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钟能文 《山东教育》2008,(12):64-64
近年来,一些教师在获得“特级教师”称号或评上高级职称后,便自一诩为“名师”。而一所学校“名师?”的多少,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显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部分教师在成为“名师”后仍一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并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还有一些教师一旦成为“名师”,便无心教学,走进“名师不鸣”的怪圈。  相似文献   

2.
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的“校本”教师教育在我国已普遍展开,但在实践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培训基地的视角构建了“以学校为中心”教师在职培训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教育强调发挥地区性教师培训基地的作用,充分调动教师任职学校和参培教师积极因素,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从而使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更有序、更规范和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师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下移、阵地前移,“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理念在广泛的传播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之中。形成自主意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生成教育智慧、成为专家型教师成为“校本教师教育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所制订的“校本教师教育内容、措施、制度”构成了校本教师教育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办学诸因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整体水平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该为教师提供温润的“土壤”,合适的“温度”,从而促进教师幸福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治校之道,在于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应努力搭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激发教师的群体归属感,构筑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从而,在学校赢得荣誉的同时,切实让全体教师也得到“实惠”;在成就教师的同时,促使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考核评优中引发的普通教师与学校领导的矛盾谈起,通过本校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出在对学校教师的管理中,要合理运用“倾听”、“赏识”、“宽容”三方面的策略,才能引导学校教师齐心合力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嘉峪关学校是中国教育学会在我国东部的第一所教师发展学校。我们建设教师发展学校制度的经验主要包括:探索教师需求,确立教师发展目标;求真务实,探索教师发展学校“二元管理模式”;实践创新,构建“教师发展学校”研修机制;以人为本,加速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步伐。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和谐校园的主力军,教师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而一所学校领导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引领教师成长,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这不仅是一位学校领导的职业道德,更是学校领导的职业责任。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学校管理应遵循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和“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绝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学校管理制度就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制约与束缚。确实,很多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尽显约束教师之能事,不是“禁止教师不能做什么”,就是“教师必须怎么样”,所以给教师的感觉学校管理制度就是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10.
从大处着眼,一所学校的发展不能仅靠教师的“教”,还要依靠教师的“研”。“教”保障学校的生命,“研”则提升学校的品质。从小处着眼.就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方向来说,“研”也是个人走出“教书匠”的巢窠迈向“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既然教研组对学校乃至个人都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在不少地方和学校,教研组经常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一务”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还是学生的评价与家长的评价。这种评价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教师“好”则学校“好”;教师“不好”则学校“不好”。我多次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强调:一个教师好不好,不是我校长说了算,也不是其他教师说了算。学生说好,家长说好,才是真正好。当然,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行落实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专业化,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关系到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也关系到课改的推进成败。目前各类学校都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许多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不仅让教师在所教学科上“深挖洞”,而且在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上“广积粮”,努力让教师具备“长方体”素质(“长”指鲜明的教学特色与专业特长,“宽”指相关科学知识面宽,“高”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一些学校还特地为教师成长设计了“发动机”:读书沙龙、案例反思、随笔提升……但…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2010,(2):59-59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人人都做行动研究者。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载体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是区别于一线教师感到“高”“大”“难”的正规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本微型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微小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省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比例趋于相当,中职学校“一条腿长”(招生火爆)、“一条腿短”(师资不足)的矛盾也随之凸显,很多中职学校一方面教师超编,一方面为没有专业教师犯愁;好不容易争取到几个教师编制,在人才市场上却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人选。学校在经历招生喜悦的同时必须面对“招师”的坎坷。“难”的背后是他们对疏通和规范中职学校师资补充渠道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科研中的专业引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入新世纪,“学校教育科研”、“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等名词频频出现,并成为广大校长教师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和“行动纲领”。如今,很多学校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力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等观念,也已日益为广大校长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在实践中形成的“专业研究人员与第一线校长教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作为教育科研的基本形式和成功经验,被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所看重。…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我市摸索出“区域共享,学校自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新模式.。“区域共享”即各学校在统一平台(“中山教师魔灯”)上开发网络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单位,由进修学院学科教师进行指导,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跨学科、学段的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综合管理平台账号进入网络课程资源库,参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实现校际之间网络课程的共享。“学校自管”即每所学校安排一个管理员,由其负责学校课程申请和委派课程教师的工作。课程教师主要负责课程内部的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关系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乡村学校应注重“1+1”教师培养模式的应用,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教师,满足学校教育发展要求。文章简述乡村学校培养“一专多能”教师的意义,探讨乡村学校“一专多能”教师培养途径: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制定措施,严抓落实;确定方法,多措并举;注重跟踪,落实考核。  相似文献   

18.
“变革恐惧”是教师面对变革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往往是消极的,会直接影响学校变革的成效。教师“变革恐惧”在实践中表现为恐惧被校长问责、恐惧自身能力不足、恐惧变革的不确定性和恐惧人际关系中的沟通。从归因视角分析教师“变革恐惧”的形成机理,发现教师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是其内因,变革的不确定性、新技术的介入和“理论文化”对“实践文化”的漠视是其外因。可以从学校、学校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化解教师“变革恐惧”,进而使学校变革得以实现。加强变革主体间的沟通,从“问责”到“能力建设”;营造校园“学习文化”,形成“变革合力”;在行动中学习,将变革视为“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学校走出生存与发展困境的根本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W县农村学校的实地研究发现,学校管理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散”“浅”“偏”“旧”问题是制约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教师合作教学具有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产生高质量备课成果、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教师合作教学是促动农村学校课堂提质的有效着力点,学校可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完善、氛围营造的方法导引教师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农村学校教师合作教学的高质量开展,需要重视理论在合作教学各环节的融入、充分使用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合作”本身与“生成”内容进行监控反思、立足教学发展从课堂改善的判断中不断进行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2001年5月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共同创办的“教师发展学校”在丰台教育发展服务区正式启动。首批“教师发展学校”有丰台区太平桥中学、东铁营中学、丰台区第一小学、南宫中心小学等四所学校。在中小学建设教师发展学校,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21世纪新型教师,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一个有益尝试,是中小学教育发展、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教师发展学校”的提出和建设借鉴了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经验,适应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目的是探索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