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学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将历史学科的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也指出:“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已将历史学科丰富的内涵与能力培养的功能萎缩为具体历  相似文献   

3.
袁超 《成才之路》2010,(25):70-70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历史学习亦是如此,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而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则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必须使学生喜欢历史、学好历史,为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促使人们进行认知,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  相似文献   

5.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奠基石.由于中考不考历史学科,所以部分初三学生对历史课有一定的排斥情绪.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史秀举 《学苑教育》2012,(20):62-6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根据农村中学生兴趣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本人的教育实践,总结并提出了激...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兴趣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呢?笔者想就初中学生如何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谈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把握时代的脉博,抓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既能较好地体现历史学科"古为今用"原则,也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实效,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历史课尤其如此。因为,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不存在于今天,给予人以陌生感;而学生年龄又小,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说明激发学生兴趣是这次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目的所在。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0.
叶宝林 《考试周刊》2009,(11):173-173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教学易陷入教条化、枯燥化的境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学生对学科学习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成绩也就越来越好。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激发求知欲。  相似文献   

13.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是一线历史教师孜孜不倦谈论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创新思维能力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三个方面略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渴望获得或了解历史知识,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历史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者积极学习历史的催化剂,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而易见,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保持“乐之者”的角色学习历史,教师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本人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5.
李红英 《教师》2010,(3):92-92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老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完成历史学习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兴趣也叫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强烈情感,才能引导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他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句话里,提出了“知学”、“好学”、“乐学”三种学习态度。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学生在私下里议论他们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学科,其实这是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所在。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具体地说是学生有选择的、愉快的、力求接受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学习起来便会主动积极,兴致勃勃,废寝忘食,几乎会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有兴趣的内容和活动上,丝毫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亮  张敏 《吉林教育》2006,(6):37-38
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动力。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