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会杰 《考试周刊》2008,(5):144-146
这篇论文从"被"字句的定义入手,引出"被"字句的致使含义,并尝试从概念框架的角度来诠释"被"字句的致使语义和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现代汉语"使"字句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和评论,指出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的词性和"使"字句的句法结构分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较大的分歧,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注意语义和语用分析,但这样的分析才刚刚起步,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定义了因果"把"字句,并从句型分布和句法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句法研究,认为因果"把"字句仅限于"把"字句1 5种句法形式中的10种;其可以与汉语中表示因果关系最典型的格式为"因为……所以……"("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由于")等格式进行变换,而基本意义保持不变;其谓语动词V的使用也具有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现代汉语"得"字句的研究做了全面的综述。全文分别时"得"字句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等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指出了人们对现代汉语"得"字句中尚待研究的一些问题。如"得"字句的动词等。  相似文献   

5.
张廷远 《天中学刊》2007,22(4):100-101
把字句里的"到L"在句中的位置可以有三种,分别构成三种句式:到L NP(施事) 把字短语 VP;NP(施事) 到L 把字短语 VP;NP(施事) 把字短语 VP 到L。"到L"这种位置的处置是由语义、句法、话语衔接、话语连贯和表达重点等语境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变换考察是对汉语句子的一种动态分析.在《搜神记》"有"字句的研究中,通过"内部变换"和"外部变换"两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对"有"字句的特点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丹 《文教资料》2007,(35):52-53
现代汉语中"是"字句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又是复杂句式,学者们对此研究很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对象不够清楚,研究范围狭窄,各家说法不一、分歧大。本文主要对以往"是"字句的研究做一归类整理,概括出11种小类。  相似文献   

8.
说"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把"的词性、作用和意义谈了一些看法认为把字句里的"把"是个介词,"把"表示"把"后面的宾语是动词的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把字句的"把"是一个语素,"把"可以用"使"去替换只是把字句与"使"字句表义相同的偶发现象.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里的两种特殊句式.一般认为,句中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其后应有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由于某些动词的特殊性质,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动词后没有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本文试从这些动词前后成分的特征、动词的重叠形式以及动词内部结构出发,对这类"把"字句和"被"字句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里的两种特殊句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认为,其句中的动词后应有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但由于某些动词的特殊性质,常常可以使"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其动词后没有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本文在考察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和语法大纲的基础上,对这种特殊句武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普遍运用的特殊句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显而易见.本文通过探析"把"字句在日常表达中呈现出的其它语法意义和特点,进一步明晰"把"字句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作用,旨在使我们更完整、更准确地理解和用好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动词带宾语"被"字句可分为两类.文章从动词带保留宾语"被"字句和动词带非保留宾语"被"字句两类不同句式分别探讨,认为这两类句式各有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在谈到把字句的语法特点时,大多数人常常只关注谓语动词,忽视了其他成分.文章首先将两组结构平行的例子进行对比,说明出现在"把"字句中的"了"可以有两类:一是事态助词,充当动相补语;二是时体范畴.接着利用生成语法的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功能范畴假设等规则检验,说明两个"了"的句法位置不同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处置式有"以"字句、"将"字句、"把"字句三种,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这三种句式做了全面静态的考察和描写.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红楼梦》中的4类特殊"被"字句:零主语"被"字句,"被……所"式"被"字句,否定式"被"字句,"被把(将)"同现句,并对其源流演变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单梳理了一下传统"被"字句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被x"格式在结构形式和表义上的特点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最后预言"被x"格式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徽语祁门方言"得"字句用以表达能性范畴,在句法格式上有多种语序选择,不同格式所包含的"能性"范畴语义次类不尽相同,对动词或宾语、补语也有不同的选择要求.可能式动补结构中的"得"由表"可能"义的动词"得"虚化而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西洋记>中出现的主要被动句进行详尽统计的基础上,对该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被"字句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描写,并总结出"被"字句在应用上的一些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洋记>中的"被"字句基本符合"被"字句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邓世俊 《文教资料》2008,(16):40-42
比较句本身是一种逻辑表达形式,本文从逻辑关系出发进行分析,指出"比"字句的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把"不比"句和"没有……W"句进行比较,指出两者表达意思的异同,阐明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应该是对称的.并进一步搜集语料来证实"比"字句否定形式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汉语"得"字句的结构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虎 《现代语文》2008,(1):43-43,50
汉语"得"字句按语法结构可分为四类,按补语的语义功能则可分为结果性、描述性和可能式三类.在此构架下, "得"字句的语法结构与语义功能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对应关系,补语的语义指向也可得到系统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