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忆和回忆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但是,很多教师对于记忆和回忆的机制理解不够。一是以机械记忆的活动代替了培养记忆策略的活动,二是将记忆当作回忆,认为记住了就能回忆起来,结果回忆知识的策略被忽视了;三是将回忆当作  相似文献   

2.
最美的往事     
人们总是喜欢回忆过去,把回忆当成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依靠.在少年时,喜欢回忆儿时的欢声笑语;在青年时,喜欢回忆和朋友聚会毫无压力的轻松时刻;在中年时,喜欢回忆纯真年代的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在老年时,喜欢回忆和家人团聚的欢喜场景.  相似文献   

3.
莫里森用回忆整合《宠儿》这个诗化文本,重现了奴隶制对各个人物心理的影响。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曾试图不去回忆过去,但记忆像潮水般袭来,使他们不得不回忆。回忆会重揭伤疤,但缺失的美国黑人的历史要通过回忆来填补与重构。文章从回忆的实现、回忆的创伤和历史的缺失与填补三方面论述了在小说《宠儿》中莫里森力图通过回忆重现其他黑人作家“忘记”了的奴隶的内部生活,探索缺席的历史,并用回忆填补缺失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18岁月,就是一列从已知的昨天开往未知明天的班车,回忆,就是从今天的窗口向着昨天回望,回望那一段匆匆驶过的路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搭载这列班车的乘客,可能因上车的小站不同,时间不同,沿途欣赏到的风光不同,所以,回忆起来也难免千差万别。车辙是车轮的回忆;年轮是树木的回忆;涟漪是湖面的回忆;花朵是果实的回忆。一只陀螺是童年的回忆;一团篝火是青年的回忆;一家老小是中年的回忆;一根拐杖是老年的回忆。人生之所以美丽富足,不光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现实中,也不光是因为我们能对未来作出多少如歌似梦的憧憬,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5.
淡淡的回忆是什么?回忆是奶奶舍不得吃的红枣,是妈妈灯下缝衣的纤纤银针,是爸爸恨铁不成钢的巴掌,是友人鼓励的肩膀。回忆是老师赞许的眼神,回忆是陌生人劝勉的话语,回忆是心海里难忘的歌谣。回忆是一首忧伤的歌曲,是一枚青涩的苹果,是泛黄的照片,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回忆是悲伤,是欢乐;是酸,是甜。回忆是那百味瓶,但尝到尽来,舌尖还绕有清甜。  相似文献   

6.
我行·我秀     
雪花缓缓落下,此时的你在回忆着过去。空虚的回忆是无法把握的痛楚,也许这痛楚在某一时刻是甜蜜的,但极端的认知使得这甜蜜成了永远无法再次追寻的永恒。不永恒的失落,永恒的回忆,是失落还是回忆,是永恒的失落回忆,还是失  相似文献   

7.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方式重现了往日时光,但在回忆的形式上,作者由刻意的回忆过度到"无意识回忆",由此确认了"无意识回忆"是追回真实时光的唯一方法。这一确认的过程也是作者认识艺术真实的过程,"无意识回忆"正是以其突如其来的具体印象作为艺术真实性的保证。文章"无意识回忆"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延伸,最终得以在时间中升华为永恒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童年,值得每一个人回忆。回忆童年时无尽的天真,回忆童年时无尽的欢乐,回忆童年时无尽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回忆     
回忆,多少淡忘了的美丽顷刻涌来,多少失去了的东西又回到身边。我们不会再有昨天,但我们可以回忆,回忆如梦的昨天。生活值得回味,每天回忆生活时都会品出不同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往事     
往事即是不可重来的回忆。我不是一个爱回忆的女孩,因为在回忆里,我有太多不该:不该迟到,不该和同学争吵,不该几次忘了给小猫喂食,饿得它直叫唤……太多不美好的回忆让我总是后悔连连。当然,也不是所有回忆都是这样,比如,那只冰糖炖梨。  相似文献   

11.
复习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讲求复习方法,科学地进行复习,才能提高学习记忆效果。 一、尝试回忆与诵读相结合 心理学家伊凡诺娃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甲、乙两组学生复习同一篇材料,甲组诵读材料4次,乙组诵读和尝试回忆各2级。复习后1小时检查学习效果,乙组平均能回忆出75.5%,甲组平均只能回忆出52.5%;一天后两检查,乙组平均能回忆出72.5%,甲组平均仅回忆出30%。无论是当时回忆还是一天后回忆,乙组均优于甲组。可见尝试回忆与诵读相结合的复习方式比单纯诵读效果好。 复习功课时,如果能在反复诵…  相似文献   

12.
回忆性散文是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文体。对回忆性散文的咀嚼品读应关注“回忆性”这一文本特征。通过探讨《秋天的怀念》这一经典文本中呈现的“细节悖论”,关注时间流逝形成的回忆视角对作者写作产生的影响。回忆视角下形成的“细节悖论”可作为回忆性散文教学的独特角度。  相似文献   

13.
艺术作品都是感情升华的结果。美好感情需要回忆,人们在回忆中才能发现潜在价值。潜能的开发,常基于对过去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回忆既是人理性的自然倾向,也是人的生活方式。回忆使人建构与历史的联系,这是一个阅读自我与阅读他者的批判性过程,在批判性回忆中不断质疑并挖掘答案,寻找人生真谛。无论幸福回忆还是痛苦回忆都彰显着生命体验的真实性,通过反省认知人的社会本质,特别是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情境中要学会与他人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设问是故事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设问的种类1.回忆性设问。这种设问的目的是指导幼儿回忆。有时是回忆故事的要点,如题目、角色;有时是回忆故事的具体描述,如故事中的角色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时是回忆情节线索,如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相似文献   

16.
发现     
——回忆回忆是有毒的。昨天的事无论离现在多近,它也只能是昨天的事,只能仅仅存在于回忆这中。如果一个人总是沉浸在回忆中,那他就会永远失去现在和将来,而只能生活在“过去”中。  相似文献   

17.
唐伟 《中文自学指导》2011,(4):83-86,98
对作为文学思想家的鲁迅而言,回忆对其首先是一种永恒能动的运思指向,其次才是作为个人历史存在物的具象实体。本文细读《风筝》,指出《风筝》里的风筝不仅是某一次具体回忆的对象物件,更像是回忆本身的象喻。因此,置于《野草》总体象征框架之内的《风筝》也只能做象征性地解读:作为寻找另一个世界回忆的标志,文本中的风筝是作者精心设置的一个悖论性文学象喻。鲁迅思想深度的形成,有赖于他对另一个世界回忆的不断寻找,在回忆的生成中,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深化。从精神分析角度而言,鲁迅的写作其实正是此世回忆的心理需要,即他内心的痛苦通过回忆装置以象征性的写作方式得以减轻,其全部的写作又构成他寻找另外一个世界回忆的符号象喻。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的回忆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对回忆的艺术本体论的阐释;对回忆与审美想象、审美感受、审美创造及审美体验等关系的申述;注重在叙事文本的分析中考察回忆手法的运用及由此产生的美学意味.而国内回忆研究只在理论借鏊、思维创新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加以检讨,如从时间与叙事的角度加以推进.将有助于从时闻和叙事两方面呈现回忆的审芙意味.  相似文献   

19.
任何写作、书写,都是一种回忆,都是逆流回溯到昨天、过去、童年、幼年。无论是鲜花还是荆棘,回忆中的荆棘也是光荣的;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回忆中的失败也是闪光的;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回忆中的泪水也是甜蜜的。无论是平坦还是崎岖,回忆中的崎岖也是迷人的。在回忆中回忆,在距离中距离,在审美中审美,陈粮终将酿出香醇的关酒,去年的槐花必定酿出清亮的佳蜜。  相似文献   

20.
杜拉斯说:“当你开始回忆时,你便开始苍老。”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我宁愿选择苍老以保存回忆,我的回忆一定要和泸沽湖在一起,明澈湛蓝、纤尘不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