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认识,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听的能力,使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多为学生创造“听”的条件,营造说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听得懂英语,说得出英语,这是我们小学英语老师所追求的目标。一、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心理学测试表明,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听的能力也是排在首位,因此从听开始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来说,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也…  相似文献   

2.
任玲 《黑龙江教育》2002,(10):24-24
一、注意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反映和结果。在读的基础上可培养写的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加强对读的理解。总之,只有使“听、说、读、写”能力并举,才能打好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二、注重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为了使学生多听、多说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浓厚兴趣,更主要的是达到了学英语、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快乐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崔洪娟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新教材围绕这一目标,编排了...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回顾和探讨扬大亮,周平,刘黎明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说和写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在教学大纲中,阅读被放到了听、说...  相似文献   

5.
吴亚琴 《中学文科》2006,(12):63-63
新课标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必须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我着重加强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陆芸 《教育导刊》2006,(5):46-47
“视、听、说”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发展性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英语“视、听、说”教学法的主旨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英语、理解英语、使用英语,从而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而发展性课堂教学强调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促使教学状态的不断改善和效能的优化,可见这两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共通性。教学实践表明: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引入轻松有趣而又实用的电教教学媒体,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就会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董云霞 《成才之路》2009,(32):64-64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英语则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听”和“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院使用的通过教育部组织验收的《大学体验英语》,这一教学系统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大纲过分强调阅读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输入在语言教学范畴内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语言。下面我就从听和读两个方面谈谈语言输入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 1.听力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仅靠传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例如有如下一个完型填空:   “ Mr.Johnson was a teacher at a school in a big city in the north of England.He一一 went to France or Germany to stay for a few …  相似文献   

10.
李萍 《课外阅读》2010,(7):106-106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相似文献   

11.
蒋其领 《考试周刊》2012,(80):102-102
在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技能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成为可能,并持续下去.必须在完成教育基本任务、传授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帮”“扶”“放”,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有效满足新课标中对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听”是英语“四会”技能之一,学习语言首先是从听入手,然后学会说,读与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新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听能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但目前初中生的英语听能普遍较差,这不得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要学好英语,听、说尤其重要。要先突破“开口关  相似文献   

14.
英语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同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这说明了这门课程既是传授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知识课,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  相似文献   

15.
目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其基本观点是使95%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一个以围绕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反馈矫正贯穿始终为基本原则,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对优化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控制,完成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一、出示目标上课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明确“主攻方向”,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进行这一环节时要尽量设制语言情…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的主题。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等方式的训练。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尤其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相似文献   

17.
孟宇龙 《上海电教》2002,(4):28-29,21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要不断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和掌握好英语。“听”不仅是基础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还是基本的学习能力。学生不可能不听而说,不读而写。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所谓目标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讲语音,背句式,翻译课文,借助汉语来解释英语,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很多学生学会的多是“哑巴英语”,会写不会说,听也听不懂。因此,英语教师要积极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目标教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要涉及许多英语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功能等项目,教师讲授上述英语知识应采取相应的策略,运用创新思…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