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最重要的中间环节,道德建设给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偏离,只有在理念、课程、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使德育回到正轨.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解决我国社会道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进行制度改革与制度建设,而不仅仅是道德建设。但在制度变革优先的前提下,道德建设仍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道德教育仅是道德建设的五种机制之一,不宜夸大学校德育的作用。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相比有质的变化,现代学校德育的作用是:审视社会正义,高扬终极关怀,强化普遍伦理,提倡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不同程度存在主体性失落的误区: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学校德育主体在道德接受中的心理机制是:道德需要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和主要归因;在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道德信念是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关键。在此基础上,试构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学校德育主体道德接受通式,品德结构模式,德育观念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专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德育改革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学校德育改革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加强德育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要改革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活动德育论     
活动德育是相对于说教德育而提出来的,它是指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并以活动为实现德育之基本手段的一种德育形式。活动德育具有动态性、体验性、创造性、开放性和直接性,在影响和培养道德品质、塑造道德人格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的普遍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当今社会文明进步和德育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相悖的。目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为每个人提供了大量的进行判断、选择和行动的机会,大大拓宽了道德实践的领域,这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概观我国学校德育,可以发现在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校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8.
"体验"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种生命的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体验"与德育有着密切联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在界定体验、道德体验的基础上,论述道德体验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我国目前学校德育的实践,从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道德体验在学校德育改革中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反观现行的学校德育,尚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形势,主要表现为德育内容的陈旧、德育网站的滞后、德育工作者网络素质的欠缺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从加强网络道德课程建设、校园网络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以及建立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渠道等方面,实现创新,以应对不断出现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走向体验之路的学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实效性低下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恪守着一种“知识德育”的路径,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把德育过程等同于道德知识的认识过程。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在体验中,通过反思和实践去学习,是“做中学”与“思中学”的结合。在德育中引入体验式学习,有利于学校德育回归本真、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反思力、升华道德境界。营造体验型的学校德育文化氛围、创设体验型道德情境、组织开展体验型道德实践、开发体验式德育教材等是体验式德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32):4-5
高中学段的德育教育是针对高中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的高中教育中,德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是处于一个被边缘和被忽视的位置,由此可见,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情况的发展是不容乐观的。本文则将着眼点集中在学校德育的环境构造方面。然而,像其他的德育手段和方式一样,目前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在校园人际关系、校园文化、课堂氛围等环境建设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即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高中学段德育环境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班级德育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德育。班级德育定位于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力量,班级是学校德育的基层阵地,也是联结和整合学校德育与其他德育领域的基本节点。班级德育的价值体现在班集体既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境,同时又是一个道德主体,学生通过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来发展与表现自身的道德品质。班级德育具有集体德育、组织德育、生活德育的特点,其在班集体中,通过班集体来实施。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既有学枝内的原因,更有学校外的因素。“高、大、空”的德育目标以及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失效的根本原因。道德建设离不开教育.但关键在实践。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校德育建设的成功经验有:政府重视,大学配合,社会支持;德育目标明确;德育内容联系社会实际.核心道德价值观明确;德育教材形象生动;课堂教学开放;重视公民教育。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应借鉴英国学校德育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做如下改进:德育教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效果最终要通过道德行为实践体现,然而知识本位下的道德教育只能止步于教授或曰灌输道德知识的初期阶段,这就必然导致在学校德育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断裂带,而填补这一断裂带的措施唯有践行德育。提升德育的实践品格是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认知与行为脱节的必然选择。携手社区,以立品、立德为主旨,建设书香校园,实施践行德育,形成课程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建设——校园读书活动——社区德育实践四板块统筹互动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为学生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获得道德体验和感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垒实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德育评价研究和探索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评价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现学校德育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回顾总结我国德育评价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指出德育评价理论需要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这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德育评价学科体系,加强学校德育评价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传统道德建设中,很多学校德育工作只重视个别榜样的作用,忽视制度建设,即使有德育制度也大都忽视学生在德育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深入人心,难以见成效。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被动的局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德育制度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学生参与的原则即通过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等民主管理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学校德育制度的选择或制定。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金点子”有奖活动、德育热点讨论、各种科学理论宣传等等德育活动,充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德育》2012,(19):13-18
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人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的追求。曾有一段时间,我国学校德育更多关注知识化、学科化、体系化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忽视了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境遇与独特的道德情感体验。针对于此,德育研究者开始探讨生活、道德、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末提出生活德育论,以“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来指导具体德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纯学科型德育,速成型德育,唯学校责任型德育,过去时型德育等明显误区。德育本质上是实践的,学校德育离不开道德实践,只有创新道德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在谈论学校德育现状时,经常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总是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德育,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德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也为摆脱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无奈找到了突破口,为创新学校德育,改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方向。一、学校德育创新的必要性1.德育环境的变化需要德育创新新世纪新阶段,学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