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次次地争吵,一次次地重击。家,心灵的窗口,我曾经的避风港,最终破碎了。(家庭破碎是一件令人十分伤悲的事,用这样优美的语句来表达,显得不太合适。而且,“家,心灵的窗口”是什么意思?表达似不准确。)父亲您走了,走得悄然无声,没有留下一丝讯息,留下了我,留下了我那永远不能再愈合的心……在您留下的东西中,我找到了一张您的照片,照片中的您依然笑容灿烂。(这个情节很好地切入了主题,让人明白“收藏”父亲是怎么一回事。)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像一棵草,一棵没有阳光照射的小草,就算有肥沃的土地,那又有什么用呢?我的世界从此变得暗淡。随着年…  相似文献   

2.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句话生动地告诉我们,教师的激发调动对儿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点燃这心灵的火种呢?想像正是这火种得以熊熊燃烧的助燃剂,它是儿童主动投入、参与学习的驱动力,能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补心的人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女娲补天的传说。是啊,天破了,有女娲去补,如果人的心灵破碎了,有谁若女娲,不辞辛劳地去补呢? 我曾经是一个心灵破碎的孩子。初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个戴眼镜的老太太,她的小女儿小梅与我同桌。那时,我心高气傲,小梅年少气盛;她擅长理科,我喜欢文科,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相上下,彼此暗暗地较劲。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墨水溅在她的衣服上,她不依不饶地和我吵起来.嚷着要我赔。我说: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你脱下来我带回去让我妈洗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5,(35)
4岁那年,刘国强跟随父亲在洞庭湖跑船,一不小心掉进湖里,多亏一位老奶奶及时发现,刘国强捡回一条命.30年后,刘国强在岳母家附近池塘钓鱼时,一位七旬醉酒老人掉进池塘,刘国强立刻跳下将人救起.如同正能量在传递.尽管这个国庆假期刘国强必须在家养伤(他的腿可能碰到破碎的砖瓦片,被划出一道十几厘米的口子),但他不后悔,他强调"救人是应该做的"(据10月5日《潇湘晨报》).  相似文献   

5.
"聘眼"风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灵魂的镜子……" 写得真是不错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随手拿起旁边的镜子,想看看自己的眼睛到底有没有书上所说的传神.结果却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镜中那两个貌似绿豆般大小的黑白相间的物体在那里若无其事地一眨一眨的.  相似文献   

6.
周记是学生每周写一次的记事文体.可以说周记是学生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口,教师可以领略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周记也是一座桥梁,通过这条途径,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因此,指导学生写好周记对学生的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家访不见家     
正家,是心灵的港湾,成长的沃土。但,当港湾不能风平浪静的时候,沃土变得贫瘠的时候,心灵还能感受到温暖吗?幼苗还能茁壮成长吗?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破碎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凄凉和畸形:王丽的冷漠让我目瞪口呆,相依为命的母亲割腕自杀她都无动于衷;常博的反复无常让我捉摸不定,对自己的过度关心和对别人包括老师的不信任令人无奈。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我们拿起一张报纸读新闻时,标题就是这样一双指引我们看“心灵”的眼睛。新闻标题的制作有多种方式,运用修辞格就是制作新闻标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够鲜明、生动、形象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主题,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才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没想到,他无心写下的这名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读到这里,我不由想到时下一些育人者总是在自己的育人实践中习惯于对一扇窗内的风景"强言评价",而对其他窗口内的景致却"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0.
一、成长即遇合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遇合. 目下流行的"交往"概念,是人与人之间达到心灵沟通,而人与人之间在世间(世俗)场景恐怕很少能够达到这一境界,惟有在出世间(神圣)场景才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心灵沟通是人类的追求,那本身就是通向人的终极意义(神圣).而遇合的意义在于它更是人与一切的自然交往,而不一定非得追求心灵沟通--遇合不刻意反对、也不刻意寻求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1.
朱淑真在封建桎梏下承受着爱情与婚姻给她带来的不幸以及世人的诽谤.在这样一个没有温情的世界里,她唯有寄情于梅花,与之心灵交感、相依相伴,慨叹自己生命的不完满,并表现出孤高坚毅、与现实不相妥协的刚强性格.她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个封建女子残缺的心灵生活以及封建礼教对女性合理追求的残酷禁锢,表达了她对人性、对社会的控诉和谴责.  相似文献   

12.
晚上回到家上网,我欣喜地发现,不仅艺玲把我又加进了QQ群,而且学生们都蜂拥而来,纷纷加我为QQ好友,估计是为了安慰我“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做另外一种理解,既然眼睛是窗口,那么,感受窗外风景的就是心灵。对于窗口来说,风景是一样的,可是映射到心灵上的风景却各不相同。所以说,风景需要用心去感受。  相似文献   

14.
“铃……”“您好 ,这是张伟同学的家吗?”“咚咚……”“您好 ,我是刁宇峰同学的班主任……”一次又一次 ,学生家的门被我敲开了 ,一家家的促膝长谈 ,一扇扇心灵的窗户也随之向我敞开了……家访 ,使我意识到教师应该学会扮演种种角色 ,来弥补学生心灵的缺憾。唐杰 ,无论上什么课 ,无论什么精彩的课 ,都能使他酣然入梦 ,一直令我不解。当我走进唐杰的家 ,只见父亲正笨手笨脚地收拾碗筷 ,我张口就问 :“唐杰的妈妈不在家吗?”“啊……对!”父亲的脸随即掠过一丝阴影。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当我说出唐杰在课堂上的表现时 ,这位父亲开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一次磨课经历的分析,得出以下启示:心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不小视一个生活现象,不小瞧一个教学语言,不小看一个素材使用,不小觑一个环节设置,始终抱着不小见任何一个生命历程的态度,用教师的"别"有用心来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反思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沟通与交流,都必须在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德育工作尤其如此。家长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窗口,召开家长会,意在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它理应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媒介。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给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颗颗幼小的心灵."儿童的心灵是什么?我想起了个十分精彩的比喻:儿童的心灵是荷叶上的露珠.  相似文献   

18.
    
我忘不了姑妈家后院楼上那狭小的窗口。因为它弥漫着我童年的梦幻 ,因为它使我认识了五彩的生活 ,因为它让人了解了共和国历史的变迁。孩提时 ,一次偶然的机会 ,爸爸带我到城里的姑妈家去。当我牵着爸爸的衣角走进坑坑洼洼的县城街道 ,穿过那弯弯曲曲的小巷时 ,不敢相信 ,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大方县城。于是幼小的心灵有如跌下万丈深渊 ,凉透了 !再也没有兴致出去游玩。大人上班时 ,一个人在姑妈家里无聊 ,我便踮着脚尖 ,把瘦小的脑袋伸出那小小的窗口 ,去看窗外的世界。透过窗口 ,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楼 ,其间有几间砖瓦房点缀着 ,貌似热…  相似文献   

19.
月,从古至今,是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寄托,更是文人创作的藉物.月是人世间的情思、对故乡的思念,志向高洁的象征,从吟月中找到心灵与精神的契合,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慰藉和表达.  相似文献   

20.
李轻松的诗歌创作因其独特的个人经验及其个性化的写作技巧,强烈地贯注着她本人生命的温度和血液的浓度,深刻传达着诗人内心的破碎感和紧张感。如果联系9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来看,便可认识到,李轻松诗歌中的紧张感和破碎感更是一种社会化的情绪。所以李轻松的诗歌不仅表达着诗人个体内心的隐秘,更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心灵震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