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为事物的组合。不同的民族、国家由于所处的地域、生活习俗不同,形成的主流文化也就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属于情感文化,它的标志性语言是“士为知己者死”,其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属于哲理性文化,它的标志性语言是“知识就是力量”,其内核是个体意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直观、类比、综合、对立统一思维;西方人擅长概念、逻辑、分析、微观、对立面的对立思维。自然观、科学发展的循环机制、民族文化性格是其思维差异产生的重要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
梁华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08-110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中国人和西方人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在于重视内敛、求同、和谐,而西方人则重视外倾、求异、开拓。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而出现种种语病或错误。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特点,克服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发展批判性思维,进行主客体思维转换。是提高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存在句作为英汉两种语言共有的特殊句型,在句型结构上受思维模式的直接支配。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思维,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和谐统一;西方人擅长分析思维,喜欢先部分后整体;中国人重视感性思维,强调语言的意合,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维,强调语言的形合。英汉思维模式的这种差异使得英汉存在句句型结构差异较大,掌握英汉存在句所反映出的英汉思维习惯差异,对于英语教学和翻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英汉存在句与思维习惯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英语教学和翻译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民族思维影响和决定其语言的结构和面貌。句法是民族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也是民族语言“深层结构”的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西方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中国人注重“统一”,偏好主体意识,西方人注重“对立”,偏好客体意识;中国人擅长顺向思维,西方人偏好逆向思维。中西思维差异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是影响英汉句法翻译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婷 《华章》2011,(26)
中美都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但是在灾难的背后,中国人在灾难中体现出来的抗击灾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美国人在灾难后出现的“精神荒原”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灾难观的差异我们不能仅仅从灾难本身寻找原因,更应该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寻找原因.本文基于中美文化图式建构的差异,从中西方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整体思维模式与个体思维模式的对比中探讨灾难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重人性西方教育重神性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化是重人而轻神。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这与西方文化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教会控制,灌输宗教意识,大异其趣。这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性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从价值系统上进行分析,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偏重“义”与“德”,看轻利”与“力”,是突出刚健自强之类个人修养的思维模式。中国人最讲礼”,“礼”就成为最具中华文化的原初性和普遍意义。以人为本,讲求理性,必…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西思维差异对英文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生的英语文章带有“中国腔”,引起外国人的误解,其原因是受中西思维差异的影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文章直奔主题,注重形式,强调全文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式的,文章讲究达意,不是直接切入主题,而从不同侧面加以论述。中国学生只有掌握西方思维模式,培养英语思维,才能写出高水平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8.
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英国作为两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都在传承着各自的文化,表现着东西方人民思维方式和待人接物的差异,以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两种文化的呈现。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需要了解英语言国家的文化本质与表现形式,理解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不学文化不足以学好语言。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思维决定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而西方人则擅长抽象思维。我们应了解英语思维模式,并不断训练和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达到掌握和应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这种不同充分体现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性理思维,即从人的本性出发,探究万物的本性。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化中的谦虚观念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谦虚观念的探讨,得出结论:中国人重群体本位,西方人重个体主义;中国人注重对人谦虚,西方人看重对上帝谦卑。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处处表现出谦虚,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展现自我。这些研究旨在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范凡 《成才之路》2009,(28):55-56
从颜色词语的翻译和使用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其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颜色.在许多情况下英汉互译意义是相同的,但表现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某些相同色彩却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透过这些不同的含义。折射出的是中西方文化.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透过这些颜色,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和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3.
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中西方思维的具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两种语言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圈的人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交际的过程充满矛盾和障碍。人类是情感的动物,其情感的表达方式与其生活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据,发现价值观念系统的若干重要方面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差异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载体的汉语中,"红"这个颜色词蕴涵的文化意义极为丰富,中国人爱红一方面是因为红色本身鲜艳醒目,但更重要的是红色有着深层的象征涵义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中国人红色情结的起源、"红色"的象征意义及中西方文化中"红色"之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寻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秋月 《考试周刊》2007,(41):98-99
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对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探讨了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对西方思维模式进行有效摸仿,避免"中式"的英语作文的产生,使他们写出纯正、地道、符合英语思维摸式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 ,其差异产生的主要渊源 ,以及这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都是当前关注的热点。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 ,按照西方人的思维理念进行交流 ,是掌握英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文化、地理和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汉英语言的表达方式.本文试图对中西方整体性和分析性思维差异在汉英习语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思维和语言的内在关系,因为作为汉英语言和中西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语,既是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典型例证,又是这种差异的强大的凝固和模塑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不同决定了语言和思维模式的不同。英汉语言隶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无论从思维模式还是语言习惯上均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在总结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的务实和西方人的理想主义导致了两者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种种差别。反映在现实生活中 ,就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待生与死、入世与出世、趋同与批判、官本位与人格本位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分 ,而疏于审视、少有批判、过于功利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劣根 ;我们必须在充分发扬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 ,克服 (至少是缓解 )这种劣根性。要做到这一点 ,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划定一道可望而永不可及的界限 ,并在两者之间始终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