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包头市第三十中学(014040)刘铁舟取一13×150mm的中号试管,放入0.3~0.5克左右的硫粉.预先将直径为0.5mm、长为2m的一根细钢丝在直径为3mm的玻璃棒上绕成100匝15cm长的密匝螺旋,总质量为2.4克左...  相似文献   

2.
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水利部丹江口管理局第一中学(441900)严正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按现行高一化学教材第63页介绍的方法做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用束状铜丝太细燃烧时火星太小,现象不明显,而且束状铜丝表面积大反应速率较快,瞬...  相似文献   

3.
“点燃”是引起反应发生的一种条件,其反应现象一定是燃烧。“加热”是指将反应物置于酒精灯的外焰(400℃-800℃)受热而发生反应的条件,但反应出现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硫与铜丝反应时将装有硫粉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使硫呈蒸气状,再把铜丝插入盛有硫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做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首先用H2将试管中的氧气排净,再加热氧化铜,只能观察到试管中的黑色物质变红,而看不到燃烧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硫与铜反应的实验,是用砂纸擦细铜丝,然后直接插入硫蒸气内反应。由于铜丝不易擦净,铜丝与硫蒸气接触面太小,且受红褐色硫蒸气的遮掩,致使铜丝燃烧发热发红的现象很难看清。为使本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我进行了如下改进:1.将多股细铜导线  相似文献   

5.
去除试管内壁附着硫的方法石家庄市十八中学(050081)李桂芳每次做完铜在疏蒸气里燃烧的实验后,试管内壁上都粘满凝固的硫,怎样除掉呢?我们知道,虽然硫可溶于CS。中,但因CS。有毒,且有很难闻的气味,教师们都不愿取用。为了洗掉附着的硫,我们采取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硫和铜反应的实验改进山东省东营市石油大学附中(257062)李桂英,李学良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加热温度要高,铜丝要细旦擦得很亮。按照课本所述进行操作很难观察到铜在硫蒸气里燃烧的现象。问题就在所用大试管的长度、粗细和厚薄上。一般大试管温度提高不快也不...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必修本第一册“卤素”一章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和第三章中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的实验,一般用直径大的实验用铜丝,实验效果很不理想。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看到铜丝红热的现象和棕黄色烟,反应不剧烈。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则只能看到其表面变黑而不能看到燃烧的现象。我们利用从废电线中取出的细铜丝做在氯气中燃烧实  相似文献   

8.
利用破底试管做氧气性质实验浙江海宁郭店镇中学(314412)童书绍(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取一个直径为20mm的破底试管,在酒精喷灯上加工成图中A的形状,长度约90mm,作为收集氧气和木炭燃烧的容器.取一个13×100mm的试管装配成氧气的发生装置....  相似文献   

9.
高一化学关于硫的化学性质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给盛着硫粉的大试管加热到硫沸腾产生蒸气时,用坩锅钳夹住一束擦亮的细铜丝伸入管口,可看到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铜,说明硫能跟金属反应。但按照课本中的装置做这个实验往往不成功。笔者从反复实验中发现:原来是温度没有达到硫的沸点444.6℃,这是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红磷、硫燃烧实验方法的改进枝城师范学校晏胜秀(443300)按传统方法进行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学生分组实验时,产生的浓厚白烟从毛玻璃片与集气瓶口的空隙逸出(如图1),严重污染了实验室空气。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把燃烧匙的铁丝柄插入与取用集气瓶配套...  相似文献   

11.
硫和铜反应的防污染装置甘肃省崇信县一中(744200)张涛一、实验装置A.硫粉,B.具支试管(21×150mm),C.带玻棒的橡胶塞,D.止水夹,E.导管,F.碱溶液,G.细铜丝.二、实验关键加热温度要高,铜丝要细且擦得很亮,三、实验操作1.取少量硫...  相似文献   

12.
做铜丝在硫蒸气里燃烧实验时 ,往往燃烧现象不明显 ,只能看到铜丝表面变黑 ,究其原因是因为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加热温度要高 ,这样硫蒸气才能充足 ,而按教学进度 ,上《硫》这一节已是冬天 ,普通酒精灯加热温度不易升上去 ,所以 ,在教学中我将普通酒精灯改造成“三眼酒精灯” ,加热温度升高 ,燃烧现象很明显。具体做法是 :将灯帽、灯头及灯芯取下后 ,在酒精灯口盖一块直径约为 4cm的圆形铝片 ,对准酒精灯口打三个小洞 ,取下铝片 ,穿三根粗细适中的棉线后 ,放进酒精灯 (已装酒精 ) ,再沿着酒精灯口用 2cm宽的铝条缠一圈 ,用细铁丝固定铝条…  相似文献   

13.
巧做硫与铜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三章中设计的硫与铜的演示实验存在严重缺陷,一是在试管中加热硫粉不易聚集浓的硫蒸气,因此插入铜丝往往无红热现象,仅仅可以观察到铜丝变黑;二是加热时间较长,硫蒸气扩散,易造成污染.现作以下改进,经多次实验,效果良好.一、实验装置:说明:球形干燥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二、实验操作:1.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橡皮塞,把一根擦亮的铜丝插入橡皮塞中央.(见上图)2.用小纸槽将少量硫粉放入干燥管球形部位.3.加热球形部位,观察到其中硫蒸气“翻腾”后,迅速插入铜丝,铜丝立即变黑继而通红,极像…  相似文献   

14.
初三化学教材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实验,我认为操作不够简便,容易引起实验误差。尤其是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在容器外点火不安全且会污染环境。对此,我进行了以下改进,效果很好且具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a.实验材料。托盘天平(200g或500g)、250mL带支管的锥形瓶(瓶底铺一薄层细砂)及配套橡皮塞、微型蓄电池1个(电压4~6V)、2根带螺纹的导电棒(口径4mm)及配套螺帽(用于固定电阻丝)、1支玻璃燃烧匙(用装白磷)、开关1个、优质电阻丝1根(螺旋状)、鳄鱼夹2个…  相似文献   

15.
一、反应条件1.点燃与加热点燃是引起反应发生的一种条件,其反应现象一定是燃烧.加热是指反应物置于酒精灯的外焰(400℃~500℃)受热而发生反应的条件,反应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硫粉与铜丝的反应,将装有硫粉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使硫呈蒸气状,再把铜丝插入试管中,观察到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相似文献   

16.
1.1 铜丝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红光.现象明显,易于观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1.实验目的证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而非三氧化硫。2.实验仪器及试剂氧气瓶,10g硫,燃烧匙,50mL蒸馏水,500mL过滤瓶,铁架台,烧瓶夹,水银气压计,橡皮管,橡皮塞,煤气灯。3.实验步骤(1)如图,用橡皮管将气压计和过滤瓶连接起来。取一只橡皮塞,在其上打一个刚好可以穿过燃烧匙柄的小孔。将燃烧匙柄插入橡皮塞中,调整燃烧匙的位置,使其处于过滤瓶中央。(2)将橡皮管的一端连接在氧气瓶的阀门上,另一端放在过滤瓶底部。慢慢打开氧气瓶的阀门,让氧气缓缓流入过滤瓶中。大约3分钟后,移开橡皮管,用…  相似文献   

18.
高一化学必修本中关于钢与硫反应的实验,其材料易得,操作也不复杂,但教师在演示时却常常失败.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对其失败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作一些探讨.一.失败的原因1.取材不当实验中所用的铜丝直径太粗,使反应难以进行而导致失败,据笔者经验:以直径0.1mm为宜.通常可将市售灯头线剥皮后获得.2.时机把握不当实验时,操之过急.硫蒸气刚刚出现,就将细铜丝伸入,由干硫蒸气较少,且温度较低,反应难以进行,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恰当的时机应是:当硫完全沸腾产生大量的硫蒸气时.3.操作不当将细铜丝伸入硫蒸气时,…  相似文献   

19.
一、硫在氧气中燃烧按照现行初中化学(人教版)[实验1-3]进行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教学,则会造成讲台周围有强烈的SO2刺激性气味。这不仅直接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  相似文献   

20.
硫蒸气颜色的实验探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硫受热后将有四个区域,由上而下分别为硫华区、胶状硫区、硫蒸气区和液态硫区.在这四个区域中,硫蒸气是无色的,而且温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