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于物理教育来说,美育是指物理教师借助物理学中的科学美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让他们感受、鉴赏、创造科学美,以达到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鉴赏和创造科学美的能力的过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贯彻美学的物理教学也是不完全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科学美是在科学理论公式、实验中所反映和显现的自然界本身和谐、 简单、新奇的内在美。其主要特点是和谐、多样统一;简单明了;新奇、 雅致。技术美是人在生产劳动中所生产的兼有实用和审美双重价值 的产品所具有的美。其特点是这种创造性劳动中包含大量的科学知 识创造能力和操作技巧;它的实用功利性以及它的直接会同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教育应是真、善、美的统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应该向学生传递美、展现美,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并从物理学家身上潜移默化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人生美.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及其自然规律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物理学内在美,主要包括:科学美、简单美、逻辑美、抽象美、和谐美、结构美和奇异美.  相似文献   

5.
杜花 《考试周刊》2007,(33):30-31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如何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一是教学与审美的结合:1.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2.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3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二是色、形、声的结合:1.声音创造美,2.画面创造美,3.色彩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情报意识是意识这个术语在情报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人脑对情报这种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人们捕捉、判断情报和决定自己对情报的态度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情报意识是人对情报的敏感程度.科学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情报的提供、传递和获取,情报意识的强与弱决定了一个人对情报所采取的态度及处理方法,是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最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强化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开展用户教育工作.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情报意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培养与强化,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严谨的科学,也是富有内在结构美的艺术。数学科学的丰富审美资源使我们能够利用数学美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和创造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抽象美、对称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对学生进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其一,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其二,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其三,构筑科学的课堂结构,优化美育过程。总之,教师对课堂手段要做到科学的设计,科学的归纳和总结,以科学的编排程序并一饱满的热情,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合理输入,引导学生沐浴在情感美、语言美、程序美、情景美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赵文辛 《学周刊C版》2023,(35):148-150
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地理教学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模块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自然地理,探寻科学美;旅游地理,提升审美素养;自然灾害与防治,体会生命之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环境之美。力求通过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初中地理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初中地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的因素,地理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技能,还要满足学生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自然地理,探寻科学美;区域地理,感受空间差异美;自然灾害与防治,体会生命之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利用简单美,培养探索精神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的简单性、数学理论的精炼性、数学方法的简捷性、数学问题的简洁性都是简单性的体现,可以说简单性是数学美的本质之一.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数学的简单美,就有可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重视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美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数学美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善于运用数学美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它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与…  相似文献   

13.
数学美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隶属于科学美,具有简洁性、统一性、对称性、整齐性、奇异性、灵巧性、思辨性等特点,能激发人们创造的热情、启发人们探索真理的思路、具有检验真理的作用,在培养人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数学美,可以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淑元 《现代语文》2008,(4):112-113
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着丰富优美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借自然界的音响来组合音乐美;二是借诗歌节奏的回环往复来创造音乐美;三是借音调的抑扬顿挫来营造音乐美;四是借韵脚的交错回旋来构建音乐美.中国古典诗歌正是具有了音乐美,才创造了流传千年而不衰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是指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时与周围事物发生的关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也是普遍存在的.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日益丰富和提高,人们对欣赏对象及一切事物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的追求也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在各个领域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人眼中,化学总是与"有毒"、"有害"、"危险"等不美的词相连;在中学生心里,化学是分子、原子和做不完的习题。显然,化学的美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化学这门研究分子、创造分子的科学,体现为化学物质和谐之美、化学实验新奇之美、化学理论简洁之美和化学家创造之美。化学的美是内容的美、抽象的美、理性的美,学生需要在教师创设的化学审美情境中,学习、体验、感受化学的美,从而形成化学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王惠 《文教资料》2008,(36):109-111
语文教学以语言符号和美感载体渗透着感情的形象化意义,要求语文教学用"美"吸引学生.通过诵读,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利用情感熏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发挥想象,培养审美创造思维能力;在美的实践中实现美育.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影响、感化、教育新一代,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式,形成合乎要求的读、写、听、说能力.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18.
美,其内涵一般理解为美丽、美好等,但它的外延内容且非常丰富:爱国是一种美;健康的心灵是美;健康的体魄是美;优良的意志品质是美;健全的心理素质是美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美、追求美、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有效途径.笔者对体育教学中进行美的熏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伍时安 《文教资料》2008,(19):129-131
人类创造的文字蕴涵许多美的因素,教师在字体设计教学中要做到寓美于学,充分挖掘字体的美,以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字体设计教学中的美感培养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一是认识字体的外在美--形式之美;二是理解字体的设计原则;三是感悟字体的内在美--精神之美.  相似文献   

20.
张磊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2):55-58,88
街舞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运动.美,是街舞运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它赋予街舞永恒的生命力,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街舞的魅力和生命活力.文章从美学的视阈深入探究街舞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意境美,在此基础上指出街舞教学具有的美育功能,并提出实施街舞美育教育的三大策略,即理论先行——认识、鉴赏美;实践践行——体验、表现美;环境孕育——创造、生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