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尔烈  马峥 《出版参考》2006,(17):50-51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1998年春节过后,忽然从新疆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大漠边缘的米兰,发现了原属楼兰王国臣民的古罗布泊人后裔!他们真是谜一样的"楼兰遗民"吗?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上世纪末央视播出的讲述保守家庭与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还只是“星星之火”.那近两年热播的韩剧已有了“燎原之势”。韩剧何以如此风行?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的话一针见血:“韩流在中国当道七年.是我们的耻辱.因为韩流贩卖的文化内核是儒家文化,他们有什么资格在中国人面前贩卖我们的文化遗产呢?但人家做了.还做得相当成功。”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中国正式开放跨国收养至今,已有超过10万名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收养。其中,90%是女孩。如今,至少有3万名在21世纪之前被收养的孩子,已相继成年,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回到中国,寻找与他们血脉相连的人,和生命里看不见的密码。十几二十年前,当国外的家庭接住了这个被命运抛出的生命时,也同时剪断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基因。而这个血液里的基因密码,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他们身上,“我是谁?”“来自哪里?“该到哪去?”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需要被认知。  相似文献   

4.
毛毛 《新闻世界》2005,(1):56-58
在尼罗河下游西岸,散布着大约80多座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埃及人叫它“庇里穆斯”,意思是“高”从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金”字,所以,人们就形象地叫它“金字塔”。这是出自人类之手最伟大建筑,被称为建于永恒疆域上的一座通往不朽的门。然而,数千年前的埃及古王们殚精竭虑营造出来的陵墓,真的有重生的魔力?冥冥之中,它们与宇宙、天体和人类迄今未知的世界真有某种秘而不宣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夏陈安  赵瑜 《传媒》2007,(8):50-51
作为“地面频道四小龙”之一的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收视率浙江省第一,在中国电视界率先引入品牌运营,六年来创收超过10亿元,2006年以单频道广告创收2.5亿元。 在诸多上星频道的挤压下,他们究竟是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收视率,市场份额,经营创收以及影响力上取得骄人的成绩?而作为地面省级频道,他们到底还会走多远?这些,正是为数众多的全国同类频道所迫切关注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媒体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只有找到自己的优势,才能抓住受众的心,才能保证自己在和其他的媒体竞争时不处于劣势。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受众的心呢?让受众自己来参与、来“说”、来活跃声波频道,用各种方式保证他们的“说”,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办法。“说”出什么是他们想看的,什么是他们不喜欢的,什么话题活动他们愿意参与甚至在媒体上说一说、秀一秀的。  相似文献   

8.
李云 《航空档案》2005,(5):30-31
在中国南海的南部海面上,经常活跃着一支精锐部队的身影。他们神出鬼没,成为马来西亚石油平台等海上重要目标的“保镖”。不仅如此,他们还活跃在马来西亚侵占的中国南沙部分岛礁上。他们就是鲜为人知的马来西亚海上特种部队——“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是“海上特种部队”的马来缩略语。它是马来西亚三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是活跃在南海海面的一支重要特种力量。  相似文献   

9.
自称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新周刊》,在2006年4月1日出版的第224期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如何“贩卖”中国?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的专题文章。文章中,李敖、张颐武、张伟平等9位文化名人接受采访,并分别谈了关于如何展现中国文化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顾德宁 《传媒观察》2005,(11):59-59
9月10日是第三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正巧美国知名社会问题纪录片导演葛瑞格先生途经南京。交谈之中,这位15次来华的“中国通”问笔者,为什么中国媒体在谈预防自杀问题时会频繁使用“某某自杀成功”?这么失败的做法为何要说“成功”一词呢?孩子们会怎么想?他还问我,中国记者在报道自杀时有无“用语守则”?他们是否受过正确把握自杀报道尺度的专业训练?这两点在欧美国家是有要求的。  相似文献   

11.
周果 《新闻前哨》2001,(4):26-27
中国男子足球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许多球迷赌咒发誓,再也不看中国队比赛,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违背“誓言”。究竟为何?笔者认为是“期待”在起作用。这种“期待”蕴含着亿万中国球迷的百种萦思,千种情结。因此,各媒体都想尽办法在足球报道中抢得先机。本文是笔者几年来在足球报道采写中“悟”的记录,旨在抛砖引玉,更好地开发足球报道的“能源”。 一、目击挖掘选准切入点 目击,是人们通过视线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视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85%以上是从视觉…  相似文献   

12.
楼兰之名,非常响亮。楼兰曾是西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公元前126年张骞凿空归来,向汉武帝的奏书上说: “楼兰,姑师邑有城廓,临盐泽。”盐泽即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之罗布泊,楼兰古城就是楼兰王国的王都。地处中两交通之要冲,“丝绸之路”的咽喉,是我国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13.
聂云 《航空档案》2005,(11):55-56
随着美国国会加紧审议美军新型武器装备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美闲空军最先进的两种隐形战斗机F-35和F-22面临数量削减的问题。对此,美国“艋禽派”(F-22的绰号为“猛禽”)拼命游说,希望确保最先进的隐形重型战斗机F-22的生产和部署不受影响。数日前,他们放风说,F—16战斗机在上月印度演习中败给了苏-30战斗机。最近,他们又拿中国说事,声称中国正在研制西方第五代式的高技术战斗机,将配备像美国空军F-35和F-22那样的精确制导武器等装备。事实上,世人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哪国的航空武器装备能够与美国相比呢?  相似文献   

14.
欣文 《新闻导刊》2006,(3):48-50
“您好.这里是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一天.每一位打进重庆晨报966966新闻热线的读者都能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答。“您好.我们是966966新闻直通车.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每个周末,每个节日,重庆的闹市或社区都能见到直通车工作人员橙黄色的身影.为市民送上最贴心的服务。自重庆晨报1995年创刊以来.966966一直是沟通读者、服务市民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5.
时下,“网络红人”炙手可热,从2003年的木子美开始,到后来的二月丫头、天仙妹妹、芙蓉姐组、小胖等,至少也有数十人:事实上,现在这些“网络红人”已不是单纯的“网络红人”了,他们开始涉足传统媒体,尤其是越来越多地在电视上抛头露面。他们从最初的“网络红人”慢慢发展到了“传媒红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可以称为“名人”,即吸引了一定数量人群的注意力,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有些普通人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从麻雀到凤凰”的蜕变,传媒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下面我们就从传播学的角度作一解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治安强化”罪恶深重顺义县档案局顺义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蹂躏长达12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们饱尝了沦亡之苦。1941、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猖撅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抗战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征服中国的目的,对华北地区接连发...  相似文献   

17.
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 《声屏世界》2007,(4):29-30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至2006年,“感动中国”已经评选了四届,一共有41名个人和3个团体获此殊荣。在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观众,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次又一次为候选人流下了眼泪。然而,“感动中国”何以让中国感动?是否是典型的力量又一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云处理”、“云服务”,一时之间,“云”朵炫满天,漫步云端,是机遇还是挑战?曾经有人用“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来形容ERP软件的尴尬境况,那么,作为2009年最热闹最抢眼的“云”,应该何去何从,如何面对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建筑大抵上都遵循“座北朝南”这样一个格局;南为“阳”是正面,北为“阴”,是背面。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不得不面对一个她未曾经历过的视觉挑战——正面面对“国家大剧院”。有人说他们在一起很好看,很有趣。也有人说他们在一起很不好看、让人羞愧。老实讲,没人知道事情的缘起到底是时代的?文化的?还是政治的。总之无论你喜欢与否,你都不得不面对传统与现代客观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20.
1989年,章正超被调至泸州日报任总编辑。十年来,他与泸州日报并肩前行,一串脚印踩出一串歌,一串脚印留下一串苦与乐。泸州日报十年的巨大变化蕴含着全报社干部职工所倾注的心血,当然也有当家人章正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艰辛。笔者采访时,与这位躬耕人谈到“风采”一说,他幽默而苦涩地笑答:“当总编哪有啥子风采哟?总编是带着大家吃苦的头目。”苦学,打下扎实的学识功底七十年代初,章正超大学毕业后分在泸县县委机关做宣传工作。当时,县委宣传部调来两个大学文科毕业的中学教师,章正超向他们讨教,系统地阅读了文学概论、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