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在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使用的仍是1987年制定的教学大纲以及据此编制的文字教材和电视课程。总的教学要求也没有新的变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教学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广泛运用,但其运用形式较为单一。这无法满足《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需求,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其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本文以元明清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讨论影音资料对大学元明清文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 ,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 ,体裁的纷繁 ,流派的众多 ,作品的丰富 ,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 ,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 ,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南戏的创作也比较兴盛 ,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果说元代戏剧创作繁荣而小说还显得较为薄弱 ,从元末明初开始 ,特别是明中叶以后 ,小说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 ,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 ,体裁的纷繁 ,流派的众多 ,作品的丰富 ,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 ,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 ,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南戏的创作也比较兴盛 ,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果说元代戏剧创作繁荣而小说还显得较为薄弱 ,从元末明初开始 ,特别是明中叶以后 ,小说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使用的仍是1987年制定的教学大纲以及据此编制的文字教材和电视课程,总的教学要求也没有新的变化。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南戏的创作也比较兴盛,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果说元代戏剧创作繁荣而小说还显得较  相似文献   

7.
陈书录 《江苏高教》2004,(2):126-126
近几年来,我们在指导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元明清文学方向的博士生之中,经常思考与探索一些问题:元明清文学的文本与文献十分丰富,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与元以前的文学相比。具有自己时代鲜明的特色,那么,怎样处理元明清文学与元以前文学的关系呢?实践告诉我们:应该将元明清文学与元明清以前的文学乃至现当代文学密切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应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  相似文献   

10.
严冰 《当代电大》2001,(1):5-7,11
中国古代文学本学期讲授元明清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 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 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 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 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 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在文 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南戏的创作也比 较兴盛,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果说元代戏剧创作繁 荣而小说还显得较为薄弱,从元末明初开始,特别是明中叶以 后,小说和戏剧就都有了长足发展,无论就其成就或是在文学 史上的地位来看,都是同期的诗文难以比肩的。元明清诗文涌 现出许多比较重要的流派和作家,在不少方面有新的探索和建 树,其中亦不乏名家名作,但总的说来已退居相对比较次要的  相似文献   

11.
毫无疑问,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理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古代寓言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古代寓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散文大发展的先秦时期,成熟于唐宋古文运动中,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元明清以降,又和小说、笑话互相影响、渗透。中国古代寓言文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0年正式建立并于次年起开始招生。此前,该学位授权点所依托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已与兄弟院校及本系文艺学硕士点联合招收相关方向硕士研究生四届。目前该学位授权点开设的招生方向有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学课的教学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当下,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摆在每位古代文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深刻反思后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的地位。南戏的创作也比较兴盛,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果说元代戏剧创作繁荣而小说还显得较为薄弱,从元末明初开始,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小说和戏剧就都有了长足发展,无论就其成就或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看,都是同期的诗文难以比肩的。元明清诗文涌现出许多比较重要的流派和作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元明清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总结性,体裁的纷繁,流派的众多,作品的丰富,都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通常认为,元明清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所谓“俗文学”样式创作的繁盛,小说、戏剧取代正统诗文而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的地位。南戏的创作也比较兴盛,出现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果说元代戏剧创作繁荣而小说还显得较为薄弱,从元末明开始,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小说和戏剧就都有  相似文献   

16.
祝诚,中国古代文学教授。1964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元曲专题”等课程。主要致力于元明清文学,尤其是晚明文学的研究。先后出版《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选集》、《谭元春散文选集》等专著5部,《钟惺生卒年考辨》等论文60余篇,约百余万字。其竟陵派研究的系列成果,受到学术界的肯定与好评,1994年被《中国文学年鉴》著录,认为“理清了钟、谭平生行迹和一些关节问  相似文献   

17.
成晓辉教授     
成晓辉,男,1957年12月出生,湖南省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中文系教授、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大学毕业后,在企业从事过管理工作,后下海经商。1989年调入高校,主要讲授专业课“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和选修课“古典诗词欣赏”、“佛学与古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参加古代文学继续教育培训与深造,在中国人民大学师承方立天教授作过高级访问学者。在教学上,成晓辉教授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自觉坚持业务学习,努力钻研教材教法,主动掌握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成晓辉,男,1957年12月出生,湖南省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中文系教授、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大学毕业后,在企业从事过管理工作,后下海经商。1989年调入高校,主要讲授专业课“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和选修课“古典诗词欣赏”、“佛学与古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具备典型性和民族性的学科研究,从学科体系与古代文学两者双向关系出发,应努力扩展古代文学研究的范畴,努力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内容,以此获取古代文学在新时代下的研究方法。从社会与文学的关系出发,文学可依托自身固有的内容和形式表达对当代社会发展的见解,而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则反映出社会价值的取向。本文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对当代学术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思索,探寻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三)讲授元明清文学,教学内容分为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晚清文学四个部分。现将期末复习的有关问题概略说明如下: 第一、期末复习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电视授课内容。教学大纲不但提出了总的教学要求,而且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基本教学内容和重点学习作品篇目。期末复习的范围,就是通过教材和电视授课体现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