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207名远程学习者为被试,研究了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感对学习策略水平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有间接正向预测作用;(2)不同归因方式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不同,内部归因方式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产生间接正向预测作用,外部归因方式则既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产生间接负向,也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学习策略水平;(3)远程学习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影响效应值最大,其次是归因方式,最后是学习动机。本文作者根据以上结果对远程教学的学习支持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219名高职生的调查研究表明:高职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自我效能感较好,但学习动机普遍不足;高职生的学习动机、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创新精神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创新精神水平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动机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创新精神水平,也可以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对创新精神产生正向预测作用,也即高职生的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其学习动机与创新精神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海口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投入的正向预测因子;内在动机是产生学习投入的主导因子,外在动机是辅助因子;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既产生直接预测作用,也经由学习动机对学习投入产生间接预测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3所市区初中学校七八九年级的5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初中生在统计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学习焦虑、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对统计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统计学习动机、统计自我概念和统计自我效能感对统计学习策略有显著正向影响;(2)统计学习动机、统计自我效能感对统计自我概念有显著正向影响;(3)统计学习焦虑对统计自我概念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教师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中,务必采取措施让初中生维持较高的统计学习动机、减轻统计学习焦虑状态、提升统计学习效能感,以便于生成积极的统计自我概念,从而有效提升统计学习策略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生涯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中学生生涯成熟度量表对750名高一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生涯成熟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生涯成熟度,还通过学习动机间接影响生涯成熟度;学习动机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生涯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学习领域能力的主观判断。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元认知水平、学习目标以及学业情绪等。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成人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从心理学视角提出提升成人学习者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增强成人学习者自身成功学习体验,树立榜样,增强替代性经验,教师期望和及时反馈,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以及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等。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数学学习策略显著负相关,与数学焦虑显著正相关.数学学习动机、数学焦虑、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构成显著的直接回归效应.数学学习策略、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对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形成间接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初中及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我调节的关系,以探索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内化水平以认同调节和内摄调节为主,动机自主性发展较好;(2)中学生动机内化水平的发展处于波动状态,年级上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发展;(3)中学生的动机内化水平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但在家庭来源方面差异不显著;(4)社会支持、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均与学习动机内化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元认知策略、社会支持、深加工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动机内化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400名在校大学生为测试对象,以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为工具,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均有一定的解释作用,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大一新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与时间管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92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内生动机对时间管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内生动机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调查了黑龙江省524名特殊教育教师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特殊教育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总体偏低,其中自我意识效能感水平低于自我行为效能感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和积极评价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呈现正相关,消极评价因子与自我意识效能感因子之间呈负相关;积极评价因子对自我意识效能感与自我行为效能感均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评价因子对自我意识效能感有反向预测作用,对自我行为效能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773名中学生施测班级集体效能感量表(CCEI)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探讨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经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在班级集体效能感水平上中等偏上,在学校类型、年级、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以及用功程度这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部分人口学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变量对于班级集体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结构模型分析发现,班级集体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发现积极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社会问题解决技能,消极教养方式能负向预测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能正向预测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在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在消极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27,769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运用Mplus 8.3软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及数学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学习反思性均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反思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对数学学习反思性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失败归因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在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间有显著中介作用;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在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间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为了调节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发展,学校和教师应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客观分析学情,鼓励学生积极归因;培养错题整理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正确建立阶段目标,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对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6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显著正向预测高中生学习动机(γ=0.22,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对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量为0.354)。结论: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既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学习动机也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9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使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是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的有力的预测变量,可以解释其44%的方差。因此,在学习策略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应当注重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生涯规划在高中阶段仍未受到重视和普及.本研究以多样化办学模式下的高中学生为被试,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了多样化办学模式下高中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样化办学模式下的高中生,其职业生涯规划对学习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动机之间具有不完全中介效应.在群体内部,无论在未受限模型下进行群体差异分析,还是在测量加权模型下分析,都得到一致的结论:相对于普高办学模式的群体,中职办学模式的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学习动机表现出更大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文 《教育探索》2007,(2):115-116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策略三个量表对5所高职院校的被试者进行测试与统计,结果表明:(1)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且存在性别差异;(2)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中掌握目标高于成绩目标,且男生掌握目标高于女生;(3)高职生的学习策略中深层策略水平最高,表层策略最低,且男生的深层策略水平高于女生;(4)影响高职生深层策略、成就策略的直接因素是学生自我效能和掌握目标,其中前者作用更大;(5)学业自我效能还通过掌握目标、成就策略间接作用于深层学习策略,通过掌握目标间接作用于成就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932名高中学生为研究被试,以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探讨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及其与物理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性别与年级在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上交互作用不显著;(2)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与物理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成绩优良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成绩不良学生;(3)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成绩目标动机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掌握目标动机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40名大学生进行GSES、学习自我效能量表以及SCL-90问卷测试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和以及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呈负相关,对以上指标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项指标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对心理健康各因子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二者共同作用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心理健康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躯体化、恐怖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达到显著性水平,抑郁因子对学业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