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猜想是展开数学思维过程的重要方法,他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数学思维,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数学猜想并不是胡思乱想,基本思维模式是:问题——反复思索——联想、顿悟——提出假说——验证结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题材,把握好教育与训练的时机,让学生经  相似文献   

5.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的前奏。即使严密的数学定理的发现也可以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数学猜想作为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智能型人才,因此,学校的数学教育在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非逻辑思维的培养,特别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笔者就学习数学史的体会在本文中对数学猜想、数学猜想的作用和构成作一点阐述。  相似文献   

7.
数学猜想,是由非逻辑思维初步判断认为可能成立又未经逻辑证明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的推想。注重数学猜想不仅可以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也符合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生学会猜想。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将猜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像,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9.
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依据一定的客观事实和已有的经验.运用直觉等非逻辑的推断而得到的一种假定,它是一种推理,更是一种数学想象.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适当地引入这种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设,是一种合理的推导。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体会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数学猜想并不是胡思乱想,基本思维模式是:问题——反复思索——联想、顿悟——提出假说——验证结论。  相似文献   

12.
数学中处处有猜想,在教学中要教猜想,学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猜想习惯和猜想能力。概念、公式、定理、图像、性质、结论、条件都可让学生猜,猜想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纵观数学发展史,很多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如哥德巴赫猜想、欧拉猜想、庞加莱猜想等。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解题能力举世闻名,但卓越的数学家凤毛麟角。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思考。而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运用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凭借直觉作出假设和预测,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知  相似文献   

13.
数学猜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合理猜想,是具有独创性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从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意识、提供学生猜想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数学猜想的方法、创设数学猜想的情境等方面来提高学生数学猜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5.
猜想是数学智慧中最活跃的成份,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猜想不是胡思乱想,是合理猜想,是具有独创性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从转变观念,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意识、猜想兴趣、猜想能力,教会学生猜想的方法,会对猜想结果进行严密的证明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猜想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猜想,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猜想作为探索物理规律、本质特征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如果猜想与假设一旦能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就成为科学结论。因此,通过猜想能切实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裴春丽 《河北教育》2003,(10):40-40
任何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像。数学猜想,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性想像,有人说它是“智慧的源泉”。的确如此。合理的想像,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有下面三类数学猜想。一、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数学猜想在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后,有这样一道题:指出与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三角  相似文献   

19.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让学生在体验猜想魅力的同时实现对新知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广西教育》2014,(9):43-43
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最常运用于对新知识的探索起步阶段。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笔者就数学猜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