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调查,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对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也构成一定阻力。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关注的话题。教师职业倦怠是如何产生的?教师怎样才能消除职业倦怠?本期“三人行”栏目将围绕“教师职业倦怠”这一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压力的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中学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也是影响教师身心健康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直接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教学品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根源,调整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大困境。教师专业权利的失落是诱发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学校组织支持入手,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需要学校积极行动,努力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责任感;协助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总体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完善再教育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达成。  相似文献   

5.
正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的众多调查数据已经证明,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心理情绪问题也越来越多,部分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明显呈现出职业倦怠的症状。因此,探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寻求有效的克服对策,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职业倦怠(Burnout)是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的职业压力的反映,而教师正是这种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内涵、成因及对策着手,以期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状况令人担忧,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倦怠现象。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并寻找相应的对策以缓解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但教师职业倦怠却不是对工作中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社…  相似文献   

8.
教师方面◆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在教育领域中的确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一个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自身不能成功地应付各种负面压力。职业倦怠是与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教师经历的压力是教师产生倦怠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在遇到压力事件时尽快进行调整,以免发生职业倦怠。所以,有了职业倦怠症状的教师也不要慌张,要对职业倦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这种症状看作是工作压力给自己的一个提醒。要相信职业倦怠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缓解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演进过程.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有一种现象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职业倦怠的不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着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分析高校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入手,借鉴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成果,指出需按照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现状,从管理体制、教学压力、教师待遇和教师自我教育等方面来解决成人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杜小念 《教师》2011,(34):13-1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大多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认为,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必须从多个方面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质量,而且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那么,如何有效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呢?  相似文献   

13.
<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师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教师的身心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因此,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偏远山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使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为严重,然而山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又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分析和研究偏远山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特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5—10年是职业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职称与学历是影响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必须从学校和教师个人这两方面出发,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能力无法应对工作要求时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职业倦怠有三个核心特征:(1)情绪衰竭;(2)非人性化;(3)低个人成就感。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生成长,进而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典型表现及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消解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因实际上是教师的自我修养有待加强,但是教师职业倦怠也有它的外因,这就是教师的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教师的压力往往来自于学校领导的压力,来自于上级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的压力,致使现在的教师处在一种紧张的心理压力和满足是牢骚的工作环境中,最后产生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危害,进而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角度,提出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江西省赣州市十七所学校1073名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情绪疲惫,而职业倦怠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压力反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多来自可控性低的社会、学生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核心自我评价中的四个人格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高于压力变量,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具有人格基础。建议学校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的自由决策权,激发教师成就动机,加强教师专业团队建设,从而有效防止教师职业倦怠,让教师能"乐在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