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使人们对数学教学观的认识又有了深刻的变化,即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的数学教学,应该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力量源泉。要为学生做个有素养的人、做个会学习的人、做个敢于创新的人,奠定基础、确定方向、开发潜能。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直接关系到其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足,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学也应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下,树立大的教育观,用战略的眼光去设计和实践一节数学课。由此,数学课课堂教学应从只关注知识技能、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转变为更加关注让…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应该具备优良的语文素养而不致使成为单纯的专业工具和职业匠人。语文的知识素质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原始能力,语文的能力素质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深层活力,语文的学习素质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拓展张力,语文的人文素质能提升学生持续发展的人格魅力。大学生能顺利有业,在岗乐业,能转岗也乐业,是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和优化是就业持续发展最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研究的“情趣语文”教学旨在通过创设情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情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创设既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又能激发人的共情力,引发兴趣的持续发展。为此,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创设学习情境,能让学生愉悦地进入学习体验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奠基的。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奠基的。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发展的一个小小的阶段,而堵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他们语义能力终生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是在学生主动学习中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这个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知识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需要及时通过学科学习来丰富自己的智慧,保证自己与时代接轨。对于我国小学生来说,语文教育是他们学习阅读技巧,丰富阅读经验的基本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承担起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任,为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本文将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调动学生阅读思维;归纳阅读技巧,优化阅读技能应用;整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丰富学生阅读经验;实施即时阅读评价,以便学生查缺补漏四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职语文课作为文化基础课应该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素养服务,结合旅游专业未来职业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听说能力以及积累历史文化知识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的持续发展是有帮助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生活客观存在于每个人的一生中。营造学生高品质的语文生活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经营好自己的语文生活。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四有好教师"、成为学生"四个引路人"的高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生活,苦心经营自己的语文生活。教师要专业热爱,让语文生活更有情怀、更受欢迎;要专业学习,让语文生活更有尊严、更受尊重;要专业实践,让语文生活更具前瞻、更加卓越。  相似文献   

10.
小初高语文教学行为衔接不力,会造成后面阶段语文学习每况愈下,甚至大面积出现重理轻文的现象。解决此问题,发展是硬道理,语文教学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养成与提高。生活化的,审美化的,多元与开放的语文教学行为更有前途,它可促使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行为自然衔接过渡,持续发展,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重成器轻成人、重理论轻实践、重专识轻通识、重能力轻素质的"五重五轻"现象。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实现定位观、目标观、教学观、人才观和生存观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必须学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相似文献   

13.
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筑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是符合和谐之道。和谐之道含义至深,它不是走向一统,不是追求显在问题的简单解决,而是以让各种多样性的事物以各自的特色融入一体为目的。据此,遵循和谐之道应理顺四大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人与人和人自身内部。西南地区的发展特点是多类型并存与发展水平的参差巨大,因此要使其得到和谐发展必须在西南的民族教育中遵循和谐之道,进行共生教育和共谐教育,以促进西南和谐的自然/文化生态的构筑,继而实现西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15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项针对高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认知测试,其测试结果开创性地勾勒出了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认知的全球图景。基于该测试第一批次全球261所高校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高校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和素养,可持续教育已普遍纳入高校的培养计划,未来需要更多地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理念广泛受到认同与传播。中国高校学生在测试中整体表现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可持续教育的成果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需要政策、理论和实践等多层面的支持和联动。我国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应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之中。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不能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更不能强调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订单式教育"。人们在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有片面化、功利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了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所谓"有所为、才有所位",高职教育应是帮助学生从"社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6.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大学生关注变化的世界和商业机会,通过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自身潜在的激情、智慧和创造能力,从而为家庭、企业、国家和社会带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文章通过对目前创业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此方面的情况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在创业教育的认识、师资结构、实践平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方面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哲学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发挥优势,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好学深思,知行统一,并富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更加关注利益问题。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大学生利益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存在的双重性和人的发展说明人是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自身内部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人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发展。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主要手段,对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理解偏差,导致人的异化。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应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生活环境等方面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人的发展摆脱盲目性而走上一条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晨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应受到特别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组织高校非环境教育专业教师刊物进行环境教育,学习志发展战略,特别突出师范院校学生环境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