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长期以来,教师阅读课只分析文本,习作课才教习作方法,出现阅读和习作"两张皮"的现象。学生习作时,往往会把教材这个"例子"丢到一边,由此造成学生习作中的诸多问题,如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没特色。久而久之就形成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恶性循环。本文尝试以小学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有的日记教学 ,特别是习作教学 ,往往用成人写作的要求来评价 ,从写作技巧、技能来评价 ,这就难免形成一种成见———学生日记要达到一定字数 ,三言两语是不行的 ,哪怕是真情实感 ,妙语连珠。评价日记是这样 ,评价习作也是这样 ,我们的教师往往要求过高 ,没有为孩子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一直以来 ,只要一提到写作(或写话 ) ,老师们总是怕孩子写得不够具体 ,怕孩子写得中心不突出 ,怕孩子选材不当……于是 ,三怕四怕之下 ,在写之前就规定了字数 ,规定了内容 ,甚至规定分几段来写。而孩子呢 ?面对老师的种种要求 ,或者搜肠刮肚 ,文思枯…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67):61-62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际习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空话套话多,离题甚远,生编硬套,为了达到规定的字数用废话前拉后扯地凑,甚至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为此,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让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言之无物,或形式呆板拘谨;语言既不规范,文章又缺少灵气。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厌写、不会写、没东西可写的情况。习作,在学生眼里成了一件"苦差事",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了谈"文"色变的恐惧心理。习作教学投入颇多,但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亘古不变的研究话题,提起习作,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情绪上缺乏兴趣,不愿意写;二是生活积累较少,缺少可供选择的素材,没内容写;三是习不得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因此,笔者结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尝试以说为突破口,从"激兴趣、促积累、讲技巧"三个方面着手,把口语交际训练与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说促写,提高习作课堂的教学实效,力求让习作教学变得更轻松。  相似文献   

6.
"内容具体"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目前,小学生习作常见的毛病是:叙事不具体,描写不细致,不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想出了种种办法,有些甚至无奈地、强制性地规定学生习作的字数,结果学生习作的字数倒是七拼八凑地凑够了,但其习作却是结构凌乱、语言混乱、内容空洞,不生动,不具体,让人看  相似文献   

7.
一、对中年级学生习作的心理调查分析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给习作教学带来了徐徐春风,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真正经常深入一线、深人课堂就会发现,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三年级的习作课堂一直不容乐观。学生厌学、怕写,教师厌教、怕改,这两股“不正之风”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导致了学生习作水平普遍偏低,几乎已形成恶性循环。原因何在?对此,笔者曾对本地某镇共847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习作心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从理解词语的角度来看,"习作"可以理解为,在反复练习中学习创作;"习作教学"就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训练,帮助学生在反复接触与练习中形成创作技能。习作难写,习作难教,学生"怕"习作,教师"愁"习作,是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不喜欢习作,在习作中感到无话可写;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新意;习作内  相似文献   

9.
<正>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这个时候,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之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是否乐写。现实是,不少学生怕写作文,拿到题目后,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清楚如何写。确实,要将三年级的孩子领过作文的门槛,并非易事,一方面,教师必须千万百计引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教师还得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10.
杨碧娟 《考试周刊》2013,(29):53-53
<正>习作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提起习作,教师就感到头痛,学生就感到畏惧。有的苦于"无米下锅",有的担心写不具体。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喜欢上习作,爱上习作。如何让学生感觉习作是快乐、轻松的呢?以下谈谈我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提到习作,不少学生就“头痛”、“心烦”,更有甚者“谈文色变”,得了作文“恐惧症”。许多教师对学生“怕写”、“没得可写”也颇感头痛。其实,只要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一些“病症”,仔细分析原因,找到“良方”,对症下药,就一定会“药到病除”,让学生放松心情,踏上愉快的习作旅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在作文教学中,却发现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爱上习作,学会表达,自然是需要我们教师的特别关注与辅导。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疼的难题。不少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写好作文呢?除了上好习作课之外,我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习作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表达的实际需要、个体的自主体验、情感的自由宣泄。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在习作时的思维禁锢,情感浮泛,怕写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习作之路走得更宽呢?一、追寻习作之旅,适时取出活用一提起写作,学生怕写,老师怕改。习作内容应成为学生信手拈来的惬意之事,而不应成为一种苦差,成功的习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熟能生巧。1.我的日记我做主许多学生觉得习作真难"榨",内容总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怎么办?每天坚持写日记。班上有一个学生小磊,当时已经是六年级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改革开展了这么多年,现在又出台了《语文课程标准》,本来教师的作文教学应该出现喜人的景象,但是笔者看到,大多数学生学习写作的态度还是消极的,写作水平始终不能突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和教师陷入评价的误区,不能对学生的习作给予公正合理的评价有很大关系。误区之一:表面评价有的教师评价学生习作的准则主要看是否达到规定的字数,如教师规定写400字,如果学生达到或超过了标准而且字写得好就评优,对那些写得简单没达到要求的习作则判为不合格。有的教师说这样做是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实际这是一种误区。我们看到有些学生…  相似文献   

16.
王婵 《山东教育》2010,(11):32-33
根据调查,农村学生普遍厌倦作文,怕作文。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材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部分学生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学生喜欢习作的为数不多。学生往往厌倦写作文,怕写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一篇作文写下来,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三两句就写完了。即使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熟悉的人或事物,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不吸引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例文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范文,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了写作兴趣就能调动起写作的欲望,才能把作文写好。笔者认为,习作例文在写作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一、用好"仿写"学习新事物,大凡从模仿开始,学生作文也不例外,他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就连不少有名文  相似文献   

19.
正要想突破小学生习作难关,必须在习作的钓竿下挂只活生生的"诱饵",先诱发学生"说、看、听、行"的兴趣,积累大量生动的素材,解决"怕写""没东西写""不会写"的一道道难关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诱饵一]诱发"说"的兴趣对小学生来说,"说"并不难,难的是敢于说,喜欢说,说得有趣,说  相似文献   

20.
赖世华 《新教师》2022,(3):35-36
进入小学第二学段,习作难度较第一学段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许多第二学段的学生一提起习作就头疼,几乎到了"谈作色变"的程度.那么,如何改变第二学段习作学生怕写、教师难教的状况呢?笔者认为,以写观察习作为主,不失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