了尼采的道德思想,按照逻辑顺序概括为建构的“善”与“恶”,道德的起源和本质,对道德的分期和分类,对道德价值重新建构:超善恶四个方面。尼采的道德思想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评价有善恶之分。评价异化导致本体意义的缺失,“价值中立”导致对社会正义的忽视,“对象性思维”导致对个体生命的轻视,这些都是在当前的教育评价现实中存在的恶的要素。可以从体现社会公平和道德关怀入手进行教育评价领域的祛恶扬善。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只有到了道德滑坡现象十分醒目,不得不格外关注的时候,才像临时补课一样,着手对德育的强调。强调的办法之一就是推出一大串道德楷模让人学样。然而,实际效果往往像一场风一样,几天就过去了。即使在那几天中,嘻嘻哈哈一番而并未当真的人也大有人在。这样的事失误在哪里?值得研究。表扬好人好事,属于“扬善”范畴;斥责恶人恶事,具有“抑恶”作用。扬善和抑恶虽然都重要,但主次还是有的。任何治世有效的社会,任何有理性的时代,任何有卓识的思想家,都会将抑恶、惩恶视为主项,其次才是扬善、崇善。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相似文献   

6.
张华 《文教资料》2008,(3):45-47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戈尔丁对战争等人间罪恶更加深恶痛绝,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见解愈加深邃与成熟.为了达到警醒世人,扬善抑恶的目的,戈尔丁怀着悬壶济世之心,通过<蝇王>小说刻意安排了一个"恶战胜了善"的情节,从而更加深刻、尖锐地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及善恶相争的残酷性.同时作者也乐观地对人类自身倾注了巨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抑恶扬善论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衰颓混乱的社会和与前人的思想对垒中,洞悉出人性之恶的根源。他们诉求于教育,并通过审美,达到改造人性的目的。他们的理论本旨相似,观点逼肖,但表现形式各有千秋。荀子采直接论证的方式,扬善为了抑恶,抑恶是教育的出发点;亚里士多德则用思辨推理的方式,通过政治学、伦理学等宏富而浑厚的著述阐示人避恶。  相似文献   

8.
孔子曾在回答子贡“乡人皆好之,何如”与“乡人皆恶之,何如”两个问题的时候曾说:“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孔夫子的意思就是,一个被所有人都欢迎的人,一定不如一个被一部分人喜爱,却被一部分人厌恶的人。这是因为,倘若一个人不分善恶地交好,使得“乡人皆好之”,那说明这个人可以将所有人奉承得心满意足,缺少是非善恶的底线,也缺少属于自己的原则。博得恶者的好感不仅多此一举,还会模糊了自己的善恶分界线。因此君子之道应该明辨是非,站定立场,学会拒绝,唯有这样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成为真正的君子。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关键,言教不如身教,每一个家长,老师,领导要处处做表率,要建立道德扬善抑恶机制,增强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人具有自保自爱的本能,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在社会生活中,人性具有向善与向恶两种倾向性,但更具有向恶的倾向性。因此要通过各种社会设置来扬善抑恶,规约人性、升华人性,以维持社会生活秩序,推动社会发展。鉴于此,当前我国的道德建设要确立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制度,并辅之以持久的道德教育与个人积极的道德修养等综合进行。  相似文献   

11.
道德标准是道德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是判断道德观进步或反动、人们行为善恶的尺度。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道德的标准问题遭到了肆意践踏。他们在强调道德“阶级性”的幌子下,提出了衡量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的“路线标准”。结果,从理论上搞乱了道德标准问题,实践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流毒所及,使一些人完全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不懂得道德评价有它的客观标准。在道德标准问题上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树立道德的客观标准的权威,使它同社会主义法制一起,成为全体人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为加快实现四化服务,就很有必要。根据什么标准对人进行道德评价?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家对这个问题作过种种探讨和论述。如康德提出的“绝对命令”,即是把先天的善良意志作为唯一的评定善恶的标准。实用主义者杜威表面上是反对用某种固定的标准来判断善恶,实际上,他还是以个人生活经验上的满足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义”、“利”之争,也牵涉到道德标准问题。有的主张以封建伦理纲常的“义”作为人们行为的善恶标准。有的主张用“功利”“效果”作为标准。后者较之前者,虽有一些合理之处,但他们仍然以剥削阶级的私利作为道德评价标准,还是没有解决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现实的丑恶并非人的本心,而是迷失了正确的人生道路,被次要的欲望所胁迫而产生的错误。只要人能够发现这个错误,就能回到正确的人生之路。而帮助人们发现这个错误,让他们回归到本心的任务,是君子责无旁贷的责任。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主张人性善恶两重说,认为人的本性中原具有趋善或趋恶的天性,当善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践行善德;当恶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肆虐罪恶。虽然人性有善有恶是真主的前定,但选择善恶却是人的自由。由于善是智慧的结晶,而智慧是智者圣哲得真主的赏赐,所以一般人因缺乏智慧而不知道何谓善、何谓不善,故帮助人们认识善的任务是智者圣贤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现实的丑恶并非人的本心,而是迷失了正确的人生道路,被次要的欲望所胁迫而产生的错误。只要人能够发现这个错误,就能回到正确的人生之路。而帮助人们发现这个错误,让他们回归到本心的任务,是君子责无旁贷的责任。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主张人性善恶两重说,认为人的本性中原具有趋善或趋恶的天性,当善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践行善德;当恶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肆虐罪恶。虽然人性有善有恶是真主的前定,但选择善恶却是人的自由。由于善是智慧的结晶,而智慧是智者圣哲得真主的赏赐,所以一般人因缺乏智慧而不知道何谓善、何谓不善,故帮助人们认识善的任务是智者圣贤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恶的释义为出发点,从两个角度来阐释恶与善的辩证法:一是从伦理学上关于恶的定义;二是从西方哲学和神学关于恶的讨论,以此证明善恶是彼此依存,甚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种将善恶单一化、绝对化和极端化的看法,无疑是不利于我们对恶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的。  相似文献   

15.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人性善恶问题,是一个千古争论的哲学命题。文章将从文学的视角,分别从作品中英雄人物形象、作者文学创作动机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出较新的阐释,从而得出结论:在人的本质属性中,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但人类总可以避恶扬善,以谋求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休谟法则认为,善与恶既然是一个价值判断,它就不可能从事实判断中合乎逻辑地被推导出来。“是”与“应该”之间存在着的这个不可跨越的鸿沟,给传统的理性哲学以致命的打击。然而在理性哲学所不能企及的地方,也就是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领域,“人”的出现为两者架起了天然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作家白桦的《蓝铃姑娘》通过蓝铃姑娘一人饰演白昼为残酷、喜怒无常的部落头人,夜晚则回复温顺如羔羊的女儿身的两个角色的从表现题材到创作技巧的创新,将人性中两个矛盾对立面(善或恶)的其中一面独立出来,外化为另一个人(或其他形式的存在物),使一个人分裂为两个具有不同品性、乍分乍合的人,借助于分离出来的人与原来的本体之间的斗争及融合,更好地表现和诠释人性中善恶两面的冲突和搏斗。在人性善恶斗争的结局处理上,取消了善恶之间的绝对界限,超越了传统文学对假恶丑的理想主义抨击和对真善美的理想主义褒扬。  相似文献   

19.
奥古斯丁(354—430)既是基督教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神学家,又是道德教育思想家。其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论述及道德教育的方法。一、奥古斯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1.人的"道德认知"由"道德意愿"控制奥古斯丁认为,人的"道德认知"主要来自于人对善恶的理解,而"道德认知"来自于"道德意愿"。"自由意愿"既可使人向善,也可使人向恶,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性善论是儒学的重要观念。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古圣先贤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荀子性恶到董仲舒性三品,从朱子“性即理”到阳明“心即理”,儒家人性论的辩争,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性善与人性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人性论问题来说很重要,这反映了儒家先贤的思路架构。儒学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凸显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求善——一脉相传的仁义之道和关注内在道德性的生命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