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彩语言是表现意象油画"意象性"的重要艺术语言,具有朦胧、自然、超越的审美特征。意象油画通过主观用色的方法,体现出浓郁的传统美学风格和审美情趣。民间美术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借鉴民间美术丰富的色彩表现形式,可以开拓意象油画色彩语言的表现力,使之更加丰富和具有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2.
油画引入中国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油画风景越来越主动地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融入其中,重视中国画元素的借鉴和应用。意象风景油画是油画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相关概念做诠释和考证,在厘清了概念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绘画的发展方面进行梳理,找出意象风景油画产生的背景;研究意象风景油画的语言特征,再对当代杰出画家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意象风景油画的审美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叶帆 《时代教育》2012,(7):279-280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集中体现;意象油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风格和流派,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被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审美吸收同化的结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特征。本文通过挖掘出意象油画情感表达的途径,分析了情感表达在意象油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文化内涵,并对意象油画的核心在于气韵的抒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阐述。而我们每个人在观察自然事物时所产生的意识是不一样的,所以情感的表达也会不相同,但是只要韵由心而生,便能够引领我们将内心的感触融会于画中,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相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从意象油画在中国存在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出发,说明中国意象油画是中西合璧的结果,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和地域特征对于西方油画的“我化”,它的生存与发展既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世界艺术的丰富。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22,(1):117-122
中国意象油画吸收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美学思想,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精神,是在近代东西方文化近距离激烈碰撞之下的产物,具有超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代表了中国油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生命在生活中的体会构建了个体与绘画作品的精神关系,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意象油画的绘画语言内涵。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并且最终会获得诸多文化的认同与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中国当代意象油画以其特有的审美内涵和绘画技法发展了油画艺术语言以及绘画的精神取向,是油画民族化、本土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标示艺术本体的概念,而中西文化中的"意象"涵义截然不同,这由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哲学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所致。中西的意象在其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本文以中西传统绘画中的意象为切入点,通过其审美本质与审美语言形态的比较,以发现意象性在绘画中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意象油画作为油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其表现语言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形成了与一般油画艺术既统一又变化的语言体系。梳理出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独特的表现语言及其所体现的美学价值,能够为当代中国油画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诗意的栖居,源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在柔媚的湛蓝中》:"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第一次提出了人如何诗意的生存的命题,这也是当下艺术家必须面对的艺术拷问。作为一位在艺术上的栖居者,一位现当代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任传文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和对油画语言与形式的探索上,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任传文的绘画完美地诠释了如何运用油画语言与形式来贯彻东方美学的意象法则,使其绘画具有东方诗意的美学价值。从而实现了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油画迅速发展,出现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意象油画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绘画领域,以其意境情感及绘画语言来体现意象油画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0.
余光中在散文创作中特别强调以意象营造丰富立体的语言感觉,突出文字的形式美感,使得其散文具备了诗的气质,呈现出诗歌的意境与唯美。《听听那冷雨》以"雨"为审美对象,将诸多雨的意象交融在对时空地域的自由联想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依恋中,营造出凄迷渺远的意境,较为鲜明地体现了余光中散文的美学特征。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困惑,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审美意象,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家对其都格外重视,堪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永恒的主题。梦意象之所以能够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特有的美学特征关系密切。在形式美学特征方面,梦意象最为突出的、特征有凝缩的时间、结构的多样化以及拟实的氛围等。这些形式美学特征为梦意象塑造了一个绚丽离奇、亦真亦幻的审美氛围,正是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梦意象独特的审美感染力和神奇的美学功能才有了释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意象油画是指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进行的艺术创造。其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体验而创作成的,它追求的是生命本体的张扬,不拘泥于具象的形体、色彩和内容,力求以中国人的体道方式为出发点,这也是中国油画本土化和民族化最主要的特征。他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习惯,有利于表现中国油画特有的个性特征和民族特色,从而有利于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魅力.彰显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姜秋霞提出的“格式塔意象”语言转换模式虽然实现了格式塔心理学与翻译美学的完美结合,却没有规定格式塔意象图式的具体构建细节。通过对林语堂《浮生六记》的英译本进行多角度的细致剖析,笔者发现格式塔意象的再造过程涉及受众主体的审美心理和译者自身的认知结构,源文本格式塔质的还原程度与语言节奏的审美功能、文化距离的动态平衡及整体意象的对等转换密切相关,从认知层面对格式塔意象进行细节描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姜秋霞提出的"格式塔意象"语言转换模式虽然实现了格式塔心理学与翻译美学的完美结合,却没有规定格式塔意象图式的具体构建细节。通过对林语堂《浮生六记》的英译本进行多角度的细致剖析,笔者发现格式塔意象的再造过程涉及受众主体的审美心理和译者自身的认知结构,源文本格式塔质的还原程度与语言节奏的审美功能、文化距离的动态平衡及整体意象的对等转换密切相关,从认知层面对格式塔意象进行细节描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学是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在新时期以来的美学研究中,汪裕雄对意象问题进行系统探寻。他借鉴朱光潜先生“补苴罅漏,张皇幽渺”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基,文采博取西方美学研究方法,特别是西方近代以来的审美心理生成方面的有关成果,熔为一炉,推陈出新,铸就自己关于审美意象的基本思想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审美范畴是特定美学体系的组织细胞。“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重要的范畴之一,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然而,在当下消费型的审美文化中,“仿像”却对它进行着不断的消解。在“意象”与“仿像”的比较中来谈两种不同的审美活动给审美主体所带来的境遇上的转变,并从中思考传统与当下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以词语为载体的一种修辞艺术,是诗人情感与世间万物的融合体。在探讨英汉诗歌中景物意象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诗歌意象的对比研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意象是日常语言的审美变异,其语义具有多层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从英汉诗歌景物意象的语义特征及其对比研究反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特征、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乌鸦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奇特的美学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乌鸦意象从类型上可分为世俗意象、历史意象和神话意象;从审美情趣上,可分为“兆悲”和“兆喜”两大类,这主要是由于乌鸦其自身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油画自传入中国之后,面临着西方理论、制作方法和民族化、当代化的双重压力,中国油画在不断受到冲击又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探索前进。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在探索中收获的有别于西方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的文化果实,它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在油画艺术中的彰显。  相似文献   

20.
奇弘的系列油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环境的自我体验,他的有关羌山的作品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他在艺术上追求东方特质的"中国式油画",尝试用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来表现油画这一本属于于西方的画种,实现了印象到意象转变,这是用西方的油画方式来表现中国的审美旨趣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