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紫霞 《阅读》2023,(94):36-38
<正>最近,铭铭感觉嗓子很疼,去医院验了血后发现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医生在确认不会过敏的情况下,给铭铭开了一些药物,铭铭的病情很快就有了好转。他不由得好奇地询问爸爸:这是什么神奇的药物?它是谁发明的?爸爸: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用于治疗一些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肺炎等。它的发现者是英国的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  相似文献   

2.
电池的发明     
胡紫霞 《阅读》2023,(78):36-38
<正>铭铭的玩具车没电了。他把里面的电池取出来,正想扔掉,爸爸制止了他,让他把电池放在遥控器或钟表里继续使用。铭铭忽然意识到,家里使用电池的地方真多啊!那电池到底是谁发明的呢?爸爸: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电源,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是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容器,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金属电极有正极、负极之分。  相似文献   

3.
电影艺术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抒情的一门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电影区别于文学、造型艺术、音乐的主要审美特征;银幕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转换自由.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舞蹈的舞台局限.  相似文献   

4.
胡紫霞 《阅读》2023,(22):36-38
<正>天气越来越冷,爸爸妈妈商量买一张石墨烯发热地毯铺在客厅。铭铭十分好奇:“石墨烯?这是一种什么材料呢?”爸爸:石墨烯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材料,它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发明的。他们因此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呢!安德烈:不论是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是坚硬无比的钻石,它们的本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因为碳原子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使得它们的形态和特点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何睿奇 《阅读》2014,(5):25-2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影城观看了一部名叫《爸爸去哪儿》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五个宝贝和爸爸们去大森林里参加森林化妆舞会,要取得森林化妆舞会的门票可没有那么容易.需要爸爸和宝贝们一起完成一些任务:清理大象粪便、给河马刷牙、给小熊猫做窝、去蟒蛇洞取食材等。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虽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银幕数达到了3527块,电影票房增长了26%,达到了33亿;但是人口只有我国1/6的美国却拥有4万多块的银幕数和年600多亿人民币的电影票房。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空间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样  相似文献   

7.
胡紫霞 《阅读》2023,(38):36-38
<正>铭铭发现,很多快递盒里面都会用气泡膜来包裹物品。他问妈妈:“为什么气泡膜能保护物品呢?”妈妈:气泡膜是由塑料也就是聚乙烯制成的。你仔细观察一下气泡膜的构造。(妈妈把一段气泡膜递给铭铭。)铭铭:我发现了!这一个个小泡泡里面注满了空气,正是它们起到了很好的缓冲、防震、抗压作用。它的发明者可真聪明!让我来查查——原来是美国的马克·沙瓦纳先生。  相似文献   

8.
胡紫霞 《阅读》2024,(22):36-38
<正>周末,铭铭和妈妈在家观看纪录片,片中讲述了一些非洲儿童经历疟疾的悲惨遭遇,直到科学家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药物,才彻底改变了这一切。看到这里,铭铭特别激动——铭铭:妈妈,我知道屠呦呦奶奶,记得我们的科学课上介绍过她,特别厉害!妈妈:你说得对。屠呦呦女士是中国著名药学家。我猜你肯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吧!  相似文献   

9.
晟楠 《阅读》2013,(Z1):52-53
谈到世界上魅力十足的男人,恐怕得将代号007的詹姆斯·邦德算上,虽然,他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从1962年10月5日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首映,并通过大银幕引发全球轰动效应后,电影的主角邦德,这个永远英俊、驾着豪华跑车、神秘周游列国的男人,就成为了全球炙手可热的人物。2012年10月5日是邦德电影的50岁生日,可"时间是把杀猪刀"这样的狠话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胡紫霞 《阅读》2023,(46):36-38
<正>铭铭一家每次出游,爸爸都会带上他最喜欢的数码相机,进行各种拍照。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他们快乐的瞬间。爸爸:现在拍照可方便了,拿出手机随手一拍,照片马上就能传到网上。如果用数码相机拍摄,立刻就能看到照片;用数据线将内存卡里的图片导入电脑,也能很快看到照片。十几年前可没这么容易了,那时候大家用的主要还是胶卷相机,拍照后不能立刻看到,需要到照相馆冲洗出照片后才能欣赏。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现代教学媒体20世纪以来利用科技成果发展起来并被引入教学领域的电子传播媒体称为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多以电子媒体的形式应用于教学,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离不开现代的电光支持,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广播、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  相似文献   

12.
胡紫霞 《阅读》2023,(30):36-38
<正>铭铭在家打扫卫生时,发现角落处的一些碎屑很难打扫干净,于是他拿出吸尘器来吸一吸,立马就一干二净了。铭铭不由得对吸尘器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上网一查,原来吸尘器是英国工程师胡伯特·布斯发明出来的——布斯:铭铭同学,你好!今天人们所使用的吸尘器的全称是真空吸尘器。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泵在密封的容器内创造一个局部的真空环境,产生空气负压,将灰尘和污垢吸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电影创作为研究对象,站在技术制作的角度,围绕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对数字媒体的内涵、主要特征等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就数字媒体技术对电影制作工作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电影制作总体发展情况,就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可以进一步增进社会大众对数字媒体技术、对电影制作的了解,以此来促进数字媒体技术与电影制作之间能够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使我国的电影制造业能够在数字媒体技术强大的辅助作用下,实现制作质量、水平、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仇天然 《阅读》2008,(9):25-26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去了趟日本。我们游玩了东京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里好玩的项目很多,什么过山车、海盗船、童话世界等等,每一个项目都让我玩得十分过瘾。其中一个叫“太空之旅”的项目,太惊险了,以至于现在想起来都令我心惊胆战。  相似文献   

15.
陈思  张小宁 《阅读》2007,(9):29-29
我家有一个小弟弟,他比我小四岁,是个淘气又可爱的小家伙。有一次,我过生日,吃晚饭的时候,弟弟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一会儿叫我做怪兽,他是奥特曼;一会儿叫我做小头爸爸,他做大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视觉文化时代,课堂教学也必须利用影像、图片等多样化教学媒体创建多模态语境,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笔者总结了日本文学史及作品导读的教学经验,对多模态教学,尤其是使用电影和视频短片这种方式的优劣进行了总结,指出多模态语境的外语教学相比传统的纯语言教学具有长足的进步,但不能偏废语言教学、完全用电影代替原著。  相似文献   

17.
瘦身学校     
我的爸爸是个老师,因为长得胖,同学们都叫他“胖胖老师”,爸爸经常叫着要减肥,却总是没有行动,为了帮助爸爸以及我们学校的一些小胖墩,我就以他们为原型,  相似文献   

18.
运用托马斯·沙茨提出的融合仪式电影理论对冯小刚电影创作进行关照。通过对人物身份与主题、矛盾冲突与解决、背景音乐与主题歌(曲)、场景与"类公路片"四组影像关系的分析和论述,剖析了冯小刚电影作品在当代中国影像生态里呈现出的明显的融合色彩。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是一种运用了融合仪式型叙事策略的类型电影。  相似文献   

19.
电影《海街日记》是以日本海滨城市镰仓为背景,以一家姐妹四人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该片清新唯美,海洋气息洋溢在每一幅电影画面中。尤特别之处是,电影伊始,由"葬礼"而起逐渐进入故事的"父亲"角色,是个已在彼岸世界的亡人。整部电影因这一未在银幕上现身一次,甚至导演连其照片都不给一帧画面的父亲而始。以他的去世为起点,讲述四姐妹的命运如何被这样一位父亲所牵引和改变。由父亲角色为切入口,以此来分析这样一位不曾在电影银幕上现身一次却改写了电影中姐妹四人及该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命运的父亲,究竟在这一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父亲形象,究竟何种程度地影响了家人。此外,借助《海街日记》电影中对父亲形象的解构和建构,探究是枝裕和导演所秉持的家庭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20.
学说话     
李蓓 《阅读》2014,(39):37-37
<正>爸爸:汤姆,今天老师都教你什么了?汤姆:老师今天教我们说:"是的,先生。"以及"没有,先生。"爸爸:你学会了吗?汤姆:没有,先生。爸爸:你不能叫你的爸爸"先生"。汤姆:是的,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