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是"三农"工作的根基.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本文分析了加强农民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农民培训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农民教育思想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视农民教育问题,现已形成了完备的农民教育思想。这些农民教育思想是:关于农民教育的出发点;关于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农民教育的首位的思想;关于立足农民的长远利益,兼顾目前利益,根据农民的觉悟程度有步骤地教育农民的思想;关于用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思想;关于灵活多样的农民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认识和掌握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在现阶段对于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农民教育工作中的最大失误农民教育是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的。农民的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近些年来,农民教育内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少有人问津,甚至抓思想政治教育被人嘲笑。重文化,轻政治;厚技能教育,薄思想教育的现象日趋严重。教育部门对农民教育工作的部署和检查,只有文化技术教育的内容,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编的农民教材,大部分是文化技术教育方面的,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处于无人抓,无人管的状况。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  相似文献   

4.
<正> 当代中国农民的群体素质较低。这种低素质状态已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认为,要提高在岗农民素质其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农民教育。首先因为,农民教育在提高在岗农民素质上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和优势:一是办学形式活。农民教育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学制上实现长短结合,在时间安排上机动灵活,县、乡、村各级可以从本地实际需要出发。想长则长,想短则短,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完全不受普通教育模式的束缚,能组织所有想学习的农民参加学习。二是培训周期短,除扫盲班外,农民教育办的各类培训班均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深加工”,长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农村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对促进农民致富和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从湘西农民受教育状况判断,中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从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的构成看,农业社会的科技素质在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结构中的比重很大;从湘西农民科技意识来分析,中国农民对实用农业科技非常关注,但真正应用到生产中去的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社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素质的提高,教育脱贫至关重要。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民教育促进着农民素质的提高,但与国内外农村先进经验比较,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着力解决好资金投入、思想观念的深入转变、“三教统筹”,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的教育体系,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整体偏低,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应从增加投入;做好宣传工作、转变农民的观念;健全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培育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教育思想体现在:农民教育是革命发展、社会建设、巩固政权的客观需要;加强农民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助推新型农民出现,是农民教育的重要指向;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是农民教育的重要形式等方面。这些思想对搞好当前农民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发展农村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发挥广大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关键和根本,是解决新农村建设所有问题的总根源。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民素质的提高;加强和完善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改善农村环境和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