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文化特质与演变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中国武术重要拳种之一的太极拳,自诞生起就具有典型的高雅文化特质。其拳理是吸收了太极文化、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完善的太极拳理论体系。其拳法是博采了众多武术拳种之长,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拳技术风格特征。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理论体系成熟的体现,也是中国武术文明化进程的使然。在近代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太极拳技术上体现出由繁至简的演变特点;太极拳文化体现出由高雅到通俗的演变特征;太极拳受众体现了从少数武术精英修习到大众参与的特征。太极拳所具有的高雅文化特质被不断消解,从而影响了太极拳的文化形象。坚守太极拳高雅文化特质的本源,以“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共存的发展思路,促进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竞技太极拳的发展与我省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当前太极拳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1 1 在中国的发展中华武术渊源流长 ,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期盼奥运的今天 ,武术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武术作为体育来说 ,既有竞技项目和传统项目 ,又有重在参与的全民健身的功效 ,是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渠道之一 ,这正是武术特有的功能。在武术项目中最先推向世界的是太极拳项目 ,而习练人数最多的也是太极拳 ,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 ,还在技术技法中 ,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文化。太极拳 ,是我国人民所…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研究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拳定名的关系,儒家"时中"思想与中正安舒之道,道家"时变"与舍己从人的原则,以及"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与以拳悟道的关系,探究理学思想、道家思想在拳论拳理的上的体现。力图在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对《太极拳论》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数千年,与传统文化的儒玄道释、兵医术艺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它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更是如此。它直接以我国古代太极哲理为拳理,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而且在诸多方面映射着华人的民族性格;就审美情趣来讲,它也代表着典型的东方审美情趣而迥然异于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审美观。剖析其深层文化内涵,不仅有助于太极拳修炼者从本质上理解与把握大极真髓,而且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无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世界普遍厌恶张扬、竞争、扩张的时代大背景下,追寻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正在兴起.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在这一世界性的追求中,满足着这样的文化需求.太极拳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文化典范,是休闲时代的必然需要,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出了上好的文化品味.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种族人群的健康,有利于教化世界所有成员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们应该自信和自豪地断言,中国的太极拳文化应该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6.
关于太极拳与初级拳同步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提高太极拳和初级拳的教学质量,特采用太极拳和初级拳同步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并与传统教法进行对照比较,其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证实,采用同步教学能明显地提高太极拳与初级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其独特的实用价值,太析拳运动的开展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区体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在太极拳的教法上应区别于传统教法。针对中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教学,结果证明,可使中老年人更快,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动作,防止了因练习方法不当而造成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8.
钢琴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精湛的工艺、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内涵而深受大众喜爱,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的"桥梁"。本文旨在从钢琴历史发展入手,着重深挖和剖析钢琴表演艺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所起到的文化交流作用。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探讨中国钢琴表演艺术中的"诗情画意",力图展现出传统国学和西洋乐器相结合而产生出的独特文化魅力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国哲学与美学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美学思想的影响,提出构成太极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太极拳美学思想、起源、发展进程等不同侧面的分析研究,增进国人对太极拳的进一步认识,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太极拳理论体系框架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的阐述,认为周易太极,阴阳五行,道教思想,孙子兵法,以至于道德伦理等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在太极拳中体现出来。具体剖析,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规范,道家的为人策略与养生技术,佛家的禅定方法,兵家的作战思路,最后简单阐述了太极拳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借用了“太极”概念,建立在太极学说基础之上的武术拳种。为改变当前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中对太极文化的遗漏和疏忽,从文化本源切入,结合高等院校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在教学中如何通过肢体活动等技术载体来充分展示和表达太极拳内在的文化坐标,并提出符合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发展与创新改革的对策,以期在现代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从而将承载着中华博大精深文化传统的太极拳切实有效的运用到高校现代体育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12.
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杨式大架太极拳的技术特征 ,从关节角度定义杨式太极拳大架概念 ,对杨式大架太极拳身型技术要求 ,下肢步型的膝角等关节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发现下肢的关节角度具有良好的发力、稳定特性 ,揭示出太极拳的诸多特点 ,并且认为 ,决定太极拳动作间架的第一成因是它的技击性 ,充分说明太极拳动作的技击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日太极拳爱好者锻炼效果及期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日太极拳爱好者的学练目的、练习效果、今后的期望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深受中日两国国民的喜爱,"增进健康、维持体力"是两国爱好者的习拳初衷和共识;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爱好者每周习拳次数的不同,在增进身体健康方面取得的效果不同;高水平教练员的需求是两国爱好者的共同期望;在学练目的、锻炼效果及期望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与两国的社会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他们对太极拳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间对照实验法,对传统的太极柔力球教学方法和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的同步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认为太极拳与太极柔力球进行同步教学符合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能提高太极柔力球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太极柔力球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陈鑫的传统体育养生理论,认为陈鑫穷其毕生精力探研陈式太极拳的价值和作用,对陈式太极拳的传统体育养生观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了保持身体康健必须要进行动静结合的身体活动锻炼的运动观;以阴阳辩证思想为统驭,调节人体运动与自然"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一种大系统、大整体平衡的辩证调养观。不仅强调了物质、哲学层面"气"的培养,更加注重"气"之伦理道德层次养练的气养观。另外陈鑫摘录大量《内径》经络学说的图解,为太极拳气血劲力缠丝运行原理找到权威的理论依据。强调练拳始终要以意识支配气血周流全身,以达到"培其本原","身本强壮"的目的。系统梳理陈鑫的传统体育养生观,不仅对陈式太极拳的理论建设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今天陈式太极拳健身运动的推广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太极拳理论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体系中优秀的拳种之一,她的一招一式表达了人与人在对抗技击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哲学。太极拳理论把技击、修炼、养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堪称武术理论中的精品。在以往对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的理论引用频率很高,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有距离感。其实太极拳的理论所包含的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和发扬,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在吸取太极拳传统经典论文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对太极拳的基本范畴、哲学方法、运动模式、技术动作结构和身体运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太极拳运动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科学内涵,它的技术手段有着雄厚的人文、心理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16名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坚持太极拳有氧健身锻炼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过氧化脂(LPO)浓度及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进行了一年的追踪调查、研究与测定.结果表明: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可明显降低血清TC、TG及LPO浓度,提高SOD的活性.根据衰老的自由基学说和上述实验结果,认为长期太极拳有氧健身锻炼可阻止体内自由基水平的升高,减少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太极拳理论角度看《老子》的"守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在其繁衍的过程中,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从太极拳理论入手,通过对太极拳哲理的领悟,修炼境界的彻悟,来透视道家“守弱”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