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前,"男孩危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女孩在教育方面的各种提高并不能证明存在"男孩危机",相反会有助于改善性别歧视.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等教育的前提下,给予男孩女孩各具个性的成长支持,使其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男孩危机"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为男孩学业不如女孩、男孩体质瘦弱、缺乏阳刚之气。这是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父亲角色的缺失、社会不良角色误导、男孩身心发展缓慢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应提高男教师比例,重视性别角色引导,加强对社会媒体监督,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缓解"男孩危机"。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之友:在网上搜索"拯救男孩"或"男孩危机",不难发现,无论是出现在媒体讨论、热门书籍还是人大议案中,中小学教育中"女强男弱"的现象已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和热议的是孙云晓的《拯救男孩》。这本书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力图向读者证明:今天,中小学男生正遭遇学业、体质、心理、社会的"全面危机"。作者直指现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4.
瞭望     
《教育》2012,(13):9
》声音"‘男孩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的恢复男中和女中,并非解决教育中‘阴盛阳衰’问题的唯一方式,男生女生隔离教育需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5.
男孩危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命题:如何让具有不同特点和发展曲线的孩子都能在教育中获得信心。作为一名社会性别的研究者,当我们批评整个社会依然是男性占支配地位,需要为女性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呼吁的时候,却发现"男孩危机"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人们呼吁要"拯救男孩",强调差异化的"性别教育",甚至有学校已经准备  相似文献   

6.
喜欢孙云晓,源于他采写的震撼全国的那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中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孙云晓似乎总是能够抓住中国教育的软肋并且直言不讳,这从他的诸多作品中不难窥见。最近他和李文道、赵霞推出了一本新书《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地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其原因在于对男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语:近些年,"男孩危机"被轰轰烈烈地摆上台面热议。当我们看到男孩性别认识的误区时,也不可忽视女孩可能面临的困境。校园里,男孩哭鼻子,女孩挥拳头;男孩说话腼腆、动作扭捏,女孩打扮中性、言行粗犷的现象似乎并不少见。一场"性别危机"正袭来。而危机的根源,是社会各界对性别教育的忽视。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分工、角色扮  相似文献   

8.
专辑:因性施教,化解男孩危机女孩崛起、男孩节节败退的学业现象近几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男孩的各项素质都在降低,男孩危机凸显。专家呼吁关注男孩,拯救男孩,塑造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社会栋梁。这既是男孩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这本书中提出了当代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面临的危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对男孩成长的危机。应试教育模式下男孩弱势地位的种种表现是什么呢?学校教育应该如何体现“因性施教”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10.
正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拯救男孩,势在必行正方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称,男孩危机从内容上来看是全面性危机,主要体现为学业、心理、体质和社会四大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更是全线性的危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着重重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其中性别角色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成分。在现实情况下,我认为首先要进行性别认同的教育,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近来因市八中学进行男子班教育试点,再次引发了对所谓"男孩危机"的论争。男孩危机究竟存在吗?女生成绩优于男生就是男孩危机吗?办男校可取吗?一时间议论纷纷。其实这些议论的背后话题就是男孩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出现了更严重的成长危机:从中小学到大学,男孩的学业成绩普遍落后于女生;近20年来,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各种成长热线、咨询机构、网瘾戒除机构中,需要帮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在工读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数量也要远远多于女孩。男孩危机凸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危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没有注意到男孩发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实,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是造成男孩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与母亲不当的教养方式也与男孩危机密切相关。应对这一问题,教育者应尊重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同时要平衡教师性别比,充分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孩与女孩的公平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一本由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主编,著名儿童教育心理研究员李文道、赵霞合编的名为《拯救男孩》一书出版问世。该书列举了一大堆国内外关于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日趋严重的全线性危机,呼吁男孩亟待"拯救"。该书的发表在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探究反思男孩在当代社会逐步走向"弱势"的原因及补救措施。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存在的"男孩英语学习危机"现象、成因和转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就,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洲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目前"男孩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重点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教育》2012,(5):9-9
“‘男孩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的恢复男中和女中,并非解决教育中‘阴盛阳衰’问题的唯一方式,男生女生隔离教育需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6.
【本期话题】 17年前,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了中国教育界。17年后,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再出力作《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刻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中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此书的出版,再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引发了人们对男孩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了"男孩危机"的论争。不同的主张者从多学科视角以及美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和论据,其论争背景与过程对于分析我国类似现象,培育危机意识,推动教育文化变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男孩危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带来这一问题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模式的缺失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原因.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公正缺失问题.要从教育体制的改革入手,营造适合男孩个性发展的教育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实践出真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尝试性别阅读?雷劲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性别阅读。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教师,我不断地被现实提醒着:校园里,男孩阴柔,女孩粗犷的现象愈演愈烈,一场"性别危机"正袭来。而危机的根源,是家庭及社会在性别教育方面显现出的目的、方式单一,对性别教育忽视等。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应更加注重性别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要依据学生  相似文献   

20.
经常在各大教育媒体上看到"男孩危机"一词,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共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确发现,在小学阶段男孩应该表现出的特质渐渐被女孩压住了。在学习成绩、班级活动的参与和组织上,总是女孩占主导;在对班级、对周围同学的影响力上,也是女孩突出;班干部、三好学生更是女孩居多。男孩在体质、心理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适应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弱于女孩的趋势。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识字不多就不能自己阅读,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