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做法。1 引入新课 ,激发思维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投入到探求新知识中 ,就必须设法去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让学生惊奇、产生疑问 ,进而激发学生思维。如教学《弹性》一课 ,一上课 ,用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在教室里突然放飞 ,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接着提问 :“你们想玩这飞机吗 ?你们想做这飞机吗 ?你们想知道这飞机为什么能飞吗 ?”等一系列问题 ,激起学生思维兴趣。2 探究实验 ,促进思维高年级实验探究大多按“假设———实验———结论”的程序进行 ,每个教学环节教师…  相似文献   

2.
李文忠 《科学课》2009,(4):24-25
片段一:为什么要有位置 (课一开始,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看电影需要电影票,你们留心观察过电影票吗?上面写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田芳 《宁夏教育》2005,(11):58-58
语文课上,我像往常一样充满激情地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某一段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中角色的把握不够到位.为了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没有让学生再接着读下去,而是委婉地说了一句:“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朗读活动,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创新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在学习新课时,要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5.
教学清代诗人袁枚的诗《所见》,诗句内容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课末。我设计了一道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的问题:牧童是怎样捉蝉的,他能捉到蝉吗?学生纷纷发言,交流了很多捉蝉的方法。之后我继续激发他们:“同学们想当诗人吗?(生:想。)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做诗的机会,看看你们像不像一个小诗人。  相似文献   

6.
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两倍。情绪高涨取决于对某事物兴趣。据此,在探索新知识时,教师要创设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情境,把他们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激发思维之目的。一位教师教比例尺时,先将一张中国地图挂在黑板上,接着设问:“同学们想知道我们学校到北京的距离吗?”然后用尺子量出学校到北京的图上距离,并迅速说出实际距离是多少。这时,学生既感到惊讶又感到高兴。教师接着启发学生:“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相似文献   

7.
适合年级二年级。导读目标⒈有效激发学生阅读《365夜故事》的兴趣,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⒉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⒊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感受童话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爱读书以及保护书的良好习惯。导读过程一、回顾读书历程,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故事呢?(学  相似文献   

8.
[习作目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把自己的所见、所做、所感、所想写下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习作指导过程] 一、漫谈激趣 1.师:同学们,你们受过委屈吗?你有非常快乐的时候吗?你了解自己吗?你有什么愿望没得到满足吗?你敢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吗? 2.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自由说,激发表达欲望。 二、描述激思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童年时曾经有个什么小小的愿望吗?(深情回忆)我真想有双雨靴!那时,我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下雨天,路旁草上沾满雨水,路面到处是水坑。我穿着…  相似文献   

9.
“老师,他在偷看书。”这是我几次在公开课上听到的一个个稚嫩的声音。 看书,不好吗?学生看书,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非要加个“偷”字?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上课不看书,干什么?后来在和一些老师交流中了解到,原来,我们的老师与学生有这样一些约定:上课时你们不要看书……上课时,没有让你们看书,你们就不要看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序幕: 课的一开始,体育班长就按常规要求向体育教师汇报:“报告首长,我班50人,已经集合完毕,请首长指示!”师:同学们,听到体育班长向首长报告了吗?那么,你们就是解放军,想不想当一个优秀的士兵?设计意图:这种开始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以最积极的状态进入到学习环节,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提问     
梅娟 《学语文》2011,(4):48-49
一、提问的价值及运用1、提问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的活跃与流畅,诱发创造之潜能。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从中让学生体味到追寻之乐,激发学习兴趣。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能激趣,只有那些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相似文献   

12.
想必很多人都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先不停地说“月亮”,别人问:“后羿射的是什么?”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月亮”。等到反应过来无非也是笑笑说:“喔,惯性思维!”是啊,就和上面的学生一样,惯性思维了。但为何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向斌 《湖南教育》2006,(3):18-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2页例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向老师带你们来这里上课,你们高不高兴啊?这节课还有让你们更开心的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摸球游戏.  相似文献   

14.
一、加强学生逆向思维心理训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想。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学生思维心理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谈话:小朋友们,看到过丹顶鹤吗?在哪里看到的?把你们课前搜集的图片展示出来好吗?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惊喜,请看(教师通过课件展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相似文献   

16.
董华 《考试周刊》2011,(66):181-182
化学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把自己当做学生。在向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我首先想办法让自己与学生同时建立兴趣,共同喜欢这门课,用内动力促进“内涵发展”,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探究之路。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围绕四个问题介绍几点教学之见。  相似文献   

17.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创新 课堂中充满欢乐、惊异、悬念的情境能触及学生的“动情点”和“兴奋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其学习动机,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课文加上……”公开课上,老师们挖空心思地进行课文拓展,努力让课文“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让卖火柴的小女孩飞上天堂享受温暖,为千古趣谈龟兔赛跑补上第二场赛事等,这些补充,确实体现了老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创新思维。但我们每每又想:这些拓展是学生的主动需要吗?会不会是我们老师的“一厢情愿”?有的孩子对课文才刚刚理解,他们的思维能达到这个境界吗?是不是有“揠苗助长”之赚?  相似文献   

19.
以思维导图为媒,能让绘本阅读更深入。一年级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玩中阅读;借助思维导图的形象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借用思维导图的聚合性,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拓宽文本内涵。这样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得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那么,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一、游戏激趣学生愿意玩玩具,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语文"玩具",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