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主要是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四方面展开。为了研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对五省二市(以下分别简称为A、B、C,D、E省和F、G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2.
了解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现状,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被调查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情况、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态度、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教师信息技能的应用、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山西高平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的基础,更是推动和提升全民教育的起始环节.我国中部地区是教育大省聚集,如何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成为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洛阳市作为中部典型的副中心城市,近年来正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文以洛阳市中小学为实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调研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其在基础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发展情况,旨在理清我国中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针对洛阳市中小学数量较多的3个区(县)教育信息化调查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以此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决定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互联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机遇,厘清这些挑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是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当前,能力发展方式单一化、培训对象混同化、培训内容趋同化、支持服务形式化以及考核评价行政化等问题,不仅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陷入困境,并且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主要瓶颈。该文通过剖析造成困境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分类发展、构建一体化网络教研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以期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健康高效地发展,为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要探究的课题。在区域内,如何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可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使其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本文探讨了区域内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以帮助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教育”是推动教育变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互联网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但这要求中小学校长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校管理的能力。开展相关培训是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对“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的调查分析,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活动,开展云南怒江州、四川凉山州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提升研究。遵循可适性、设计性、调节性和总结性原则,构建了中小校长信息素养提升模式整体架构,以期为今后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提升培训提供参考,助力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影响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力量,主张校长具备敏锐的眼光,广泛吸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助力学校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人价值观的倾向或偏执,校长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保守或激进属性,从而出现信息化教育价值的伪多元性。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要去除这种伪多元性,促进学校在信息化时代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影响教师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力量,主张校长具备敏锐的眼光,广泛吸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助力学校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人价值观的倾向或偏执,校长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保守或激进属性,从而出现信息化教育价值的伪多元性。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要去除这种伪多元性,促进学校在信息化时代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教师信息化设备应用能力不足、学校信息化设备应用水平整体不高等问题,我们抓住“教师”这个关键,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梯度培养,全覆盖提升教师信息化设备应用能力探索“尖子引领、示范带动、全员提升”方式,坚持梯度培养,分层分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发现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提升对策,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以教师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宋囡  程靖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108-110,124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能够深化中小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及学生的全面进步,也推进了素质教育的继续发展。但是现如今县级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体系并不健全,对县级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相当薄弱,缺乏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因此,如何更好地完善对县级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推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基础和前提。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为切入口,探讨中小学教师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应用成果的不断积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逐步从重视学校数字教育资源配置转为重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融合创新。文章从应用场景、应用主体和应用工具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型并选取信息化应用核心指标,采用综合指数计算全国各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数,同时对东、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差异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省际和区域差异明显,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整体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简称ICT能力)是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要素。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开展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简称TALIS)呈现了教师在理解、准备和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三方面的表现。基于TALIS 2018的调查数据,本研究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呈现了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表现及影响因素,以寻求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可行策略。研究发现,与国际数据相比,上海教师理解和准备信息技术能力表现良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不同性别和学历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现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教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显著差异,教龄越高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越强;在已有的专业发展活动中,相比阅读专业发展文献、课程研讨会、线上培训和教育专家论坛等活动,正式的资格证书或学位培训、参观考察以及加入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小组等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大。本研究建议应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践导向、促进多元主体的参与、构建系统化的信息技术能力学习路径及重视经验型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科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体,全面了解学科教师对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的知识储备、兴趣、应用困难和需求是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教学能力的前提。对北京市8个区1266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对人工智能总体感兴趣,能认识到其应用价值,但对其功能等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人工智能助力教学作用的认识男教师高于女教师,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随学段升高而下降;对人工智能的兴趣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城乡和学科差异均不显著。基于此,要加强对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培训与普及,抓好40岁以下年轻教师和学校中层管理人员等骨干群体,促进培训与应用的互动和结合,加强技术环境与软件平台的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与应用,而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并积极推动这些宏观政策与战略的落实与实施。通过系统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对“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系列文章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过程进行介绍,进而深入分析了此项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加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提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学科微格教学训练和教育实习"三位一体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微格教学视频点播评价平台和院校协作共同体多种途径,共同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为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自《科尔曼报告》公布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对于学生学业成绩来说,学校投入与家庭投入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依然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和中部5省16个城市中小学校大规模测评数据,采用广义教育生产函数方法,运用两水平线性模型,分析了学校投入和家庭投入要素对教育产出(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代理变量)的影响效应。同时,采用Shapley值和Owen值分解技术,识别出对学校教育产出有较大影响的投入要素,得出以下4个方面结论:第一,除生师比之外,办学条件和教师质量等学校投入要素对教育产出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第二,父母参与、父母教育期望等家庭投入要素对教育产出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第三,对于小学平均学业成绩而言,来自家庭的相关投入更重要;对于初中平均学业成绩而言,则是来自学校的相关投入更为重要。第四,相比学校办学条件,教师质量对中小学校平均学业成绩变异的贡献度更大;而且,相比小学,教师质量对初中学校平均学业成绩变异的贡献度更大。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生产效率的5点建议:一是调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优先保障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投入;二是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入义务教育事业;三是通过校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校本教研合作等途径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策略水平,尤其要重视提高初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水平;四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家庭教育的制度规范,强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督促父母积极参与子女教育生产过程;五是学校和社区应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家庭教育实践培训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养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合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辍学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但导致辍学的原因各有其特殊性。对甘孜州牧区辍学生及其家长,原班主任、任课教师、校长进行访谈发现,导致甘孜州牧区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经济发展落后是表层原因,学校教育中的不足是中层原因,学生特殊的教育需求是内层原因,基于此,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职能和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校信息化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突破口,已经遇到了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通过调查福建省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情况,全面掌握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客观总结分析农村中小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建设、教学应用、教师培训、专业人员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