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越南在提出其对南海岛礁的主权要求后,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所谓主权"宣示",其中鼓励本国渔民远赴南海侵渔是最常用的手段。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对满足我国人口需求意义重大。越南的侵渔政策严重侵犯我国在南海的权益、威胁渔民安全、破坏南海渔业生态平衡,增加执法维权难度。我国应在研究越南侵渔政策并加以预判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南海维权策略,灵活运用国际法与国内法,应对越南日趋多样化的侵渔活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美、日出于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需要,对南海争端采取了不断介入的态度,南海地区边缘地带特性进一步凸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为攫取南海资源、占据地缘优势地位,以各种借口觊觎南海诸岛,并伺机侵占。在维权斗争中,中国政府不断地进行南海诸岛主权宣示,抗议周边国家对中国海洋国土主权的践踏,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海疆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3.
越南统一后,对我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相关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并不断出台法律和政策措施鼓励渔民赴南海侵渔以“宣示”其所谓的主权.越南的南海侵渔政策无疑是对我国南海权益的侵犯,增加了我国南海维权的复杂性、艰巨性.我国应采取措施针锋相对,及时揭露越南南海侵渔政策的目的、企图;加强海上渔业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发挥我国渔民在维护南海权益中的作用,切实有效维护南海权益.  相似文献   

4.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南海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近年来,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事务,图谋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千方百计把水搅浑,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扩大化,以便从中渔利。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存在多维度考量。面对南海的复杂局势,中国应采取切实有效并且稳妥的方式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2014年5月初,隶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进行钻井作业,越南方面无理冲击干扰我方作业,越南国内更于五月中旬发生针对华企的打砸抢暴力事件,造成我国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事件产生起因是越南方面妄图侵占我国西沙群岛、维护其在南海非法攫取的海洋利益、转嫁社会矛盾、挑唆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域外大国的挑唆,而事件影响并不如越南所料,对其经济、政治、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在此次事件中彻底认清越南嘴脸,坚决捍卫我主权利益。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以来,南海海域颇不平静。从6月14日到7月15日,美国在南海主导了4场联合军事演习,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动作频频,南海局势风云涌动。其实,考古和文献史料早已证明,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期西沙钻井平台事件的升温,中越关系越来越引人关注。在讲述《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专题时,学生对越南民间对中国的仇恨发生了疑问。他们会问为什么越南会逐渐遗忘被美国、法国殖民侵略时的痛苦,反而对曾经帮助他们获得民族独立的恩人恶语相向。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越共采取革新前后的背景分析,有助于探讨该路线与越共执政合法性之间的联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共在社会与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政绩,已经成为其确立执政合法性的基石.越共确立革新路线,对越南的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越南在日益融入不稳定全球经济秩序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维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挑战.此外,越共面临经济困难的时候,不得不凭借民族主义和南海领土争端来维持自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南海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引发各方关注。南海问题并非自古就有,该问题的出现和升温背景复杂。南海争端涵盖了岛礁主权、资源开发、海上航行等多个层面,又因美国、东盟及区域内外其他大国的积极介入而具有复杂性和体系性。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一贯的,也为推动南海问题和平解决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在南沙群岛 ,越南不仅在中国的固有领土上修建机场 ,4月中旬以来还公然策划了南沙旅游。中国渔民在南海海域捕鱼时 ,更是屡次遭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驱赶甚至拘押。中国蓝色海洋国土 ,正接二连三地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那么 ,南海到底有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 ?这些争议又是如何形成的 ?一、南海岛屿与海域争端的基本态势在南海 ,中国依次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在这些海域内 ,不少区域与海上邻国存在矛盾和争议 ,有些我国固有的岛屿被某些海上邻国明目张胆地占领 ,我国海洋权益也正受到严峻的挑…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战略思想自古以来就得到人们的赞许,"伐谋""伐交"是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和途径,而"伐兵"则是实现这一最高战略的保证。近年来,南海问题不断升级,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将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孙子的"三伐"战略为视角探讨我国南海战略,以"上兵伐谋以争全胜"作为解决南海问题的最佳指导思想,处理好中美间的战略博弈;借鉴孙子"伐交"思想,做好南海问题上的外交斗争;做好"伐兵"的准备,全力维护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通过"三伐"并起,既宣示我国重视和平的良好意愿,又要宣示我国具有通过"伐兵"来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从而真正有效地遏制战争,维护我国南海的领土和主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南海问题频发,有关南海断续线及线内水域的法律地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仍未对南海断续线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该文通过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和法理,阐述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以期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海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资源优势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09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开始纷纷插手南海事务,并向国际社会宣称南海局势与他们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各方力量的相互博弈造成了当今南海的复杂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南海各方的政策实施与博弈现状的分析,探寻当前如何实现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理论基础,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共在社会与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政绩,已经成为其确立执政合法性的基石。越共确立革新路线,对越南的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越南在日益融入不稳定全球经济秩序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维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非法占领和控制了我国南海传统疆域内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是南海主权争端中的主要声索国之一。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意欲巩固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该文将浅析近年来菲律宾的南海政策,对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各种行为及其动因进行阐述,并预测菲中南海争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乃至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加紧对我南海岛屿的干涉与争夺,南海局势将不断升温。在这种形势下,制定清晰的南海军事战略,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已经迫在眉睫。《孙子兵法·形篇》集中体现了孙子的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思想,可以为制定南海军事战略、有效维护南海权益提供重要的战略指导: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作为总的战略思想,贯彻"先为不可胜"思想,积蓄军事力量,抓住战机;贯彻"攻守"思想,将"灵活转换与运用攻防"作为总的战略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周边国家不断在南海海域制造摩擦,挑衅中国主权,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面对南海日益紧张地区形势,研究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南海问题形成的不同历史阶段,尽管海峡两岸采取的政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则却存在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在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缓和的背景下,推动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符合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在南海问题上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