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教师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缺乏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观察力、感受力、思考力,往往与学校领导、与中老年教师以及青年教师之间,甚至在家庭生活中,都产生程度不同的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不和谐往往又造成青年教师的心理空间、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大大缩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日常生活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重视和引导青年教师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有不少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总感到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人际关系也不和谐,于是产生许多烦恼,深感困惑与迷惘。加之社会上一些人对青年教师的偏见,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这些青年教师都是“科班”出身,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可是为什么不能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未能较好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3.
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的青年教师由于角色转变过快,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因和学生年龄差异小,无法尽快树立自己的威信;难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职业负担过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等。为此建议青年教师做好上岗前的心理培训;创造各种机会释放心理压力;尽快地融入集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分配方式等的变化.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对大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的表现和危害进行了列举和分析。并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策略,以使大学生不断适应开放社会需要,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岳红印 《文教资料》2010,(19):223-225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已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恐惧与逃避、孤独与自卑、嫉妒与猜疑、敌视与冲突、追求功利、自我欣赏与高傲等一系列不和谐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不和谐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措施,力争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为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呼唤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试教育造成了校园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了的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努力构建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的课堂通常充满激情和自信,从而会赢得学生的好感,可是这样的课堂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准确不全面不到住.罪魁祸首在于备课的环节出了问题,对教材钻研不透是根本所在.而浮躁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直接或间接受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所影响,青年教师心理问题已引起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在阐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现状。缓解高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要改变认知,正视压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女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关系往往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这种不和谐现象是由宿舍成员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引起的,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要想应对女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冲突,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来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耿福琴 《山东教育》2004,(30):40-41
家长工作的开展对教师相关知识、能力以及经验的要求很高,面对现今越来越多拥有高学历、高职位的家长,一些青年教师往往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这是目前在开展家长工作时,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在心态上产生一些误区和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1.
营造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和谐服务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校图书馆服务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因此,中职学校图书馆必须在环境、校园读书、人际关系、文明服务等方面加强建设.才能实现和谐服务。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幸福感是衡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教师的职业性质、收入状况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人格特征、自我意识和压力应对方式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内部因素。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的策略是,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教师自身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普通教育领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新热点,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一些研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心境、适度的情感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意志品质、统一完  相似文献   

14.
谭建国 《湖南教育》2005,(15):13-13
一、积极创设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青年教师最大的渴望是能够成才,实现自身价值。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情感激励,努力为被管理者创造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重视和关注青年教师。管理者要走进青年教师,与他们交朋友。从调查、了解、研究入手,关注他们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关注他们对情感激励的需求;关注他们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做到扬人之长、量人之短、念人之功、容人之过、解人之难、急人之需,努力形成民主、和谐、向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第二,信任和期待青年教师。相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交往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人不与他人交往是不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往来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这种相互往来的结果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即人际关系,或亲近或疏远或敌对,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亲或相斥。如果形成的是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使人心情平静、舒畅,而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矛盾就使人感到紧张、焦虑或孤独寂寞。故与人交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也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的个性的基本途径。对于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的完成与否与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帮助大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应给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诸多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职业倦怠、人际关系失谐、心理失衡以及身体的亚健康状态等等.对此,青年教师应正确看待这些压力,采取积极策略去应对、缓解;社会、高等职业院校应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的教育工作中,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常感困惑的是,往往稍不注意的一句话,一个不好的态度,就使师生之间产生了情绪对立、情感矛盾,使教育工作出现负效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心理问题剖析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教师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祖国教育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在教师职业的效能感、人际关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青年教师容易发生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应当从社会、学校和青年教师自身几个维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杜绝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所谓校园心理环境,即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其内部成员中带有共同倾向性的心理状态、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总和。青年教师由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社会阅历的不足,他们往往对新环境的适应产生各种不同的体验,尤其是校园心理环境,如校风、人际关系、学校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及青年教师的成熟度,因此必须加强对校园心理环境的优化和创设。  相似文献   

20.
范娟 《教师》2012,(9):22-24
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环节。把握青年教师的群体特征,运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通过培养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建立职业道德观念,解决自身关心的问题以及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等,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对高校整体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