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很简单,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追求准确性,在“风”的推动下,“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有人说,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这种评价公正吗?  相似文献   

2.
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一、多元教学评价产生的背景90年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单一的纸笔测验及标准化考试可能带来的弊端,最易被察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由于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脱离,因而测量的结果是学生“知晓”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做”什么,所测量的许多内容是被肢解的知识片断,难于评价创造力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由于评价对教学的导向功能,纸笔测验和标准化测验可能对教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追求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教师必然会坚持以传播应试知识为主的教学,很可能忽略学生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客观评价标准化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 ,很简单 ,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 ,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 ,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 ,追求准确性 ,在“风”的推动下 ,“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 ?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 ?有人说 ,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 ,这种评价公正吗 ?新时期 ,语文教育界响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4.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受现行考试机制的影响,英语学习评价还主要集中在"纸笔测验"的分数上,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相对来说,我校"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受现行考试机制的影响,英语学习评价还主要集中在"纸笔测验"的分数上,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相对来说,我校"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谈起评价自然缺少不了考试。每到期末总会有一份成绩单几个分数就取代了一个学期的"发展",也掩盖了不少的长处。我认为这种仅以学科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制度是单一的、片面的。下面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几点收获。一、发挥素质综合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综合素质评价不只是期末时的一个分数,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的发展过程。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进行不同阶段的评析。记得  相似文献   

7.
教学测量就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觉悟等方面的衡量。这种衡量一般是通过考试形式进行的。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科教学的实践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其范围涉及学科教育的一切方面,如教研组、教师、学生、教材、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考试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以书面考试为载体,用分数量化等终结性评价来榆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心智发展,脱离了语文本身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使学生丧失同常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中职校《语文教学大纲》在“考核和评价”部分指出:  相似文献   

9.
当下思想品德教学存在“教学目标考试化”“教学过程说教化”“教学评价分数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在于知识与生活的严重脱节,这也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不愿学、教师不爱教的学科。在这种现实下,明确学科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对接,成为教学质量优化的重要课题。学科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思想品德学科实践应是立足课堂实践,着眼生活实践,强化校园实践。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追求认知的统一,强调知识的标准化。特别是在上级组织的考试中,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标新立异”与“标准答案”不符,常常要被扣分。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功利性评价的今天,大多数教师心中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情结,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全是为了考试,学生的学习也完全是为了分数。教师在课堂上,为升学而教,为考什么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载体,考试的机器,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应试教育”在指挥棒指引下,“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升学转”,必然具有片面性。它强调智育,忽视德、美、体、劳,  相似文献   

12.
电子学档:一种面向过程的评价手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面向结果的评价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以标准化考试的分数对学生分等、排队,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学习的过程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策略、习得了什么能力却无任何要求。传统的评价使我们的教育陷入了只注重选拔人才,而非培养人才的误  相似文献   

13.
胡展 《成才之路》2011,(26):94-I0023
摘要:学生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评价,以激励或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教学活动的方向,这种评价称为即时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一网络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现状(一)评价内容单一:过分注重知识评价现有的网络教学中,学生评价过分地注重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评价内容较为单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考试和测验是评价学生的最重要手段,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二)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是评价中的权威  相似文献   

15.
实行标准化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标准化考试是考试全过程的标准化。考试全过程大体包括试卷编制、施测、评分记分、分数合成、分数解释等五个过程,每一过程都标准化了,这样的考试才能称之为标准化考试。考试是测量考生知识与能力的工具。凡是测量,都存在着误差。所谓标准化就是采取  相似文献   

16.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评价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在我国,数学教学评价是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考试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应试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数学课程的本来目的,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观念:数学教学评价就是考试评价,评价教学质量以升学率为标准,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以考分为标准。分数作为传统数学教学评价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工具。考试评价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封闭式的测验,所用的考试题记忆性较多,靠程式化和技能…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也应改革现行的中小学校内考试测评制度,由于“应试教育”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有效手段,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考试测评制度,以化知识的掌握为主要内容,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好坏仅反映在考试成绩上,分数成为评定学生水平高低的惟一尺子,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探索和完善中小学校内考试测评方法,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现行考试制度的弊端考试的主要功能是:①检测教学效果,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称“检测”功能;②评价教学质量,包括评价学生和评价老师,称“评价”功能;③引导教学活动的方向,即起通常所谓“指挥棒”作用,称“导向”功能。我国当前流行的考试方式,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或教学小组、命题小组)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拟出若干道题,交给学生闭卷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答卷与标准答案的差异程度,评定分数,作为学生的成绩。这种考试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校试从课堂教学入手,开展了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现已制订了“两评一考”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即教师评课,学生评教和课后教学效果检测。本文仅就实施该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谈几点看法。一、“两评一考”课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过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以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为主,它偏重于教学的结果,是终结评价。这种评价有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即不管教师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分数高或多数学生满意就算教学好。  相似文献   

20.
考试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评价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要让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却很难成为教育现实。每次考试后,学生们总是有的高兴有的忧;只关心分数;每次考试过后老师们有的欣喜,有的牢骚满腹;只关心平均分;而每次考试过后,唯一做不到的就是考后反思,即试卷讲评,致使考试这支有力的指挥棒发挥不了真正作用:为考试而考试。我校开展“考后100分”教研活动,使教师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新思想、新做法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