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潇 《教育》2013,(10):42
决策本是管理者为实现某目标而做出的决定,决定的对错直接影响到目标实现的结果。因此,决策必须做到正确、可行。多年的教学管理表明,校长在做出每一项决策前要做好心理、行动和语言的准备。要反复认真地考虑决策的可行性,充分估计到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考虑好成熟的解决方法。一名教学管理者要体现民主意识,善于倾听呼声,切忌盲目、武断、草率地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2.
<正>在汉语语境中,"决策"一词常被理解为"决定政策",主要是对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做出决定,是领导们的事情。但事实上,决策不仅指各级领导对国家或地方的大政方针做出决定,也包括普通人对日常问题做出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决策活动与人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决策活动。这个社会由各种类型的组织构成,不同的组织都有独特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职业学校实现其目标的活动就是教学。广义上的教学可以看成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其自身  相似文献   

3.
并购作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是企业实现“做强做大”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并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成本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甚至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因素。因此,企业要充分考虑并购成本给并购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并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决策,就是指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因此,可以认为决策即"做出决定"、"做出选择"的过程。决策教学,即用决策过程或者步骤作为教学过程或者步骤,采用一种或几种决策方法以达成培育决策意识、提高决策能力等教学目标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哲学认识论的基点,探讨决策合理性的内涵,从"决策"和"合理性"的概念探讨入手,分析指出"决策合理性"就是指决策者在一定约束条件的限度内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适合实现指定目标,即合乎思维的逻辑性、主体的目的性、客体的规律性和行为的技术性.  相似文献   

6.
所谓决策,就是指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因此,可以认为决策即"做出决定""做出选择"的过程。所谓决策教学,即用决策过程或步骤作为教学过程或步骤,采用一种或几种决策方法以达成培养决策意识、提高决策能力等教学目标的教学。一、地理决策教学的重要性1.地理决策是社会的紧迫需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  相似文献   

7.
肆:学校管理     
一、管理改革与制度建设 (一)学校领导的几种模型 在学校领导方面,Bush(1986)曾归纳出以下的五种模式:一是常规型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分级管理和通过理性途径去实现学校目标;二是民主型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让教师分享权力和决策;三是政治型模式,这种模式在决策制定之前通常要经过讨价还价,因为每个教师都可能会按照自己的目标和兴趣来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8.
决策工作重在目标蹇守俊这里所谓的决策,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对学校未来的教育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做出决定,它是见之于客观行动的主观能力,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现。一般而言,学校决策工作经过四大环节:目标的确定、方案的拟定、方案的选择、方案的实施。本人...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管理中,决策是校长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职能,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更是如此,其原因在于中小学校长管辖的人、财、物等相对于高等学校校长而言范围要小得多、决策组织机构也相对简单。中小学校长承担的决策性工作更多更细,校长的大量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治校目标和计划做出决定,并对有关行动或措施拍板定案。对于学校的发展而言,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因此,中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决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霞  徐吉志 《今日教育》2007,(5S):36-37
在学校管理中.决策是校长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职能。校长的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治校目标和计划作出决定.并对有关行动或措施拍板定案.以引导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努力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对于学校的发展而言.“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所以.要实现学校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就要必须提高校长的决策能力。那么.校长又该如何锤炼、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是新时期行政决策体制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化的目标体系.要达到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优化决策组织体系、合理分配决策权力;第二要规范决策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第三要强化对行政决策权力和行政决策过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关于朝鲜战争,中国领导人曾在四个方面做出过重大决策,本文对此历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苏联和朝鲜已经商定对南朝鲜采取军事进攻的情况下,中国无可奈何地做出了支持发动战争的决策;在联合国军已经越过三八线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毛泽东力排众议决心派兵入朝作战,目的在于取得斯大林的信任,借助中苏同盟的威慑力和苏联的援助,稳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中国出兵实现了决策者预定的目标;中国在志愿军突破三八线并已达到出兵原定目标的情况下,拒绝了联合国的停火议案,错失了在各方面条件有利于己而实现停战的机会,结果陷入全面被动;在漫长的停战谈判过程中,中国的决策方针变化较大,先是急于达成停战协议,而后转为"边谈边打边建设",最后在苏联新领导人决定立即结束战争的要求下,只得按照美国的条件签订了停战协定。文章对于中国领导人处理第一次重大周边危机一系列决策的成败得失依次做出了历史评论和检讨。  相似文献   

13.
教育决策对于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使教育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关键,也是减少和避免教育工作失误的重要因素。一、教育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内容所谓决策,一般地说,就是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做出决定的过程。它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能,也是衡量领导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张雪珏 《考试周刊》2013,(35):193-193
<正>独立决策是指一个人不受他人影响,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做出决定。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幼儿初步的独立决策能力,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一、让幼儿学会相应的技能、技巧让幼儿学习掌握相应的与其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的技能、技巧,是其进行独立决策活动的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初步掌握了某一方面的技能或某一方面有了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所谓决策,就是“决定对策”。具体地说,决策是具有理智的人或群体按照某种目的所作出的行动决定。也就是说,“决策就是作决定”、“决策就是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所作的决定。”科学决策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而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多种预选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方案。” 决策虽是作决定,却不能把决策仅仅理解为行动方案的最后确定。实际上,决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认识过程,它包括从问题提出、信息收集、目标确定到方案的拟定、评价和选定等各个环节。在方案选定之后,还有检查验证、贯彻执行,以及信息反馈和修正、调整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以达到总目标最优化的目的。例如,国家制定并颁布的方针、政策、决定、计划、意见等等,可以统称为决策。它们是经过整个决策过程而最后确定的行动方案,属于整个决策过程的成果。因此,决策概念的涵义,不仅是指对未来行动作出的决定,而且还应包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教书育人》2012,(22):36-37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的人性观,往往决定着其激励策略和管理方法,这些激励策略与管理方法也常常影响着教师的决策与行为。学校要想达到管理的目标,必须了解学校教师的需求,做出正确的人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与教师需求相匹配的个性化激励机制,使他们的需求及个人奋斗目标与学校的目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降低他们的离职率。  相似文献   

17.
在寡头市场上,企业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企业在做出自己的决策之前,都要考虑对手的反应方式,然后再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本文通过对我国家电业的两大巨头的并购案例,运用博弈论等寡头市场上的基本理论,来分析为什么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通过考虑对手的反应方式,可以有利于企业自己做出最优的决策,并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决策要注重自主学习,因为课程应该以学习为基点,学习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线,在各级课程决策中,校本课程决策尤其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在校本课程决策中注重自主学习,首先要确立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目标,这主要包括:校本课程中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发展的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决策所决定的课程应该便于自主学习;其次要在校本课程决策过程中以自主学习为基点,这主要包括:构建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机制,采取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是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所确立的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要真正实现和完成这一目标和任务,需要研究目前影响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原因,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决策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最终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表现为预期目标被架空、预期目标被替换、预期目标减损性走样以及预期目标创生性拓展。课程改革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课程改革政策的决策主体、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过程等,无不影响和制约着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实现。要调控预期目标的偏离,必须加强课程改革政策研究,有效控制政策偏差。为此,课程改革政策要尽量照顾各方利益,提升课程改革决策主体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保持课程改革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