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是慈善教育的主要载体.慈善教育从层次上可划分为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慈善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慈善理念、基础知识、政策法规、行为规范、慈善参与和感恩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2.
慈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了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作用。通过随机访谈上海大学的近百名大学生,从慈善活动对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影响,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慈善活动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出分析,探讨慈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慈善文化建设,已被国家列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的部署与规划。因此,开展慈善教育,培养学生善 良人格,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教育举措。本文就目前慈善中存在 的认识误区,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的意义和班主任如何对学 生进行慈善教育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慈善作为社会美德和公民素质被广泛认同和崇尚.在“爱心温州·善行天下”成为品牌的背景下对温州青少年对慈善的认知水平和学校慈善教育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学校的慈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慈善发展.借鉴温州人新慈善模式中建设平台起点高、慈善体制和机制新以及慈善理念独特的特征,结合温州中小学慈善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兰兰  曾雨聪 《广西教育》2013,(15):163-165
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慈善义工活动实施状况来看,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要促进高校体育与慈善教育的进一步结合,应挖掘慈善教育的深层次理论根基,提升发展层次;端正认识,提升慈善教育评价层面;与公益创业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慈善教育的空间;将慈善元素与"阳光体育"相结合;在高校体育教材中增加"慈善养生"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慈善义工活动实施状况来看,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要促进高校体育与慈善教育的进一步结合,应挖掘慈善教育的深层次理论根基,提升发展层次;端正认识,提升慈善教育评价层面;与公益创业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慈善教育的空间;将慈善元素与“阳光体育”相结合;在高校体育教材中增加“慈善养生”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是慈善教育的主要载体。慈善教育从层次上可划分为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慈善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慈善理念、基础知识、政策法规、行为规范、慈善参与和感恩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8.
黄涵之曾任上海普善山庄、上海慈善团、上海孤儿院、妇孺救济会、仁济医院、上海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董事。他一生几乎都在担任官职,但却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其慈善活动涉及赈灾、救济、教育、公益事业等各个领域,是妇孺皆知的大慈善家。目前史学界对于黄涵之的研究还非常薄弱,其慈善事业研究更无人涉及。对黄涵之的慈善事业的研究,不仅可以对黄涵之在江浙沪地区近代慈善事业中的所作出的贡献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弥补近代慈善史研究的不足,而且对现今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美国学校对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要求及规定,了解美国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情况,笔者以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一所高中为例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对该校校长及洛杉矶其他高中、社区大学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采访。调查显示:美国学校对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有明确的计入学分规定;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美国高校在录取新生时,重视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情况并作为重要指标;美国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主体性、趣味性强,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美国学校通过组织、管理学生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培育公益慈善意识的理念及做法,对我国青少年公益慈善意识的培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对慈善的热情开始慢慢消减,参与慈善活动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意识到慈善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在活动中找到最适合大学生的实践育人路径,作者以调查问卷为主,结合访谈法、亲身实践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学校角度以及社会角度来研究适合大学生的实践育人路径.并对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当代中学生慈善价值观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采用改编问卷对安徽省五所中学23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慈善活动了解不深,对慈善事业不够关注.(2)中学生慈善行为在性别、政治面貌、是否班干部、是否受过慈善教育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影响中学生慈善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未获捐赠信息、没有经济基础.(3)中学生捐赠意愿比较高,捐赠时区别对待陌生人和亲人朋友.中学生慈善动机多样化,但主流动机正确.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中学生的慈善意识,使其树立科学合理的慈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教师参与慈善教育活动可以重塑自身形象,提升弱势群体的生存能力,壮大社会慈善力量;但教师之所以未能扮演重要角色的问题是:过于强调老师的无偿奉献,教育机构的动员方式简单化,慈善组织则缺乏亲和力。教师应以志愿者的方式参与慈善教育活动,而教育机构和慈善组织也要设法为教师的参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慈善教育是一个具有广泛研究空间的领域,理论上,慈善教育作为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研究,有助于我国公民理论体系教育的完善;实践上,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在发展阶段,公民的慈善意识和社会的慈善文化氛围还比较薄弱,慈善活动的成效与国外相比显著低下。因此,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加快慈善教育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全面和快速推进青少年慈善教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从1931年起,冯玉祥开始以个人身份从事慈善活动。中国传统慈善思想、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有益成分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冯玉祥慈善活动的思想基础。冯玉祥慈善活动包括慈善救济、慈善教育和社会公益三大项。冯玉祥从事慈善活动的动机既有同情心、责任心的表达,又有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愿望,已远远超出慈善活动本身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张钫是民国时期陕豫地区影响深远的慈善家,其慈善活动涉及赈灾、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他曾组织数次大规模灾荒救济,创办各级学校、捐建图书馆,大力发展慈善教育;创办千唐志斋、捐资刻印古籍,致力于保护民族文化、支持地方建设,其慈善事业具有内容形式多样、力量支持多元、工作机制长效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钫是民国时期陕豫地区影响深远的慈善家,其慈善活动涉及赈灾、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他曾组织数次大规模灾荒救济,创办各级学校、捐建图书馆,大力发展慈善教育;创办千唐志斋、捐资刻印古籍,致力于保护民族文化、支持地方建设,其慈善事业具有内容形式多样、力量支持多元、工作机制长效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张謇对慈善事业提出许多改革主张,并投身于慈善活动。他主张拓展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改革救助贫民的方式,转变筹集慈善资金的观念。在具体的慈善活动中,他采用西方慈善机构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的善堂,设立贫民工厂等慈善机构以教授贫民生存技能,并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张謇的慈善思想与活动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这次要说说小麦这辈子的第一次慈善筹款活动。 作为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周”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的规则是:在读书周开始之前,每个孩子要先寻找自己的赞助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朋友等等,游说他们为学校所支持的一个慈善机构捐款。例如,妈妈可以答应,孩子在读书周里每读一本书,就捐两块钱。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莆田民间捐资助学慈善活动蔚然成风。在官民捐助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府、县官学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其意义尤其重大。通过对地方志文献记载的爬梳,介绍明清时期莆田官民在官学领域中的捐资助学情况并探讨这一慈善活动在莆田古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早期意大利地区的慈善活动从来都没有某个权威组织制定出一个在严格法规之下普遍施行的标准模式,人们在基督教慈善精神的鼓舞下寻找遇到紧急困难状况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各类并非由教俗权威直接领导的慈善组织应运而生。此时宗教精神依然是人们进行慈善活动的首要动机,政府同样开始采取一些行动规范本地区的济贫活动,但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是以个体为单位的社会的独立性起到作用,这为解决福利国家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