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学校体育中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目前,宁波市高校体育社团面临的问题:活动经费不足,场地缺乏,组织松散,社团活动内容单调,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大等问题,阻碍了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及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在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瓶颈。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改革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组织结构,正确处理课程和活动关系、定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多元的社团评价体系等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  相似文献   

3.
蔡玲怡  轩苏磊 《精武》2013,(35):136-137
大学体育社团在掏建和谐校园,使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缓解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社团项目过于集中,存在着社团管理不完善,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场地器材缺乏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完善体育社团机构设置,加强师资力量以及增加杜团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等对策,旨为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以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指引,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一个校内外一体化,具有职业特征的高职体育社团,使体育社团活动能够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训、实习岗位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社会实践功能,力求把它建设成为高职大学生新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体育社团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的途径,通过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27个体育社团的成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团主要通过放松心情、促进交往、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等途径来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放松心情与社会交往机会途径的提供,分别来自于体育社团的活动环境与体育运动本身。体育社团活动的焦虑体验强度较低,较容易达成增强自信的目的。成就感获得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通过参与体育社团而获得的"受关注"体验。并提出了扩大体育社团宣传力度,在社团举行纳新活动时扩大会场影响力,增加体育社团的评奖机会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斌 《精武》2012,(31):67-67,69
伴随着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与实施,学生社团的作用与地位愈加明显与重要。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满足大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组织方式。本文从高职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着手,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快速的发展,为发挥体育社团在提高广大高校学生的健康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对外交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指出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缺乏外在的延伸性,交流多限于校内,并且交流方式多限于友谊比赛、观摩学习和经验交流,资源匮乏是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瓶颈要素。并提出把社团文化的建设贯穿始终,形成社团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体育社团的民主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吉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滞后,组织管理相对松散,开展活动场地不足、体育社团建设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以及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套经费不足等问题.针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基本特征(组织形式的自发性、参与的自主性、活动的灵活性、体制结构的松散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目的多样性),分析了导致社团活动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社团成员管理难度大,社团干部素质差异大,社团活动场地不足,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俊勇 《体育风尚》2023,(7):131-133
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文章以“双减”精神为指导,以校内体育社团为研究切入点,结合理论论证、事实论证等方法,对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校内体育社团建设具有较强可行性;体育社团建设过程中存在对社团认识不到位、社团活动项目单一、社团活动次数较少问题;通过提升对社团的认识、丰富社团活动项目、开发社团活动资源,可以完善体育社团,让体育社团与课后服务有效融合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期望为同类型研究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城市社区各类体育社团的调研与分析,结合国内外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特点,认为体育社团活动的实效化,其根本涵义就在于通过体育社团的各种非营利性、民间性、服务性的活动,达到实现自身目标的实际效益与效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发展中学生体育社团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通过剖析日本中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及探讨其发展经验,发现诸多有价值的内容,如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积极开展竞赛活动、加强教育功能及降低风险机制等。研究认为: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中学生体育社团应借鉴日本经验,深化体育社团活动课程化改革,加强体育竞赛改革,以注重教育属性为根本原则强化管理,完善学校体育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重视体育社团在大学体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翔 《体育世界》2010,(9):44-45
采用文献资料、走坊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社团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大学体育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领导者有力支持”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双面发展对策,以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得以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走坊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领导者有力支持”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双面发展对策,以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得以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5,(4):70-72
为探索广州市特殊学校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广州市6所特殊学校共计60名教师、助教和义工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索特殊学校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团是特殊学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的儿童占社团总人数一半以上;影响体育社团活动的因素中,选择依次排序为:儿童残疾类别与程度、活动内容、场地环境、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水平、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和活动时间;体育社团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学校实施,提高了特殊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对他们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场地设施、辅助器械、经费及指导仍旧面临缺乏和不完善的问题,助教和志愿者还有很大缺口。  相似文献   

16.
湖南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建新 《体育科技》2005,26(4):19-21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湖南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制度、骨干培养、活动开展等5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更有利于湖南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阳光体育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线性关系,故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为蓝本。采用综合法、变换法、辅助法、竞争法、替代法、调解法、分解法设计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内容相关联的阳光体育趣味运动项目,并选择其实施路径,建立其运作机制,以此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校园运动竞赛及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内容,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行为,逐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在“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进行研究.对体育社团管理模式、运动项目、参与社团动因、指导老师经费和运动场地设施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体育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但目前广东省体育社团发展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民办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价值.以此更好推进“阳光体有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是社团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对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新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文化建设入手,分析第二课堂活动,促进新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苏北10所高校近38个大学生体育社团以及社团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场地器材缺乏、交流机会较少、活动形式单调、宣传力度较小、人事管理不合理等是影响高校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