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震亚 《初中生》2006,(6):12-15
《观舞记》是当代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托玛姐妹优荚的舞姿后写的一篇质兼美的散。章以对卡托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运用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美好的视觉形象转化为美好的语言形象,用充满魅力的语言情真意切地描摹、赞扬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  相似文献   

2.
冰心的《观舞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本课时.既要引导学生欣赏印度舞蹈艺术之美.品味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更要引导学生学习作家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本简析 《观舞记》是初中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具有散文美的观后感,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在作家冰心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作者构思的精巧,精炼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女欣赏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整体把握 《观舞记》是冰心在观看一次印度舞蹈表演之后所作的一篇具有散文美的观后感。作者以满腔的热情、优美的笔触细腻地展现了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和高超的舞蹈技艺,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郭小川是当代卓有成就的优秀诗人.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一直锲而不舍地探求着诗歌的语言美.他指出:"语言要表现出美好的环境,美好的情思,诗必须是美的."打开郭小川的诗集,他那匠心独运、驱遣自如、炉火纯青的语言,首先给人以美的感染.诗人精心营建起来的一座座精彩别致的诗歌大厦,不但闪耀着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光辉,表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且显示出一种自然美、音乐美、形象美,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要求与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刘华玲 《考试周刊》2008,(52):21-21
体育教师的形象美是教书育人与体育健身的直观示范,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能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并给他们良性影响。笔者认为体育教师的形象美是内在心灵美、智慧美与外在风度仪表、言行举止美、讲解语言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多处提到“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观舞记》正是对学生进文化感染、审美熏陶的最好例子。它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大量排、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美好的视觉形象转化为美好的语言形象,动而鲜明地表现了异国的文化风情。教学中,宜将朗读与想象分融合,在读中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积累美,思考美、延伸。进而得到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品位,培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管理即教育。教育应该是美的。学校管理要以真和善为基础,追求美的境界,以美导真,以美导善。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达到美的境界?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优化教师管理,要高扬和谐之美1.以校长自身的美好形象感化教师校长的管理,有职务的影响力和非职务的影响力的作用。校长应特别重视非职务影响力的作用,以自身高尚美好的形象为师师表,去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师。如果校长能以自身美的仪表、美的举止、美的语言、美的情操去影响教师,那么,教师与校长之间交流、共处,就会产生如沐春风之感,就会为实施和谐管理奠定…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形象美对于听障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视觉是听障学生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拥有美好形象的教师是听障学生所效仿的榜样。教师形象美的塑造要从仪容、仪表、仪态、语言多方面入手,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给予听障学生潜移默化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师生间信息传递的工具。音乐教师要优化音乐教学语言,树立美好的语言形象,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使课堂教学富于艺术性和感染力,让语言美与音乐美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可以  相似文献   

11.
《诗经》之首篇《关雎》描写了一个“窈窕淑女”的美好形象,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灵与肉在她身上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这一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富有伦理精神的审美观,是古代女性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艺术的美、思想的美、形象的美、自然的美、语言的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通过一个个美好的形象,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通过一句句深含哲理的语言,置学生于美的情境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美的情操,塑造他们美的心灵,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这是语文教学新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的“悟性”培养,离不开语文个性教学。一、导其入境是悟性培养的基础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画面,与作者所表达的审美情感相融合的教学情境。要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把握文章精华,首先要引导他们进入到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将语言符号“还原”成作家所构建起来的形象,然后让自己置身于文学情境之中。“入境”的教学方法是:①表情朗读;②绘声绘色地叙述。教师借助于诗情画意的语言和画面,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产生美感。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语言形象生动 ,凝炼含蓄 ,文辞简约 ,意味深长 ,以虚掩实 ,具有丰富的意蕴 ,深邃的哲理 ,给人以无穷的遐思、深刻的启示和美好的享受。这就是《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5.
童诗清新明快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具体而丰富的想象力、纯真而美好的情感,这三方面的审美价值不只是供我们认识、理解的,而且是供我们思考、实践的。其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诵诗作——识别语言符号,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美;品诗味——再现诗歌形象,移情体验,体悟形象美;植诗心——展开合理想象,模仿迁移,表达童心美。  相似文献   

16.
吴娟 《辽宁教育》2006,(6):12-13
形象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空间形式,也是精神状态的一种表述,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审美是对美的感受,它起着平衡社会、调整心态、提高自身品位的作用.良好的教师形象是美的化身,它综合了语言、仪表及由此产生的情感等,是学生敬重、模仿、追求的偶像.教师美好形象的确立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中关键的一个层面,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角色修养完美成功的整体显现.所谓教师的形象美,固然难以确定某种相对统一的标准,但提出一些既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审美准则,又适合于教师职业特点的标准,既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考作文的评分中,语言美不美对得分的高下有着直接的作用,是夺得高分的关键所在.中考作文要想获到高分,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鲜明,思想感情的丰富性深深地打动评卷老师;二是语言形象,即能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事物的状态、性质或人物的言行、思想,包括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格等.下面仅谈谈如何使你的作文语言更美.  相似文献   

18.
废名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他的笔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物,<竹林的故事>是废名早期的代表作,自然、清新的乡土气息烘托出主人公三姑娘的纯净美好形象,通过对文中主人公三姑娘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三姑娘的四个仙女化品质:外貌美、自由美、性灵美、宁静美.  相似文献   

19.
职业中专学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就业特点,要求班级管理首先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入手:改变仪容仪表,塑造美好形象;积极语言暗示,树立良好心态;发挥优点优势,树立自尊自信;储备成功事例,预演胜利情境;洗刷失败阴形,降低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冰心的《观舞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