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凝望人间——《青衣》悲剧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有着丰富的悲剧内涵,即人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和艺术的悲剧.人性的悲剧在于人性中的"低劣部分"得以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人生的悲剧在于自然法则无法摆脱和超越;艺术的悲剧在于社会的异化.而希望的出路则有待于人性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宋泽楠 《英语辅导》2008,(4):149-152
古希腊悲剧家们在不可抗拒的宿命论中建构悲剧。莎士比亚在人性与人生的悲剧间勾勒一种前因后果的关系。高乃依的主人公在两难之境中表现出英雄般的坚强性格。华夏文化语境中的"冤"剧和"怨"剧则分别体现了也源自于中国文人的政治情结和浪漫情结。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主要在于关注人性深层次的扭曲与无奈。它并不排除英雄成为悲剧主角的可能,但却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平常人,在对平常人生的体察中提示其悲剧性。根据其造成的原因,新时期小说悲剧意识存在如下形态:社会意识形态酿造形态、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影响形态、人性缺陷导演形态等。  相似文献   

4.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和齐灵窝斯的悲剧人性,前者在于其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开的自我与隐蔽的自我的冲突;而后者在于其对人性的践踏和蔑视所产生的变态欲望与自我毁灭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邱媛 《文教资料》2014,(30):78-80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带有浓郁的悲剧意蕴。在小说《半生缘》中最具有悲剧性代表的莫过于顾曼璐这个人物形象,她的整个人生都充满了悲剧性:亲情悲剧;爱情婚姻悲剧;人性道德悲剧。研究其人生悲剧对于探讨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无奈和悲凉,所以他的小说总有一点淡淡的忧郁,尤其是他后期,相当一部分作品蕴藏着悲剧意味。这种悲剧意味不那么张扬,而是含蓄的,具体表现为命运悲剧、人性悲剧和伦理悲剧。他借人物的遭遇表现人生的悲凉,显示了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悲悯情怀。他的悲剧精神不是表现为与命运的斗争与反抗,而是表现为对弱者的悲悯与同情,由此形成了他独特的悲情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
舒婷:悲剧情感的凸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婷具有浓重的人生悲剧感;舒婷的人生悲剧感源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及舒婷本身的人生体验;舒婷的人生悲剧感关怀理想、爱情、人性;舒婷的悲剧情感能唤起我们对她人生际遇的共鸣,从而激发我们吸取其崇高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杰小说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主要发生在社会、命运、人性、人本四个层面,每个层面的悲剧又各有其特质和表征。悲剧的共同成因在于主体的超越性,与作家的人生经验、创作理念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密切相关。四个层面的悲剧呈逐级递进性质,也标志着作家思想的逐步深化。在人本层面的冲突中,小说传达出一种现代悲剧思想和现代文化意识,表明作家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9.
石杰小说有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主要发生在社会、命运、人性、人本四个层面,每个层面的悲剧又各有其特质和表征.悲剧的共同成因在于主体的超越性,与作家的人生经验、创作理念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也密切相关.四个层面的悲剧呈逐级递进性质,也标志着作家思想的逐步深化.在人本层面的冲突中,小说传达出一种现代悲剧思想和现代文化意识,表明作家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0.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悲剧艺术起源于酒神节庆典的酒神音乐,悲剧是酒神兼梦神型的艺术,悲剧的价值在于以艺术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使生命的痛苦由审美转化为欢乐,生命最终通过艺术而获得拯救。从尼采的悲剧价值论中,我们又能得出对当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悲剧艺术起源于酒神节庆典的酒神音乐,悲剧是酒神兼梦神型的艺术,悲剧的价值在于以艺术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使生命的痛苦由审美转化为欢乐,生命最终通过艺术而获得拯救。从尼采的悲剧价值论中,我们又能得出对当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悲剧以否定的形式肯定人生的积极价值。悲剧艺术不同于现实的苦难,它不仅能唤醒人的伦理意识和行动实践意识,更重要的是引起人的审美意识,在审美观照的过程中使人的情感和心智得到净化和升华。《俄狄浦斯王》就是这样一部悲剧,作品巧设“弑父娶母”这一犯罪过程,其目的就在于求得一个“净化”作用;并通过“神谕”,构筑了全新的文化结构和人性结构体系;通过“斯芬克斯之谜”的设置而提出一个形而上的命题:认识你自己。这一切共同构成了悲剧自身最重要的审美品性。  相似文献   

13.
吴菁 《考试周刊》2014,(37):23-24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其思想艺术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小说揭示并批判了战后美国拜金主义思潮下虚伪、冷漠、自私的人性本质,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实现与幻灭的悲剧。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作品主人公盖茨比的人生悲剧是一个由外部环境、其与他人、其与自身和谐关系遭受严重破坏而导致的生态悲剧。  相似文献   

14.
马炜 《文教资料》2009,(18):91-93
冯至早期叙事诗中的爱情都是以悲剧收场.他通过爱情悲剧的叙述达到了对荒诞的人生处境的揭示,以及对正常人性被压抑的痛苦挣扎过程的展示.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生存的关注,使他的叙事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谈张爱玲与《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写尽了物欲诱惑下的人性沉沦 ,张爱玲在解剖了经济文明下金钱对人性的戕害和扭曲的同时 ,则更多地融入了现代意识 ;《红楼梦》悲剧意识的深刻性在于展现了人性中情与理的冲突 ,张爱玲则既写了情在理的压抑下的跃动 ,又对情保持着超然冷峻的观照 ;曹雪芹的悲剧意识沉潜于闺阁琐事 ,凡俗人生 ,张爱玲既沿袭了曹雪芹选择闺阁琐事传达悲剧意识 ,并悟出了“生在这世上 ,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观注和热爱一切的世俗 ,从中传达了她的苍凉无奈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不是再现人生,而是表现生命.他要从苦难的人生里提炼出生命的高贵与美丽,证明人性的善良,来营造他的"希腊小庙",向沦落的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圣所.沈从文净化了生活的悲剧,融进了自身孤独的人生情绪,赋予"边城"一种忧郁的基调,悲剧的旋律和纯美的风格,而悲剧的净化正是<边城>深刻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不赞同苏力教授在研究梁祝悲剧时通过考究梁祝年龄寻找根源的做法,也不赞同其梁祝悲剧与“包办婚姻”制度无关的观点。笔者以为,梁祝悲剧的根源在于主人公的性格,在于封建礼教与“包办婚姻”制度,在于不能由人类自主的人生命运。梁祝悲剧的反封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能说其不具有“追求婚姻自由”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尼采的悲剧哲学与审美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位悲剧哲学家尼采,从希腊悲剧文化中提炼出悲剧艺术与悲剧精神,以此解读人生、诠释生命,从而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生活引向崇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之中。尼采赋艺术以形而上的性质,认为艺术与哲学同根,只有在艺术审美生存方式中,人与世界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相互交融。从生存论的角度看,尼采的艺术哲学揭示了现实人的生存之美,即人的生命之美是生成的人生;人的诚实之美是道德的人生;人的艺术与科学交融之美是完整的人生。尼采开启并实现了哲学生存论与艺术审美论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老舍先生对祥子沉沦的悲剧人生的描写,多角度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社会的矛盾和腐朽统治下扭曲的人性.祥子背负的是三重悲剧意义:黑暗腐朽的社会悲剧;个体劳动者的性格悲剧;畸形婚姻的精神悲剧.探究原因,一方面,旧社会的逼迫和虎妞的诱骗是造成他的悲剧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他的小农意识和个人奋斗的理想则是导致悲剧的一个主观诱因.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认为,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一部直面现实人生,关注中国女性命运的优秀影视作品.它以新颖独特的影视话语诉说了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家庭暴力,意在表现一起具有特定历史内涵和现实指向性的社会悲剧.它深入人物的心理和人性层面,揭示了悲剧形成的内在原因,并成功地运用了心理蒙太奇等多种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