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90名女子大学本科生在武术教学课上结合身体训练进行专门心理素质培养。所采取的方法有表现力训练、增强自信心、运用语言暗示调节情绪,锻炼意志和增强心理稳定性。采用问卷调查验证训练结果。结果表明,强调心理素质培养的武术教学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考试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11.1%提高到35.6%,自信心,表现力、心理素质都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学生业余武术训练进行研究,武术训练时要注重培养其武术兴趣,加强身体素质进行练习,注重基本功和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处理好组合技术练习和成套练习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3.
"运动表象"在武术基本技术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表明,在武术基本技术训练中应用"运动表象"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动作概念,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并有利于学生武术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发展,对提高武术基本技术训练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下,竞技武术套路在创编、演练、裁判评判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其他表现难美的项目一样,武术竞赛中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有关赛前心理训练及比赛期心理调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的教学、指导训练等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鹿兰锋 《武当》2008,(6):37-38
心理训练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训练,有计划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条件,以稳定竞赛中的竞技能力,使之最佳化,其中还包括运动员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短期心理训练必须以长期心理训练为基础。而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训练。武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根据武术运动员的特点,以及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要求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陈昌雷 《新体育》2022,(4):67-69
武术教学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任务中常见的内容形式,符合高校体育发展中提升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体现。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动作技巧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强大心理素质的支撑,但多数学生却表现出不适应、兴趣低的情况,对此则可以采取拓展训练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耐力,促使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有所收获。基于此,本文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扩展训练的效果影响进行研究,提出扩展训练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对武术套路运动员选材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选材时应选择身高适中、身材匀称、身体素质全面、意志品质坚强、注意品质优异、心理素质好的少年儿童从事竞技武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调查走访,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武术的训练、比赛、教学及观察,对影响武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成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提高武术运动员心理素质几点建议和措施,为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武术技能形成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技术是通过骨骼肌肉和运动分析器的活动来完成徒手武器械运动的实际操作技能。武术技术是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的。通过分析武术技术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武术技能形成的过程与规律,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第八届运会武术套路预赛(男子赛区)运动员完成指定动作的失误率及扣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影响因是多方面的,与运动员心理素质、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的训练有关,针对现状指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武术套路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现代散打比赛的空前发展,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战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运动员心理疲劳成因与恢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武术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出发,阐述了武术训练、比赛中心理疲劳对武术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武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直接心理训练是赛前心理调节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运动心理学中的心理训练理论为依据,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临场前行为进行程序化规定,从而促使运动员在大赛前夕能排除干扰,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向,做到临阵不乱,以确保最佳竞技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从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概念入手,指出由于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对象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武术教育在技法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练习内容上要具有层次性;内容要包括武术技法、道德等的全面性,也即要强调武术的文化内涵;增加趣味性;降低规范性;增强集体参与性;武术器材缺乏针对性改造;以竞技武术、影视武术为参照,使大多数学生在心理上对武术敬而远之;建立区别于竞技性的比赛形式;增加武术优质课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竞赛的日趋激烈,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显得重要。武术比赛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不同的等级,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力争获得优异成绩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局势多变,再加上主观因素,必然会表现出各种心理特点。认识和了解心理因素对体育武术比赛的影响,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以保证技术、水平和身体潜能的发挥,从而使心理素质的稳定直接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术队12名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对赛前训练前后和比赛前后的心理焦虑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运动员对比赛产生焦虑的状状况,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心理焦虑,运动员在集训前焦虑水平最高,比赛后焦虑水平最低,特别是躯体焦虑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全队的焦虑水平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武术运动要求有良好的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正确规范地完成武术技术动作的基础.从柔韧素质的生理基础、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心理因素、柔韧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使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更加科学,使提高柔韧素质的训练规律与武术项目运动规律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在不断地向高难度发展的同时,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赛前抓好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才能确保其在竞争激烈的高水平武术套路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为研究对象,详细了解了新疆目前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认真剖析了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应该加强竞技武术套路的宣传力度;深化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建设,加强竞赛制度实施;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民办武术馆校、武术俱乐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