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为了解高职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以及自我价值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随机抽取天津市5所高等职业院校445名被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SE)(黄希庭,1998)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CMI)(张智勇,2006)进行调查并做相关分析,结果为:(1)高职生总体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是个人取向人际自我价值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职业成熟度及其各维度与总体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正相关;(3)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职业成熟度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1)高职生自我价值感总体水平较好;(2)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职业成熟度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目的:探讨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46名高职生进行研究。结果:(1)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道德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价值感和个人取向心理价值感高于女生。而女生的个人取向家庭价值感和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高于男生;单亲家庭(离婚)成长的高职生的个人取向心理价值感和社会取向心理价值感上显著高于双亲家庭;非独生高职生的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2)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存在非常显著负相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结论:高职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河西学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1.年级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差异;2.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3.主观幸福感中的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维度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188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专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一般自我效能较高,处于自信心较高水平,其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②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无显著差异;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学科和地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性别和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④应对方式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⑤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⑥一般自我效能感能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比例达19.7%左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22.4%,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12.8%,消极应对预测则为9.6%。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8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3)高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社会支持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针对河南大学113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师生同学朋友交往满意感、外在环境满意感、家庭环境满意感、情感满意感、学习及自我满意感七个维度组成;(2)在性别上,大学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外界环境满意度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3)在生源地上,城市大学生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上的主观幸福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4)在年级上,各年级在消极情感、学习及自我满意度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次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29名高职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0.7%的高职生有良好的主观幸福感,2.6%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较低,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和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留守经历"对高职生自我评价、应对方式的影响,文章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宁波市3所高职院校的687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留守经历"高职生的自我评价与积极应对方式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留守方式、来源地、专业和年级是影响"留守经历"高职生自我评价、应对方式的客观因素;"留守经历"高职生自我评价能预测应对方式。文章在此结果上提出相应的四点建议,为"留守经历"高职生的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0.
调查高职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特点,旨在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三所不同类型院校(涵盖农、医、文、理)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的贫困高职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贫困与非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在性别、年级、生源地这三个变量中的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在专业这个变量中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消极情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 关系,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5-8年级565 名留守儿童和640名非留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成分得分显 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主观幸福感各成分上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自编"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主观评定调查问卷",调查山西平遥地区80名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主观评价,结果发现:(1)男生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稍高于女生.(2)小学生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远高于初中生.(3)独生子(女)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4)父亲外出的儿童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最高.(5)留守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越低.(6)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监护的孩子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高于隔代监护的孩子的评价比例.(7)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则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越高,同时评定为"中等"及以下的情况比例越低.(8)与父母联系频率越高(超过3次/月),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越高,同时评定为"中等"及以下的情况比例越低.  相似文献   

13.
选取254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测验,考察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创造性思维总分及流畅性、独创性维度上,被试类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对创造性思维总分而言,还存在着性别与年级的显著交互作用;在创造性人格的好奇性维度上,六年级儿童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留守儿童创造性人格对于其创造性思维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的挑战性、想象性、冒险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学聋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状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80名中学聋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三聋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最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与母亲共同生活的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聋生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聋生;高自我效能感组聋生的正性情感及生活满意度极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组的;被试的自我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自我效能感对被试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特教工作者要特别关注初三阶段、与母亲分开居住、经济条件较困难的聋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后,留守家庭的亲子关系出现残缺或断裂,稳定的核心家庭或主于家庭模式出现异化,从而引起家庭功能出现改变,家庭情感功能弱化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受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与功能上的变化,以家庭环境为中介对其发展与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学聋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1)对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的测量学特征进行检验。(2)了解中学聋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方法:应用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对北京、沈阳、哈尔滨、长春、抚顺5个城市的441名中学聋生进行了团体施测。结果:(1)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在我国中学聋生的试用中,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647,表明量表具有很好的同质信度;具有非常好的重测信度,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977;(2)SWLS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3)被试的性别、城乡及家庭完整性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4)年龄、年级和家庭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SWL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量中学聋生的主观幸福感。(2)69.7%中学聋生对生活基本满意或非常满意。年龄、年级和家庭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Students in Shanghai ranked at the top in mathematics on the past two assessments of 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However, even though Asian students in general, and Chinese students in particular, ranked at the top in mathematics, we know little about Shanghai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This paper reports two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d the SWB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nghai, as well as their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mean score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n all scales of SWB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presenting a large drop for students when moving from elementary to middle school. Furthermore, students’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is moder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SWB. And for Grade 6, students’ SWB affects their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especially from academic self-concept, attentiveness in the classroom, and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编制成册的量表和问卷对300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5),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心理韧性未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心理韧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流动和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探讨两类儿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使用问卷法测查了3416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发现(1)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比率分别为12.99%、6.83%和6.82%。(2)初中女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生,男女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得分均显著大于对应性别的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3)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相比,均存在较差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4)留守和流动儿童中网络成瘾倾向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更差。  相似文献   

20.
The authors examined (a) differences in school engagement and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of 330 Israeli students (Grades 7–10, 52% girls) in specialized school classes (arts and science) versus students in classes with no specialized subject and (b) the role of engagement as a mediator between class choice and SWB.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examined intergroup difference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test the mediation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in both specialized classes felt more engaged than students in regular classes and that students in science classes experienced higher SWB than did students in art and regular cla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alized classes and regular classes in terms of student SWB was fully mediated by student engage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should consider enabling students to enroll in specialized classes that may not only increase their engagement but also their SW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