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研究体育问题主要是在1915年至1917年期间。一九一七年四月,在《新青年》第三卷第2号上,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毛泽东针对当时“中华民族体质柔弱、而提倡体育者多不知体育之真义”的情况,就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与德育智育之间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体育之研究》一文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已经形成。笔者认为,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在我国体育科学的研  相似文献   

2.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同志早期的作品,是我国第一篇以近代科学与教育的观点全面系统地论述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珍贵文献.该文于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署名发表干《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内容十分丰富,说理情辟。毛泽东同志在当时条件下,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的方法,对体育的涵义、效用、目的、方法以及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作了全面论述;对当时学校体育的弊端作了深刻的分析与批评;总结了自己的体育实政并指出了运动的注意事项。文章的发表,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党、军队和国家的卓越创始人之一和领导者。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十分喜爱体育活动,可以说,他对体育的研究早在投身中国革命活动之前就进行了。1917年4月,他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二号,发表了《体育之研究》的论著。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特别是建国以后,由于毛泽东同志肩负着对全党、全军以至全国各领域的全面指导,虽然没有提供关于体育的系统专著供研究,但可以从他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中和关于体育的言论和指示中,窥见其体育思想的丰富内容。作为毛泽东特定的特殊的历史地位,他的体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必然地对我国教育、体育事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对于体育既有亲身实践活动,又有理论探讨。他在1917年4月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不仅从理论上折射出光辉的哲学思想;同时,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和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体育的改革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重新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早年著作《体育之研究》。其中把“庄子效法于庖丁”做为我国古代阐明体育的一个代表。因此研究庄子关于体育的思想论述,对学习《体育之研究》,对研究我国古代体育理论与历史都是必要的。一、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和治天下的体育目的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其生卒年代约为纪元前355—275年。他在论述养生的目的时,曾说过这样两句话: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视,可以尽年”(《养生主》)。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已经整整50年了。半个世纪,五十度春秋,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时变化。社会主义文苑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呈现出一派春光烂漫、繁花似锦的景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几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文献,它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有着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论鲁迅》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是当时陕北公学学员汪大漠同志的记录稿,最初发表在1938年3月出版的由胡风主编的《七月》刊物上(参阅《人民日报》1981年8月19日唐天然《〈毛泽东论鲁迅〉发表经过》和《人民日报》1981年10月12日胡风《一点回忆》两文)。在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前夕,《人民日报》于1981年9月22日,重新发表了这篇重要讲话,它与原来发表的记录稿略有不同。毛泽东同志当时所以要发表这篇重要演说,其  相似文献   

8.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杂志上的文章,映衬了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再读“毛泽东早期文稿”,发现毛泽东年青时代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对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问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拟就杨昌济先生的言传身教,及与毛泽东的学识和体育的交往进行论述,究其渊源。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五十二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十年浩劫之后,是理性的力量,促使毛泽东同志从“神坛”上走下来,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是理性的圣水,洗去了林彪、四人帮溅到毛泽东同志身上的污垢,还给毛泽东同志以本来面目。这几年的“毛泽东热”、“红太阳热”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初中第六册     
沁园春·雪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雪》写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发表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重庆的《新民晚报》第二版副刊“西方夜谭”上。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我国解放以前公开发表的一首词.当时,这首词的发表,受到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知识界的高度重视和欢迎.特别是在重庆,引起了很大轰动,有十多种报刊发表了对该词的步韵唱和之作.补充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是东汉是帝的女儿沁水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是1957年二月二十七日发表的。二十七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这部光辉著作也经受了正反两方面实践的检验。实践证明,它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中心思想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科学的,是真理,是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同志的这部光辉著作,曾经被严重地歪曲了。林彪、康生等人在什么“划时  相似文献   

12.
以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45周年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2周年之际,国家体委、国家教委等lO部委已于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普及第八套广播体操.这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民文化体育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3.
抓准根本方向问题做好高校育人工作——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体会白国华今年5月,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55周年。55年来,《讲话》所阐发的光辉思想,以其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一直照耀着我国...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吗     
鲁迅逝世以来我国举行过哪些主要的纪念活动? 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一九三七年):延安陕北公学举行纪念会,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任主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鲁迅精神》的讲话。上海文艺界举行纪念座谈会,九十余人到会,推选郭沫若、巴金、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体育锻炼,并就发展体育事业发表了许多内涵丰富的文章、讲话和批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思想和理论,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毛泽东深入研究体育问题,是在上个世纪的初期,即1913-1917年这段时间。这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中国人民的矛盾异常尖锐的年代,是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和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怀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毛泽东深感体育重要,对当时旧的封建教育制度给青年学生的摧残和“国力苶弱,武风不振”,国人对于列强的入侵“见兵而畏之”(肖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  相似文献   

16.
挖掘、梳理和拓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及其理论资源,特别是认真研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建设当代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四十九周年之际,对几十年来《讲话》研究的最一般情况进行一次反思,以呼唤《讲话》的一袭馨香,化育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及其理论的“劲草”。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发表于一九四二年九月七日。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正是我国抗日战争期间极端困难的两年。为了克服物质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政策。由于某些地区的同志对这一极其重要的政策精神领会不深,执行不够坚决,毛泽东同志及时发表了这篇文章,对精兵简政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8.
<正>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讲话》的发表有其历史针对性,但其革命的科学的原则今天依然放射着光芒。 《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艺观,并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五四”运动至1942年我国思想斗争、文艺斗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革命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并且围绕着这一根本问题,阐述了一系列文艺理论的基本原则。《讲话》是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文献,自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一直是我党制定文艺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讲话》发表已经四十年了。从一九四二年到现在,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讲话》的内容当然需要发展,但是,历史的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所阐述的基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发表以来,已经整整四十年了。 纵观我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讲话》在促进我国现代文学进一步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