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特色评估的引导作用,彰显本科教学本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桂娟 《江苏高教》2007,(1):99-101
"特色项目"成为目前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热点与难点.强调办学特色是由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历史与实际状况所决定的,但同时对高等学校办学也有基本的标准与要求,强调"特色",不等于忽视"本色".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应注重"本色"与"特色"的统一,引导各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健康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丽君 《四川教育》2015,(Z1):68-69
朴,"没有细加工的木料";素,"本色、纯、本来的"之意;朴素,"质朴,无文饰"。庄子曾语:"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朴素教育,汤勇先生在《做朴素的教育》一书中这样阐释:"朴素的教育就是体现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实情感的教育。"在翻阅与品味作者十场精彩的章节中,不难发现与悟出:朴素教育源于朴素心。所谓朴素心,就是不带半点杂质,用一种朝圣的心态虔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教育特色或特色教育的提法常常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特色教育到底给教育带来了什么?这是所有教育者,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应该仔细反思的问题。笔者并不反对特色教育,但特色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在教育一词之前加上动听的修饰语。或许是由于当前教育的特色太多,使得教育的本色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4.
学校发展的特色与本色关系应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即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特色"教育应寓于"本色"教育之中,本立而道生。当下我们学校应在坚守育人本色(本质)的基础上适度发展自己的特色(特质)。追求特色,勿忘本色。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这块阵地的主人是学生但我们老师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占领"了学生的阵地。如何尽快把课堂这块主阵地交还给学生,把以前那种繁琐、复杂的教学方式进行"剪枝",让课堂变得最朴素、最高效,也最简洁。一、教学目标简明语文教育的本色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不必把问题复杂化,作为语文教师,心中应装着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并把阶段目标熟记于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有关"教育特色"或"特色教育"的提法常常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特色教育"到底给教育带来了什么?这是所有教育者,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应该仔细反思的问题。笔者并不反对特色教育,但特色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在"教育"一词之前加上动听的修饰语。或许是由于当前教育的"特色"太多,使得教育的"本色"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7.
本文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本色语文,本色语文的内涵是简单、朴素、深刻,诵读是中学语文课堂本色化的根本三个方面分析了诵读在语文课堂本色化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认识"朴素"这个词,是三四岁时从街上的大喇叭不断播放的《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听到的。那时的"朴素",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是那句"艰苦朴素永不忘"。而后入学了,"朴素"变成了我作文里的二字"箴言",每每使用,总是屡试不爽。而今入职了,在全国一片"朴素教育"的呼声中,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起"朴素"这两字。阅读完汤勇的《做朴素的教育》,我沉思了良久。"我以为,朴素的教育就是体现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共同愿景,塑造学校精神 学校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美好愿景的召唤下,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充满自信和发展意识。在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学校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发展规划提出学校发展的愿景是打造一所"师生有高尚品德、管理有高雅品味、教育有特色品牌的精致型学校"。同时,我们在小企鹅身上提炼出"顽强适应力、刻苦意志力、团结凝聚力、智慧执行力"作为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0.
金小平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Z1):136-137
朴素,就是回归到教育原点。教育不能见异思迁,也不能朝三暮四。教育理应是朴素的,朴素是生活的最原始状态,也是教育的最原始状态。朴素到没有花样,也就回归到了教育的本原。文章结合优质课的经历,谈谈对朴素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是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建国四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对广大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加强社会主义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真理。使广大中学生能够把振兴中华的朴素的爱国之情与振兴中华的科学认识结合起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从根本上改变祖国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2.
“做好教育服务”是校长职业的底色 一个学校管理者应具有的本色,就是“做好教育服务”。但教育服务应该怎样做?在我看来,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校长的主要任务,不是要求师生围着自己转,按个人的意志去管理学校,而是要求自己围着师生转,根据师生的需求创设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3.
普适与朴素是一种教育品质。基础教育教学创新应该摒弃浮华与文饰,回归普适与朴素。因为基础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确立普适与朴素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只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但这也是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机会杰出的基础,应该设置普适与朴素的全面课程。基础教育教学创新只是为基础而创新,应该选择普适与朴素的教育教学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价值取向、人本信仰、精神追求等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偏差,其原因有很多,虽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很关键,但学校教育是最基础、最完善、最系统、最具特色的教育,学校德育不可小视。那么,职业学校应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培养农村专家型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专家型教师应该具有扎根农村的教育理想,有农村特色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农村教育技巧、较强的农村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政策导向、创新教师管理、构建共同愿景、发挥榜样作用是培养农村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凝练学校教育哲学既是名校长的重要职责,也是名校长培养的核心任务。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共同体的教育信仰,主要由发展愿景、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构成。学校教育哲学是办学实践的指南、课程建设的基础、特色形成的关键和校长成熟的标志。凝练学校教育哲学的操作要领为:发展愿景体现沟通、认同、生动,办学理念体现简洁、独特、真实,育人目标体现共性、个性、具体。  相似文献   

17.
"全面育人提质量,内涵发展显特色"是六十五中学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各方面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逐渐形成了体育教育特色、艺术教育特色、科技教育特色和国际化教育特色,真正做到了本色厚重、特色鲜明。学校创立了以体育为突破口发展学校的方略,并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中,引入了军事体育的理念,增强了学生体质,也带动了学校校风转变。在保持军事体育特色的  相似文献   

18.
自然美是构成柳宗元诗歌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柳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二、诗歌与生活打成一片。三、诗歌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四、诗歌描写最平常的事物。五、诗歌语言虽经锤练与雕琢,但不露痕迹,非常自然。六、诗歌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19.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特色发展都是学校本色,而“课内比教学”活动正是本色中的本色。如何将这些内容整合,让本色融和?这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打造生命价值教育的名牌是前进二小实现优质办学,促进师生发展的主要策略,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战略。■构建生命共同体的途径构筑团队共同愿景。通过构筑团队共同愿景,激发动力和活力。开学伊始,学校各组团队在办学思想、目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