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心平健身球     
“揉球健身法”,是运用生物场、意识场和自然调节场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身心调节的一种健身方法。 心平健身球是心平健康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心平健康学调治方法之一。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调治方法(如:写病法、对镜法、规律法等)结合使用。在学习心平健康学理论的同时,配合使用心平健身球进行调整,对疾病的调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学习心平健康学使我们知道了,人患病是所存信息作用的结果,若想祛除疾病、心身健康,就要对自己原有不合于自然的观点、逻辑进行一次变革。使自己那颗心趋向坦然、合于自然、回归平常。心平健康学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心平健康学的实践者。下面我们对如何学习心平健康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探讨,愿它成为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王中平 《健身科学》2005,(12):16-17
人们常说,人生最难的就是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的前提是要认识自己。我认为认识自己也是很难的。学习心平健康学,并用心平的平衡理论给自己调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发现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通常人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观点和状态有什么问题,就像两个人相对擦玻璃一样,双方只  相似文献   

4.
我是《健身科学》的忠实读者,尤其喜爱王中平老师的《心平健康学系列讲座》,每篇文章都认真阅读,后又购来教材学习,这是我对心平健康学的一点点理解和体会,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改善心态是重获健康的关键心平健康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综合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它的生发点是“百病皆由心生,百病更须由心解”。基于人的心理与身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心平健康学认为:心理调节对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摸索到了“心结不解”,光靠吃药、打针等外在的治疗方法不能彻底根除疾病的规律,找到了许多疾病不能彻底治愈的内在原因。心平健康学是研究人…  相似文献   

5.
心平健康学的发展与其它的科学一样,经历了种种坎坷,正是这种种坎坷,使心平健康学这棵幼苗茁壮成长起来。从最早的“恨别人自己疼”的简单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今天较完善的调治理论及方法。运用心平健康学调治各种疾病,需要把自己以前和现在不自然、不平衡的所说、所想、所做,进行分析反思并重新认识,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分析的深度,对于治病效果,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心平健康学,是以反思具体相关事件来调病的,即以把事想开为主,有些学员的病确实好了,也有的学员病没有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将病因解开,所以效果自然不理想。在…  相似文献   

6.
心平百问     
咨询热线:010-84482076一问:学习心平健康学有什么益处?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了,所以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疾病多种多样。有病就要上医院,但医生能治好你身体上的病,却无法告诉你致病的深层心理问题,打不开心中的结,执“迷”不悟,你就无法彻底摆脱病魔的威胁。反复出现、纠缠不断的疾病令患者苦不堪言,学习心平健康学后,你就能掌握“心平气和”地想开疾病的方法,从而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通往健康之所的捷径。第一,您自己就是大夫,就可以开“药方”。身体什么部位出现不舒服症状,用定向规律来查找病因并进行自…  相似文献   

7.
自心平健康学讲座刊登以来,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他们对“病由心生,病由心解”的理论很感兴趣,有的读者又购买了讲课磁带与《心灵的潜能》一书,进行系统学习。常有人来信或来电,咨询怎样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大家要多看理论篇中自然力平衡论的理念,多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以往的经历相联系,今后遇事要用平衡的心态去把握,把自己当年遇到的挫折、不顺,用自然平衡的理念再重新处理一遍,疾病就能得到缓解。以后我会多给大家讲一些实际病例,以便大家能从中得到启示,希望大家多学习,能运用心理规律进行自我调整,当好自己的保建医生。  相似文献   

8.
腿痛怎么办?     
读者常打热线电话说:心平健康学的理论很好,很想学会这种方法,但自己能学会吗?为便于读者用这种方法给自己治病,我以后要多写一些给患者咨询时的病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再参照《心灵的潜能》一书中的治病规律,运用心平健康学给自己治病。  相似文献   

9.
认识自己     
人们常说:人生最难的就是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的前提是要认识自己,我认为认识自己也是很难的,学习心平健康学,并用心平理论给自己调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发现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但通常人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观点和状态,就像两个人相对擦玻璃一样,双方只看见对方不干净的地方,很难发现自己这一面脏的地方。这时可通过看别人的状态,回来找自己,想想自己是否也有相类似的状态。过去的事忘了怎么办?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反映出来,通过这些事提醒你,这就是对你存有这类信号的平衡。当你看不惯什么人、什么事时,你就很容易碰上这类人、…  相似文献   

10.
王中平 《健身科学》2005,(11):16-17
阴阳是中医辨证的总纲,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失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调整的方法有内治和外治,而阴阳平衡是调治的目标。我经过多年对中医内因理论的研究,延伸、发展出一套消除内因,达到内治的理论和方法。我们称它为“心平健康学”。“心平学说”认为:人受制于心,心法于自然;  相似文献   

11.
以悟治病     
学习心平健康学对社会能起到平衡、稳定的效应,它与一般的治病方法不一样,需要自己能进入治病的状态。有的人说我想了那么多事,为什么病没好?因而对心平健康学产生失望情绪,又去找新的方法。心平健康学是一个新的学科,也有逐步深入的过程,需坦然地面对。不足的地方要继续研究、不断完善。我们最初治病时以参事为主,大家把引起自己着急、生气、害怕的各种事写出来,有的人想到后病好了,也有的人想到了,但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事虽然想  相似文献   

12.
只要存在的就是需要的,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有以苦为乐之心。苦难实际上就是自然力赐予人们升级锻炼的机会。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坦然面对呢?我们没有必要总是在是非、对错上动心思,而是要从中发现自己、调整自己。[心平健康学讲座]■平衡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平衡是规律,是法则,大到宇宙,小到无限,都在平衡当中,平衡有时有滞后性,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等量变达到质变就会出现平衡结果。“心平”就是自我平衡,人掌握了平衡,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没有不平衡的事,只有不平衡的心,掌握平衡的就是我们的心,当你…  相似文献   

13.
人到中老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是自己的享受,而且是子女和亲友的福气,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就成了很多中老年人生活的中心.对心平健康学多年的研究让我感受到,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直接相连,一个平静的心情,一种平衡的心态,不仅可以预防少得病,而且可以治疗已患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传染"平静     
王中平 《健身科学》2007,(10):11-12
心平健康学要教给大家的,不是怕事、躲事,而是怎样以更加平静、坦然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各种人、事、物,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己、认识自己、改正自己、平静自己,让自己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健康。  相似文献   

15.
对镜反思法是心平健康学病因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通过得病规律,研究病因的方法。此种方法是心平健康学查病、调病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万事万物的比类,把人们犯病的规律当作镜子,找出得病的缘由,以便有效地解决它,这种方法对那些有规律的犯病和因某种事物作用能够产生轻重变化的疾病的调治,  相似文献   

16.
【心平健康学讲座】心平健康学系列讲座刊登后,有很多读者来电反映,在运用这种理论给自己调病时,在反思当中把引发不平心理的事物及不自然的观点找到了,却不知如何想开,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将在下面的讲座中以自然平衡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重点谈一谈如何想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6月底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大会的论文集收集了37篇心平健康学用心理调治疾病的相关论文。王中平老师在大会上做了“中医心理病因与治疗的新思路”的专题演讲,会中王中平老师与中医前辈就中医心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使大家了解、认识了心平健康学。下边是王中平老师的发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学习“心平健康学”,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人的一切都与自然息息相关,人对自然平衡的不理解,在生活中产生过激亢奋的心情,都会受到自然力平衡规律的约束,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痛苦。现在我明白了“病由心生”、“病须心解”的道理,我要以“心平理论”为武器,把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学习心平健康学自然力平衡论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疾病和各种吉凶祸福都是存信号的结果,既然知道是自己存了信号,就可以主动地提前按照规律消去一部分。尽管不会完全消干净,但大事可以化小。化解灾难的目的不是躲避,因为出现灾难的本身代表你有信号,它们是来提示和  相似文献   

20.
王中平 《健身科学》2006,(10):12-13
伟人,是在背运的时候能够心平,然后会有下一次的再起,不是他永远走运调信号自我调整就是调心,去认识自己的心,找到它的所在,随时随地知它、观它。懂得按自然法则、生命规律去修正观念、端正心态、转变观点、控制情绪;它的范围是自我的、日常的、当下的、社会的、整体的……它的原则是想对、想准、想开,是让“心”做主,调“心”为上,它的方法是法无定法,应机而用,因人而异。从对象和过程上说,调整就是调信号、编程序。1信号就是信息,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调信号就是信息的存入、引发和调动。实际上人生就是对信号的存和消的过程。人的信号多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