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激素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环境激素及环境激素的来源,着重探讨了环境激素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性以及人们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环境激素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介绍了环境激素及其分类,作用机制,对生物和人类的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总结了环境激素的监测方法,以及预防和控制环境激素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激素是人类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面临的又一全球性问题。环境激素干扰生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内分泌、生殖机能,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本文综述了环境激素的来源及其特征,揭示其严重的危害性,强调了控制环境激素污染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我国土壤PAEs类环境激素污染现状及植物对PAEs类环境激素吸收累积效应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PAEs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环境激素污染对生物影响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激素污染正严重威胁着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本就此概述了环境激素的概念、鉴别方法和分类,作用机理及其对生物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环境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激素是指有可能干扰人和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导致人和动物产生疾病的外源性化学物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环境激素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期,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重要的原因是环境激素污染.阐述了环境激素的概念、来源、种类、危害及自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环境激素的来源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环境激素成为全球新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已引起全球的科学家对它高度重视。本介绍了环境激素的定义、危害及来源,并对如何减少环境激素的危害,提出了几点可行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硝基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环境激素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作苯胺、染料、炸药、润滑剂及农药等行业的生产原料,近年来对硝基苯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表明,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对硝基苯类环境激素环境行为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硝基苯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淮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文献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该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Cd、Pb含量在空间分布特点,干流流经城市河段、各支及洪泽湖区沉积物中Cd和Pb的含量明显高于干流其他区域。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淮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Cd和Pb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淮河流域支流和洪泽湖区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类环境激素Cd和Pb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程度显著高于淮河干流沉积物中的Cd和Pb。  相似文献   

11.
酞酸酯(又称邻苯二甲酸酯,简称PA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环境激素类持久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作塑料、农药及驱虫剂等的生产原料,近年来对酞酸酯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表明,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该文对酞酸酯类环境激素环境行为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对酞酸酯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环境激素对动物的环境生态效应表现为使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失调、生殖能力下降、慢性疾病发病率提高、生长发育受阻、性别比例失调、行为异常等。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动物生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环境激素对动物生态效应的微观毒害机理。  相似文献   

13.
《环境激素与生殖健康》作为环境方面的一门前沿选修课程,应减少工业时代环境激素危害潮流而开设,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学,增强学生环境危机防范意识,逐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减少环境激素危害的思考,以提高未来社会建设者的生活素养和社会关怀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复杂多样,如农药、化肥、金属及化学元素、放射性物质等,但目前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些污染物中的大部分部属于环境激素类物质。本结合大量实例对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希望人们从中能够了解到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巨大危害.并能引起人类的警惕。  相似文献   

15.
环境激素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激素由环境进入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蓄积,通过激素样作用干扰内分泌系统,对人类健康和动物造成巨大影响。本文主要对环境激素的概念、主要类别、对人类健康和野生生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有机氯农药的分子结构理化特性,生产使用现状;有机氯农药的环境雌激素效应;环境激素的概念、分类及危害;环境激素的毒作用机理;环境有机氯农药的毒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①英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生长在受污染水域中的大部分雄性鱼会变成两性鱼或雌性鱼;鸟类吃了含有杀虫剂的食物产卵减少,蛋壳变薄,很难孵出小鸟,一些鸟类甚至濒临灭绝。专家们指出,罪魁祸首是环境激素。②环境激素是指那些干扰人体正常激素功能的外因性化学物质,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类似的作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又称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通过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入人体或野生动物体内,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系统,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专家们已经筛选出70种化学品为环境激素类物质,其中有7种最危险的多用来制造人们…  相似文献   

18.
徐利红 《科学教育》2006,12(4):52-54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其他生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合成各种代谢调节物质,即内分泌激素,使自然界中的生物得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然而,近些年来,人类不断发现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有时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就将之称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已成为继臭氧层、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第三大环境问题。1“环境激素”的由来和产生日本早在1977年就提出过“环境激素”这一概念,但是,“环境激索”一词是1996年由美国《波士顿环境》报记者安·达玛诺斯基所著的《被夺去的未来》一书…  相似文献   

19.
环境激素对生物与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危害途径以及对生物和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环境激素是指从环境中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并干扰其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能对生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导致人类和动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并引起各种生理异常。绝大部分环境激素都是由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威胁,现已成为继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之后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8万种化学物质直接为人类所用,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但这些有害物质并非都是环境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