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及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的现状,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提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全程中,从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职业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凸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通过研究旨在为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复杂严峻,针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政辅导员诸多的角色优势十分有利于其承担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员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及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莉  侯凯升 《文教资料》2020,(1):149-151
新时代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教育内容与新时代就业趋势脱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未达到新时代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水平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各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国情之必需,也是实现个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而,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到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发展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娜  吴湘锋  周京晶  陈叶 《文教资料》2013,(36):152-15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显著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首先介绍了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其次结合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就业现状,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就业的两条宏观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面对社会、面对工作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根本需要和制约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原因,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从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工具三个方面提出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传统的精英教育已经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提升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分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并提出了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职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的教育,高职创业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广泛内容、深刻的内涵.围绕创业实践,通过多种途径,使创业教育有机融入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生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第一步,是树立、形成和实现正确职业理想的关键。为更好地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教育活动,高职学校应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提高暨业素质,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3.
刘伟 《职教通讯》2012,(7):41-44
大学毕业生大多会有一段较长的"职业迷茫期",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基础教育缺失了"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天资和兴趣,并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取用它们。职业规划教育必须尽早实施,而最好在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门隐性的职业教育课程,其本质是职业幸福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工作新路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永乐 《中国德育》2006,1(8):65-67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实效不高有很多原因。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德育工作的抓手,可以使德育工作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联,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形成合力,使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求高校德育在观念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指向明确、协调一致,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分析生涯教育的理论,比较海峡两岸高校实施生涯教育过程中的异同点,结合大陆高校在实施生涯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借鉴台湾高校生涯教育的有益做法,从师资队伍建设、社会资源利用、相关课程设置、工作平台搭建等方面,对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师资教育杂志》2012,38(4):461-475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motives underpinning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impact of such mobility on changing the perceptions of senior teacher educators from Israel who have experienced cross-cultural professional transitions during the mid-career stage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teacher educators’). A thematic analysis of five interviewees’ retrospective narratives highlighted three motives driving career mobility: the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joy of adventure and challenge; and the need to bring about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ir careers. In addition, two categories of changes in perceptions that occurred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mobility were mapped: (a) pluralistic perceptions in a mult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b) culture of learning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discussion rais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ndings and the literature on career mo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Early career’ in academia is typically defined in terms of research capability in the five years following PhD completion, with career progression from post-doctoral appointment to tenure, promotion and beyond. This ideal path assumes steady employment and continuous research development. With academic work increasingly casualised, experiences of ‘early career’ are changing and definitions in use by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bodies do not reflect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early career academics (ECAs). This paper presents five collective narratives and a thematic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from 522 ECAs in three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diverse experiences of the early stages of academic careers 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reconsider current definitions. We argue that the employment context in higher education makes it crucial to consider scholars’ self-definitions alongside existing objective indicators to redefine early career in academia.  相似文献   

18.
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义务。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观念,使学生掌握使用“职业锚”“岗位群”,为自己职业生涯定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致使学生从中学阶段步入大学阶段,面临诸多的不适应。因此,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大学初期做好职业发展教育的衔接工作,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为贯穿大学阶段的职业发展教育和指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习,而且影响他们将来的职业成长。高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适合自己职业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政府和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大学生就业心理不成熟,高校应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把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