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陈筠 《游泳季刊》2000,(1):17-18
蛙泳时模仿青蛙游泳的动作,较省力,是儿童喜爱的游泳项目。但蛙泳技术较复杂,因而,蛙泳教法的选择相当重要。从目前儿童蛙泳教学来看,先分解后完整的教法是大家普遍采用的。如何使儿童在较短时间内学会蛙泳,掌握其技术,本人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探索,希望各位教练给予指教。  相似文献   

2.
体育系的教学大纲要求,游泳普修课应该教学生学会四种姿势的游泳。这四种姿势的教学顺序,孰先孰后,怎样安排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耗最少的人力、物力,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自己教学的一些经验(包括间接的经验),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游泳教学应该先从哪种游泳姿势开始?对于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而且也各有各自的道理。究竟先学那种姿势好呢?无论是全国的统编教材,还是同类书籍中,都未提出一个较为肯定的教学方案。似乎先学哪种姿势都各有利弊。主张先学蛙泳的人认为,蛙泳不仅锻炼身体和意志,而且还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人在游蛙泳时手腿动作对称,配合动作有节奏,游进中可以间歇滑行,因此游起来比较省  相似文献   

3.
一、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训练“先陆后水”是游泳教学的基本原则对初学者来说,大部分的技术动作都是先经过陆上模仿练习后,再过渡到水中进行体会的。所以,游泳教学必然是由陆上教学和水中教学两部分组成。近几年来,我们对蛙泳的教学提  相似文献   

4.
游泳教学速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选取仰泳中的反蛙泳作为游泳课的入门教材是合理的。本详细介绍了反蛙泳的教学方法:反蛙泳技术与教学口诀;反蛙泳的陆地练习方法;水中练习方法以及将反蛙泳教学过渡到蛙泳教学的方法等,为快速掌握游泳技术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教法。  相似文献   

5.
蛙泳是竞技游泳中的一个比赛项目,也是体育院校游泳课和大众游泳教学中的首选泳姿。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在蛙泳技术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不翻脚现象就是最常见的错误动作之一,一旦形成,若在改进过程中方法欠佳,则很难见效。因此,研究和探索纠正蛙泳不翻脚错误动作的有效方法,不仅是教学者的研究课题,也是提高蛙泳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体育师友》2015,(1):14-15
针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普通高校女生初级游泳班,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先教仰泳,还是先教蛙泳。根据实验的教学效果及技术动作结构、生理、心理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普通高校女生游泳"入门班",应先采用仰泳姿势教学为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近几年对蛙泳教学的不断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比较成熟的蛙泳新教法,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蛙泳游泳技能。一、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游泳教学由陆上教学和水下教学两部分组成。不难看出游泳教学是在两种不同媒体空间进行同一种技术动作的教学。学生所承受的身体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合理的教学形式,去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两种不同媒体空间给学习游泳带来的不适应。近几年来,我们对蛙泳的教学指导思想是:陆为基础,水为重点。所谓陆为基础就是在陆上将蛙泳各项技术动作掌握好,…  相似文献   

8.
1、前言蛙泳技术比较复杂,因而,蛙泳教学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从目前少儿蛙泳教学情况来看,先分解后配合的教法是人们普遍采用的。其教法在蛙泳初学教学中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一、蛙泳教学训练在整个游泳教学训练顺序中的位置先教蛙泳的优点足动作结构方法比较简单,打腿、臂划水动作的节奏不是太强,配合起来比较容易,容易使初学者体会到浮力,减小心理恐惧,而且蛙泳是仰泳和蝶泳的基础,弱点是蛙泳的呼吸动作较难掌握,初学者很难一时游得时间长、距离远。一旦掌握基本动作,初学者就能迅速长游,很快掌握踩水,弱点是技术结构复杂、动作方向较多,腿的动作不易掌握,动作的不准确、配合不协调将使初学者下肢下沉。二、蛙泳教学训练的顺序一般对蛙泳的教学顺序是腿  相似文献   

10.
薛惟奇 《新体育》2023,(2):48-50
蛙泳的腿部动作较其他泳姿更重要,蛙泳腿部动作技术是否熟练对蛙泳成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也是蛙泳速度主要的推进力。随着蛙泳技术的不断改进,蛙泳腿技术动作主要分为三种:平式蛙泳腿、螺旋式蛙泳腿和活塞式蛙泳腿。本篇研究内容旨在分析当前游泳教学训练中三种蛙泳腿的技术特点,并进行教学实验训练,使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不同的蛙泳腿训练有进一步的认识,为广大游泳教练员的蛙泳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邓庆银 《游泳》2002,(3):37-37
游泳时,由于人体是在水的环境中运动,呼吸方法与陆上的正常呼吸有极大的区别。因此掌握游泳的呼吸方法一直是游泳教学中的难点。 蛙泳因其省力持久、实用性强而被多数学校列为游泳课的首选教材。为了突破蛙泳教学中的障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了以往惯用的在学  相似文献   

12.
一、“浮沉呼吸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浮沉呼吸法是指初学游泳者首先熟悉水性,掌握水中呼吸及深水浮沉呼吸,然后从踩水练习到踩水前进,这样一个全过程。深水浮沉呼吸,就是在深水区把着池壁吸气,然后垂直下沉呼气,这样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以往的游泳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蛙泳,即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水性,接着就进行蛙泳腿、手臂及配合练习。采用这一方法,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游泳,但是整个教学时间很长。因为初学者在水中还没有掌握呼吸,要他在一个缺氧的条件下掌握蛙泳腿、手臂等动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费时间较多。而中学的教学计划中游泳课的教时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中学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泳教学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沉”“浮”呼吸法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温宇红 《游泳》2011,(3):68
应该说,先学哪种泳姿是因人而宜的,学习游泳的目的不同,人群不同,先学的姿势也可以不同。1.先学蛙泳蛙泳的特点是呼吸简单,通过抬头和低头就可以很容易地完成。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多年游泳教学实践,认为初学者一般先学习蛙泳姿势比较好,而在蛙游教学中,腿部动作又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普通高校游泳课因主、客观原因开设情况下降和教学质量不佳等状况,提出季节性开设游泳选项课的设想,并经过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项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尽快学会和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可以有效地缩短学会蛙泳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勃 《游泳》2011,(3):71-71
我认为要根据教学任务、时间、报班者的年龄、学习目标和方向等具体情况而定。从我国目前初学班的教学时间来看,一般都是10次到15次课不等,多数为青少年,要求尽快掌握游泳技术,学会呼吸。所以,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初学者的学习目标和安全,建议先从蛙泳开始教学。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12次课蛙泳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荣  李怡 《游泳季刊》2002,(1):20-21
目前短期少儿游泳培训班在社会上比较普及,尤其暑假期间学员多、时间短、工作量大,所以要求教学质量要高。“12次课蛙泳教学”主要针对7~14岁,从零开始学习游泳的少年儿童,一天一次,每次大约一个半小时,连续学习12次后能够在动作基本正确的基础上独立游完25米蛙泳。由于“12次课蛙泳教学”用时短,所以教学步骤的安排和方法的运用就尤为重要,如果教学步骤、方法不合理,就达不到预定的目标。科学、有效的教学步骤及方法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怕水心理是游泳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围绕这个主要矛盾,本文设计一个游泳自然法教学模式,使初学者按照教学步骤学会了游泳,而不会有强烈的怕水心理刺激,教学安全性自然得到提高。 第一阶段:陆地学习正确蛙泳动作技术,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为在岸上做动作不存在怕水心理,学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蛙泳动作分为腿、手、呼吸配合,第一次课多化时间把所有蛙泳腿和手动作教给学生,教学重点是蛙泳腿,教学关键是学生在岸上的动作一定要准确而且要熟练,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下水后不会忘记动作的要点。其次,在教学…  相似文献   

19.
蛙泳速成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游泳,掌握一种游泳姿势,减少学生溺水事件发生?通过近几年来对蛙泳教学的不断实践,逐步摸索出比较成熟的蛙泳新教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蛙泳游泳技能。  相似文献   

20.
在初级游泳教学中,先教“蛙泳”还是先教“仰泳”,常常引起议论。本仅就这一问题,阐述本人的一点观点,望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