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关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两个命题,多年来学界内一直众说纷纭.其中大多论点将着眼点置于西方美学,特别是叔本华、康德对王国维的影响,而对于"无我之境"的认识,一般也都以和"有我之境"的对比为基础.本文将从学界内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各种理解入手,分析其真实所指,重点追溯"无我之境"的本义,考察中国古代美学中道家和禅宗与王国维的思维渊源,证明王氏对于"无我之境"这个概念的使用实为意义深厚,绝非单纯为了与"有我之境"相对而随意杜撰.  相似文献   

2.
“无我之境”:审美静观的极致 “无我之境”,是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诗歌美学命题。“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以为这段话的理论意义极为深刻,它实际上已对我国诗史上源远流长的两种审美模式(以屈原、李杜为代表的审美进取与陶潜、王孟为代表的审美静观)的极致境界,作了相当精辟的揭示,只是没有使用精确的理论概念,加之个别例证不准,致使这对具有深刻美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美学概念。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段话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做出了最简单而又明了的解说。所谓"有我之境",外界一切事物都以我的个人主观感受为基本色调。我喜,则物喜;我悲,则物悲。所谓"无我之境",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如同身在物外,对周遭的一切只以客观描述,而不加主观感受。王国维,美学大师,一语道出诗词真谛。然而,作为小学生,我们完全能够从中悟出作文的真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对意境类型进行分析阐述有助于对这一范畴的理解与认识.本文认为:依据主观色彩的特点,意境可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依据景物描写的特点,意境可分为有景之境无景之境;依据表现技巧的特点,意境可分为有隐之境无隐之境.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境界说”,接触到了诗词创作中的某些实际经验和规律。这种“有我”“无我”论是建立在传统的“情”与“物”的基础上的,是对先秦以来朴素的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与应用。王国维早年嗜读西洋哲学、文学著作,尤其受好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学说。他的境界说中的“有我”、“无我”论,尽管以中国传统的古典文论为基础,但是,决不能排除西方哲学、教育学理论对它的影响。关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中的“优美”、“宏壮”这一对概念,就属于西方美学范畴的。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相似文献   

7.
一、德育中"有我"、"无我"之意义阐释 "有我"、"无我"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创立的诗评理论.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王国维是用"有我"与"无我"探讨诗歌的主体特性.这里我们不妨借来探讨在德育工作中德育者的主体个性.  相似文献   

8.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以王国维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政治课"有我之境"的教学主张,并且开发了系列化"有我之境"的相关课例,如"消费及其类型——一个‘上门女婿'的苦乐人生""征税与纳税——二  相似文献   

9.
“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区别不仅仅是抒情形式的差异.“无我之境”的观照方式“以物观物”源于庄子“丧我”、“物化”思想,所表现的是本真的宇宙生命情怀.“无我之境”和儒家、道家性情论有关.  相似文献   

10.
郑大转 《文教资料》2007,(17):70-71
该文从什么是境界谈起,再谈到《人间词话》中境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美学境界的比较辨析。  相似文献   

11.
对新时期三十多年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探讨、研究文学意境论问题的概况,意境说的提出和发展作了较具体的述评。涉论教材45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中,王国维发掘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潜在体系,通过"意境论"对古代文论进行阐释并使之系统化;宗白华则是中国美学潜在体系的发掘者,通过"意境论"激活了一系列古老的理论范畴。他们首开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先河,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s a response to what I see as the challenge posed by constructivist and narrative pedagogies, this paper seeks to sympathetically reconstruct Bernard Williams’ Absolute Conception from the scattered texts in which he briefly sketched it While ultimately defending the Absolute Conception or something close enough to it, the paper criticizes and distances itself from some aspects of Williams’ version, notably his conception of philosophy as insurmountably perspectival. Williams’ understanding of perspectival knowledge as contrasted to absolute knowledge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concrete, if fictional case of the Dr Manhattan character from Zack Snyder’s Watchmen (2009). Adrian Moore’s reading, and Hilary Putnam’s criticisms of Williams’ Absolute Conception are amongst the positions engaged with.  相似文献   

14.
构思是诗歌创作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构思,诗人才能把某种内在的抽象玄想变为外在的具体形式。诗歌构思要解决如下问题:理性与感性、意念与意象、联想与生发。  相似文献   

15.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总体看法。数学观是不断演变的。数学观的发展经历了从绝对主义数学观到可误主义数学观以及建构主义数学观三个阶段。数学观的演变给数学教育极大的启示,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把握数学观的深刻内涵,领悟数学是一种文化,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数学思想方法,鉴赏数学美和追求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论新时期高校师资培养工作的地位和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资培养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高校人才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进师资培养工作的创新和转型,从而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环节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本文从构思的重要性,结合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的体验、情感和想象,对构思的作用以及对画家新颖和平常的构思追求可看到,构思尽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还是有些具体规律可寻。  相似文献   

18.
概念地图绘制及其建构量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概念地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建构的量规,以促进使用者更好的理解概念地图的知识组织形式,为概念地图的自评与他评提供一个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以来,关于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研究由于研究者各自出发点不一样,对于“有我”“无我”的解释多达19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广告创意是广告创作的灵魂,广告翻译是用目的语对原广告信息的重新组合和对原创意的一次创新。广告创意必须具有相关性、原创性、震撼性、简洁性与合法合规性。广告翻译创新必须立足于突出广告的功能,对原广告的文字、语句和创意进行加工改造,使所译广告符合目的受众的文化习惯和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