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M杂志探析     
周古欣 《新闻前哨》2006,(9):101-101
DM杂志是Directmail的缩写,意为“直接邮寄广告或直投广告”。美国直邮及直销协会(DM/MA)对DM的定义如下:“对广告主所选定的对象,将印就的印刷品,用邮寄的方法传达广告主所要传达的信息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国家工商总局法定称谓叫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的第“17号令”中,对DM杂志有诸多规定,必须由主营广告的广告公司承办、不能刊登非广告信息、不得使用主办、协办、出品人、编辑部、编辑、出版、本刊、杂志、专刊等容易与报纸、期刊相混淆的用语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DM杂志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投广告又称DM杂志(Direct Mail),美国直邮及直销协会对它的定义是"对广告主所选定的对象,将印就的印刷品,用邮寄的方法传达广告主所要传达的信息的一种手段".它一般采用传真、杂志、电视、电话、明信片、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通过邮寄、柜台散发、专人送达、来函索取等方式传递广告信息.  相似文献   

3.
广告主对广告的目标和效果要求日益明确和精准,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介环境对传统大众传播形成挑战,中国DM广告杂志应运而生并表现出一定的运营特征。同时,在中国的具体经济社会情境中,中国DM广告杂志面临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一些发展困境和难题。  相似文献   

4.
张艳  王佳 《新闻传播》2007,(1):67-67,71
企业致歉广告是用来承认错误、消除误解和表示歉意,以取得公众谅解的一种广告形式。随着现代广告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形式的推陈出新、广告创意的更高追求以及广告环境的日趋复杂,广告主及广告公司都在不断寻找独特的创意表现方式。而同时受众对广告的审美需求亦在不断提升,因而在这种互动博弈中出现了一些可能是责任主体一方都始料未及的问题广告。由2003年12月的丰田新车“霸道”和“陆地巡洋舰”广告,  相似文献   

5.
“DM”和“DM广告杂志”作为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一种媒介和广告形式,在国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已经成为重要的广告形式和广告媒体之一。DM广告杂志在国内发展迅速,几乎每个地级以上城市都有,甚至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城也有DM杂志。  相似文献   

6.
直邮广告(Direct Mail Advertising,简称DM).就是指广告主将广告信息印刷成信件或宣传品以指名方式直接邮寄给有可能购买的消费者的直接广告。它是以邮政传递网络为传播途径.以信函为载体的广告媒体,选择有针对性的目标客户群落的名址打印封装,通过邮政渠道寄发的一种函件业务。  相似文献   

7.
虚假广告的责任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广告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工具,已成为商品生产者扩大销售、与其他商品生产者竞争市场的一种手段。然而目前虚假广告却大肆泛滥。虚假广告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一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虚假广告仍然屡禁不止。一方面,我国立法对虚假广告的打击重在广告主,虽然广告经营者、  相似文献   

8.
DM杂志如何走出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浩  文静 《传媒观察》2007,(3):18-20
DM广告是指通过邮件递送服务(direct mail),将特定的信息直接传达给目标对象(潜在顾客、个人或企业)的各种形式广告。中国的DH广告起步较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DH广告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DH的种类也很多样。超市大甩卖信息、新款家居用品面市都会借助企业的自有数据库直接邮寄到户。  相似文献   

9.
广告投资回报(ROAI)指的足单位,“告花费所得到的回投。广告的投放要讲究效果,广告投资回报也就是每单位广告投放额所取得的广告效果。因此,ROAI的衡量,就是对广告主的广告目标——广告想达到的效果的衡量。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客户(广告主)盈利越来越困难的营销环境里,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关注占他们营销费用大头的广告开支,并期望运用更加专业的手段,对广告投资回报进行缜密的研究、评估,以减少投资失误,增加利润(现金流)的流入。  相似文献   

10.
张艳  王佳 《新闻知识》2006,(9):50-51
企业致歉广告是用来承认错误、消除误解和表示歉意,以取得公众谅解的一种广告形式。随着现代广告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形式的推陈出新、厂告创意的更高追求以及广告环境的日趋复杂,广告主及广告公司都在不断寻找独特的创意表现方式,而同时受众对广告的审美需求亦征不断提升,因而在这种互动博弈中出现了一些可能是责任主体一方都始料未及的问题广告。由2003年12月的丰田新车“霸道”和“陆  相似文献   

11.
石好 《传媒》2006,(1):61-62
DM(Direct Mell)广告即直邮广告,是指向目标客户通过邮寄、直投等方式发布的广告,它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同时成本低廉,还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一个以细分目标受众为对象的DM广告群正在形成。本文借用市场营销学理论,从盈利模式、受众需求和延伸营销、跨媒体经营、进入融资市场某方面来分析DM广告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广告学者高立(R.H.colley)认为: “广告是一种收费的大众传播,其终极目的在于传达商业信息,为广告主创造有利的态度,并诱使广告对象采取行动,一般所谓销售商品或劳务。”这一概念首先将广告传播界定为大众传播,而信息化社会中,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是空前的。首先我们应肯定广告传播对社会的正面影  相似文献   

13.
误导性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或广告从业人员利用消费的不知情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弱点,在广告中运用模棱两可、引人误解的语言陈述或表达方式,有意诱导消费对广告主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促进销售、获取营利的行为。它“误导”消费的方式主要体现为蓄意打造“全新消费理念”、形成虚假“市场需求”等5个方面。探究误导性虚假广告存在的原因以及在我国如何杜绝误导性虚假广告,可以从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国家有关广告法律法规等层面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茜李  维彬 《声屏世界》2011,(11):42-46
中国广告30年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功勋卓著、成就非凡、贡献巨大的品牌及其麾下的广告主领军人。他们是中国广告发展的基础和推动者,不断地激励着、影响着中国广告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同时,中国广告的广告主时代已经到来。广告主的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早就在不断地影响着,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轨迹。因此,加强对广告主工作的力度,加深广告主与媒体、广告公司之间的沟通和交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二线城市的DM广告杂志,其生存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DM广告杂志处于艰难维持或者关门歇业的状态,能盈利的较少.本文根据二线城市DM广告发展现状,以及媒介经营与发展的趋势,提出DM广告杂志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隐性广告又称为“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它是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符号甚至服务性内容策略性地融人电影、电视剧或其他电视节目及其他传播内容中(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它初看起来并不像广告,但它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广告性质:它具有明确的广告主,具有清晰的广告目的,具有具体的广告内容,具有较为明确的广告受众,另外它还需要广告主支付一定费用给传播载体,这些都是构成“广告”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7.
"广告语,又称广告口号或广告标语,是指广告主从长远销售利益出发,为加强受众对商品、服务、企业的印象,而在一定时期反复运用的特定的广告语句,旨在向消费者传达一种长期不变的观念、主张与品牌利益①。"广告语言艺术在一系列诉求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认为,广告是一个说服消费者的传播过程。显然,广告主的说服传播要产生效果,必须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广告主的广告中应怎样来向消费者作宣传?或者说广告说服传播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从报纸广告文案写作角度来说,所谓广告文案策略,其实就是文案的构思技巧问题,而其说服传播效果则取决于构思水平的高低。本文以报纸广告文案为例,对其中常使用的构思技巧作一初步探讨。策略之一:让消费者自己做结论。在广告说服传播中,广告主须对产品做出正面评价。这种评价的表达可采取两种方式:或由广告主直接说出…  相似文献   

19.
在广告专业化进程中,真实始终作为核心伦理要求,对不同时代的失真广告予以规约指引。广告话语失真主要归因于广告活动主体的不当行为:广告主通过虚假谎言、遗漏回避、混淆歧义、夸大吹嘘等手段有意欺骗误导消费者,其主张违背客观事实;消费者由于认识能力局限,被消费幻象迷惑,沉浸于“信息茧房”和超真实拟像中,对广告的理解产生偏差。鉴于此,在真理共识和对话伦理取径下,真实话语要求广告主与消费者充分发挥自身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使用真实、真诚、正当、可理解的话语开展道德主体间对话,以解决失真广告的伦理冲突,达成道德共识,促动广告伦理关系向积极互动、双向动态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20.
陆萌 《青年记者》2006,(15):28-30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城市杂志已经初露头角,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此类杂志在各个城市成长起来。在多数目标读已有多份DM直投广告“杂志”的情况下。城市杂志要想做大还得靠“内功”。以更高质量的内容赢得读的青睐,国外《Time Out》的成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