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性具有双重性:实然性和应然性;三维度: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人性和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人性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成为人性丰满的社会个体,成为追求崇高的人,自成目的的人,具备能力的人,快乐幸福的人,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基本意涵是人通过劳动使"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得以确证,并在此基础上体验到的持久且深度的精神满足感.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和基础,劳动幸福是最高形态的幸福.当前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成为劳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难题.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应立足劳动幸福与教育的共在基础,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从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立场出发,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幸福的教育生成与实现,要重申劳动平等观,创设尊重劳动的社会价值体系,引导学生乐于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幸福、感受个体全面发展的幸福,并不断超越个体幸福,进而追求整个社会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幸福教育是促进个体幸福心理主观—客观维度、快乐—意义维度、享受—发展维度、个人—社会维度之间统一与和谐发展的教育。幸福教育应在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以及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知觉到什么是幸福;帮助学生发掘生活意义,领悟什么是幸福;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不断实现与超越自我;教育学生在实现个体幸福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幸福。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第六小学有36个教学班,学生近2300人,教职工110人。践行幸福文化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培养适应未来世界需要的社会人、构建使学生既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的小学教育,打造适应时代的教育现代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教育哲学的理论指出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以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 ,毛泽东早在 193 4年在为苏维埃教育制定的人道主义的办学方针时就有论述 :“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可见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民众的文明幸福。满足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脱离了社会价值的个人幸福是空洞的、苍白的 ,而背离了社会价值的个人幸福是危险的、可鄙的。所谓社会的价值 ,在当前必定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只有将个人的幸福与国家和民族的幸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幸福主要不是取决于财富,而是取决于人的个性是否健全,是否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相协调,是否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和人的幸福最终要落实到人性的美好上,因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一、人格的意义与学生的人格问题从人格心理学看,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稳定的内在特质,包括兴趣、爱好、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幸福问题。然而,在教育方面,对学生的幸福需求的关注还不够,虽然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包含了幸福教育,但怎样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幸福教育还需要深究。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不同类型的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生活,能力和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当前学校教育没能为学生构建幸福的教育生活,没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基础.民主教育能为学生重建幸福的教育生活,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幸福与教育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幸福有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应关涉人的幸福.幸福视野下的教育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实际生活、加强师生对话并实施多样化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1.
教育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种是教育功能的自然延伸;另一种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安排来实现。有目的地增进学生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前提,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是关键,形成良好的幸福品质是目标。  相似文献   

12.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幸福问题要考虑中国的贫困现状、注重人的全面进步和长期发展、科学对待"幸福指数"研究,还应学习幸福理论的发展模式,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14.
追求幸福是人类难以割舍的永恒情结.体育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应以人生幸福为永恒追求,应当关涉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社会幸福.构建幸福体育应当关怀生命、关注人文、关心社会,从而实现体育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本义应是引导学生提高感知、体验、追求幸福的能力,但从当前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中却凸显了教育中幸福的失落,由此幸福观教育的探讨是势在必行的,对幸福观教育的内涵、价值的界定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以期对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建构思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幸福问题,有一种“拱廊街计划”式的相似,好奇的眼睛与征服的野心总使人坚信可以寻觅到开启的密钥,而迷宫般的繁复与庞杂却使其往往无法真正解读幸福的精神暗码。文章试图借用“拱廊街计划”作为某种隐喻,寻求观测幸福问题的“另类眼睛”:其一,在现代性流动、新奇、碎片、偶然的呈现特质中,幸福问题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又是沿着什么样的理路发生变化?其二,生存并跃动于行动者关系中的幸福感会不会只是个人主观之事?它是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修正的?其三,福特主义的工资增加方式与幸福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结?作为文化实践的幸福教育需要怎样的“延迟”?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国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三个结合诠释新的幸福理念: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结合;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创造幸福与感受幸福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为实现国民幸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根本的政治前提,铸造必要的精神支撑,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MHQ)对江西师范大学213住青年教师进行综合幸福感调查,并运用SPSSl8.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指数比较高,并且在学科、最高学历、职称及年薪收入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的"德福矛盾"要在制度的不完善、道德观念的转轨、公民意识的缺失以及媒体的负面引导等方面找原因。在理论上可以论证德福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在实践上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开展荣辱观教育、提升公民意识、发挥媒体舆论的正面作用等方面解决德福之间的矛盾,实现德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