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艺术体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85名大学本科生在艺术体操课上结合身体练习进行专门的心理素质培养。所采取的训练方法有表现力训练、增强自信心、运用形体语言和词语暗示调节情绪、锻炼意志和增强心理稳定性。采用问卷调查验证训练效果。结果表明,强调心理素质培养的艺术体操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考试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17.6%提高到41.1%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和情绪控制能力都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体能教学课上对10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素质培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表现力练习、增强自信心、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教育等,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培养的体能教学对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和情绪控制能力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278名大学生在一学年健美操选项课上结合身体练习进行专门的心理素质培养.所采取的训练方法有表现力训练、增强自信心、运用形体语言和词语暗示调节情绪、锻炼意志力和增强心理稳定性等.采用问卷调查验证训练效果.结果表明,强调心理素质培养的健美操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和考试成绩都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
王翃 《体育世界》2010,(6):116-117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就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在健美操课上对133名大学本科女生进行了专门的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采用的训练方法有表现力训练、增强自信心、运用形体语言和词语暗示调节情绪、锻炼意志力和增强心理稳定性等。并应用问卷调查验证训练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心理素质培养的健美操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自信心、表现力、心理稳定性和情绪控制力等都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运动中影响表现力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可分为运动员本身的因素和教练员的因素,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培养和提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即可以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基本功训练、音乐素质培养、心理训练四个方面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从而为武术套路运动员提高表现力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2013年辽宁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部分套路运动员的表现力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的方法及建议,旨在为武术套路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力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气质和性格、赛前心理准备、兴趣、表情和乐感,并针对这些因素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指导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8.
心理素质对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稳定性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归纳整理、观察分析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心理素质对武术比赛中动作稳定性影响进行了深度的探讨。旨在明确心理素质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的重要性,从而为今后武术训练的心理素质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取一些有启发创造性思维练习、表现力练习、增强自信心练习等教学方法,在击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素质培养。研究表明:击剑教学对女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情绪控制能力、自信心、表现力和心理稳定性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倩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6):70-70,76
就怎样培养、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认为成套动作的编排是表现力的载体;音乐是整套操表现力的灵魂;心理素质训练是表现力的总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论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影响因素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类比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运动员自身专项素质与动作规格、对套路编排的理解、家庭与教练等环境因素、气质与性格、兴趣、文化修养等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的方法建议,以指导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学生业余武术训练进行研究,武术训练时要注重培养其武术兴趣,加强身体素质进行练习,注重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处理好组合技术练习和成套练习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3.
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冰妹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4):10-10,13
本文就怎样培养、提高竞技健美操的表现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成套动作的编排是表现力的载体,音乐是整套操表现力的灵魂,心理素质训练是表现力的总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竞技健美操表现力的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培养竞技健美操的表现力进行多方面探讨的基础上,调查分析认为,成套动作的编排是表现力的载体,音乐是整套操表现力的灵魂;心理素质训练是表现力的总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武术技能形成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技术是通过骨骼肌肉和运动分析器的活动来完成徒手武器械运动的实际操作技能。武术技术是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的。通过分析武术技术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武术技能形成的过程与规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武术虽然没有以正式的比赛项目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通过北京2008武术比赛使得竞技武术的竞赛规则更加完善,更加贴近于奥运会。在这种情况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不断加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其中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现场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训练、舞蹈形态学、音乐基础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培养与提高的方法和手段,为武术套路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提供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昌雷 《新体育》2022,(4):67-69
武术教学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任务中常见的内容形式,符合高校体育发展中提升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体现。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动作技巧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强大心理素质的支撑,但多数学生却表现出不适应、兴趣低的情况,对此则可以采取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耐力,促使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有所收获。基于此,本文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扩展训练的效果影响进行研究,提出扩展训练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性、节奏感、力点的准确性等方面,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动作美感的培养。对于动作的优美性,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却常常停留在"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概念上。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武术动作美感的基本动作姿态进行初步的探讨,打破对动作形式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武术动作的优美性及表现力,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美操是时代的产物,能够使人们在练习中感悟到生命的活力、情感的流动以及热情奔放的内心体验。健美操课的开设,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如表现力的提高,自信心、自觉性的增强,对健与美的理解等;在健美操课中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得到心理训练,能有效的促使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教学训练学的视角,在阐述心理训练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论述了培养武术运动员的良好动机、坚强意志品质等专项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